第六十八
上膈篇第六十八诸本无篇字。
气为上膈者甲乙。上膈下更有上膈二字。马云。此言膈证。有上下之分。而尤详下膈之义也。
膈者。膈膜也。前齐鸠尾。后齐十一椎。所以遮隔浊气。不使上熏心肺也。然有为膈上之病者。乃气使然。食饮一入。实时还出。有为膈下之证者。乃虫使然。食饮周时。始复外出。但帝明于上膈向昧于下膈。张云。
时、周时也。愚按、上膈下膈。即隔食证也。
喜怒不适(止)邪气居之甲乙二流字俱作留。张云。凡伤胃气。则阳虚而寒。汁流于肠中。虫寒不行。
则聚于下管。而肠胃充满也。卫气、脾气也。脾气不能营运。故邪得聚而居之。
人食则虫上食(止)痈上皮热
甲乙。即而、作沉而。其痈在外。作其痈在脘外者。并是。张云。痈、壅同。如论疾诊尺篇曰。目窠微痈者。义亦犹此。虫寒闻食。则喜而上求之。上则邪气居之。而乘虚留聚。以致痈于下脘。要约不行。故食入
时复出也。管之内外。即言下脘也。邪伏于中。故热见于皮肉之上。
微按其痈(止)谷乃下矣甲乙。伍、作互。咸、作酸。乃下下有鬲字。张云。察其气所必由以刺之也。
先浅刺其旁气所及之处。稍纳其针而渐深之。以泄其流行之邪。然后还刺其所病之正穴。以拔其积聚之本。但宜至再三而止。不可过也。邪沉者深刺之。邪浮者浅刺之。刺后必熨以火。而日使之热。则气温于内。而邪自溃散也。三相参为参。五相伍为伍。凡食息起居。必参伍宜否。守其禁以除内之。再伤。又必恬
无为。以养其气。则正气乃行。而邪气庶乎可散。盖膈证最为难愈。故当切戒如此。咸从水化。可以润下软坚。苦从火化。
可以温胃。故皆能下谷也。简案、甲乙以本篇为邪气聚于下脘。发内痈。次篇以胃脘痈之诊。志注。亦以痈如字释之。今据其有痈上皮热。及大痈乃溃等语而推之。则似因内痈而膈食者。盖上文所谓上膈者。巢源诸书所论五膈之属。(病源五膈忧膈恚膈气膈寒膈热膈外台集验五膈忧膈气膈食膈寒膈饮膈)所谓下膈食。
时乃出。
(邪气脏腑病形篇云脾脉急甚为膈中食饮入而还出后沃沫今膈证不必如此盖古该翻胃而谓之膈故虞抟云膈亦曰反胃岂本此欤再案食已而吐者龚氏回春谓之回食病即本经所谓膈中上膈也)因虫与痈者。五膈等外。别是一种之膈证也。马张痈读为壅。虽义稍通。其旨趣终未明晰。且张记治验一则。乃寻常膈证。非本篇所载下膈证自别。志以痈为内痈。然注文亦糊涂。故不可从也。医说引鸡峰方云。噎膈病乃神意间气也。劝令净观内外。将一切用心力事。委之他人。服药方见效。即本节恬
无为之旨也。
第六十九
忧恚无言篇第六十九诸本无篇字。马云。人有忧与怒以无言。盖有其由。故名篇。
何气出行甲乙。出、作不。是。
咽喉喉咙。张云。人有二喉。一软一硬。软者居后。是谓咽喉。乃水谷之道。通于六腑者也。
硬者居前。是谓喉咙。为宗气出入之道。所以行呼吸。通于五脏者也。其在太阴阳明论。则单以软者为咽。硬者为喉。故曰喉主天气。咽主地气。
会厌
张云。会厌者。喉间之薄膜也。周遭会合。上连悬雍。咽喉食息之道。得以不乱者。赖其遮厌。故谓之会厌。能开能阖。声由以出。故谓之户。汪云。气喉之蔽。以掩饮食。使不错入气喉。
音声之扇也。志云。如户扉之开合。故曰扇。简案、说文。扇、扉也。
音声之机也。马云。犹弩之有机。
悬壅垂张云。悬而下垂。俗谓之小舌。当气道之冲。为喉间要会。故谓之关。
颃颡张云。颃、颈也。颃颡、即颈中之喉颡。当咽喉之上。悬雍之后。张口可见者也。颡前有窍。
息通于鼻。故为分气之所泄。志云。颃颡者。
之上窍。口鼻之气及涕唾。从此相通。故为分气之所泄。谓气之从此而分出于口鼻者也。简案、根结篇。张玉师注云。颃颡者。鼻之内窍。通于喉咙。故颃颡不开。则洞涕不收。盖颃颡诸注未详。唯志所释为明备。但考字书无其义。疑是吭嗓。吭嗓即咽喉之谓。活人书释颃颡者。悬壅两旁肉也。未知何据。
横骨张云。即喉上之软骨也。下连心肺。故为神气所使。上连舌本。故主举发舌机也。
第13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