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类证治裁>第163章

第163章

〔摄肾〕秘元煎、见四卷三消。
〔脾肾〕脾肾双补丸、人参、莲子、山药、山萸、五味、菟丝子、巴戟、砂仁、橘红、肉蔻、车前补骨脂、蜜丸。忌羊肉。
〔双补〕七福饮、见三卷郁。
〔扶脾〕玉母桃、冬白术(泔浸炒)、熟地(酒蒸杵)、何首乌(九蒸)、巴戟肉(甘草汁浸炒)杞子、等分蜜丸。
〔滋阴〕滋阴八味丸、六味丸加知柏,俱盐水炒,各三两。
〔泄热〕龙胆泻肝汤、见三卷诸气。
〔安心〕远志丸、见四卷痫。
〔补肾〕无比山药丸、见六卷腰痛。
〔益精〕大造固真丹、补骨脂、杞子(各六两)、山药、菟丝子(各四两)、核桃肉、萸肉(各三两)、巴戟苁蓉、人参、鹿茸(各二两)、五味子、小茴香(各一两半)、熟地(十二两)、于术(六两)、紫河车(一具)蜜丸。酒下。
〔补阳〕七宝美髯丹、赤白何首乌(各一斤。黑豆拌蒸)、茯苓(乳蒸)、牛膝(酒蒸)、当归杞子(酒浸)、菟丝子(酒浸。各半斤)、故纸(芝麻拌炒,四两)、蜜丸盐汤下。
〔通治〕赞化血余丹、血余(、八两)、熟地(八两)、杞子、当归、鹿角胶、菟丝子、杜仲、巴戟、小茴香茯苓、苁蓉、核桃肉、何首乌(各四两)、人参随宜。
〔填精〕鹿茸地黄丸、见本卷淋浊。
〔通治〕三子丸、蛇床、五味、菟丝、蜜丸。
〔补火〕青娥丸、见六卷腰痛。
〔督脉〕斑龙丹、见本卷淋浊。
〔益精〕聚精丸、见本卷淋浊。
〔填精〕斑龙二至百补丸、鹿角胶、黄精、杞子、熟地、菟丝饼、金樱子、天冬、麦冬、牛膝、楮实龙眼肉、以上熬成膏,加炼蜜,调入后药末∶鹿角霜、参、苓、地、萸、味、芡实、山药、知母、共十味为末,和前膏杵丸。
〔驱湿〕柴胡胜湿汤、升、柴、羌、苓、泽、草、黄柏、龙胆草、归尾、麻黄根、防己、五味子、水煎。
〔湿热〕滋肾丸、见一卷火。
〔阴缩〕四逆汤、见一卷暑。
〔和解〕小柴胡汤、见一卷温。
蓄血论治
凡跌扑伤损,及努力负重,忿怒气逆,皆使瘀血停蓄。其症寒热发黄,胸胁小腹满痛,手不可近。宜分上中下治之。如吐衄停瘀、属上部,必漱水不欲咽,犀角地黄汤。血结胸膈,属中部,必燥渴谵语,桃仁承气汤。少腹硬满,大便黑,属下部,必发狂善忘,抵当汤、代抵当汤。三焦蓄血,必狂躁便实,生地黄汤。蓄血初起,胸腹痛,香壳散。从高坠下,恶血留停,腹胁痛不可忍,复元活血汤。努伤血滞,沉香降气散。胸前血瘀,生韭汁和童便服。夹血如见祟状,当归活血汤。身寒热发黄,脉弦细而伏,《千金》用大黄、芒硝、归尾、桃仁、人参、桂心,为末。酒服二方寸匕。蓄血下黑如漆、最危,必神脉不变,方可治。瘀血燥结,玉烛散。头面身体发黄,以绢包生姜渣擦之,自退。
蓄血论治
附方
〔上部〕犀角地黄汤、见一卷温。或加、当归、桔梗、陈皮、甘草、藕汁、红花〔中部〕桃仁承气汤、见一卷疫。
〔下部〕抵当汤、水蛭(三十个,熬)、虻虫(三十个炒)、桃仁(二十个)、大黄(酒浸,三两)〔下部〕代抵当汤、见二卷血。
〔三焦〕生地黄汤、生地汁(一升)、干漆(炒,五钱)、生藕汁(半升)、蓝叶(一握)、虻虫(二十个)水蛭(十个)、大黄(一两)、桃仁(五钱)水煎。分二服。
〔胸痛〕香壳散、香附(炒,三钱)、枳壳(炒,二钱)、青皮、陈皮、乌药、赤芍、蓬术(醋炒。各一钱)归尾(三钱)、红花(五分)、炙草(二分)、生草(三分)、研末,每服四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