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类证治裁>第152章

第152章

族兄、小腹右偏痛,直注大股正面、侧面而下至膝盖止,因行走劳顿,寒热痛发,必是小腹先受寒袭于腿经,故痛而发寒热也。宜温通,勿使成痹,但在高年,不宜过剂。橘核酒炒、木香、木瓜、归须、牛膝、小茴香、桑寄生、生姜、葱白,再服微汗,而痛如失。
身痛论治
一身尽痛,凡伤寒、伤暑、伤湿、霍乱、阴毒,及一切寒湿、湿热、内伤、寒热、气血经脉不和诸症,皆有之。如伤寒发热,身痛拘急,脉浮紧。麻黄汤,或九味羌活汤。汗后身仍痛,脉沉迟。桂枝加人参汤。
中暑伤气,自汗身痛,神倦脉虚。清暑益气汤。中湿身痛,身重不能转侧,脉细缓。在表,除湿汤。里,五苓散。霍乱吐泻身痛,口渴溺少,脉伏。五苓散。阴毒身痛如被杖,面青咽痛,脉沉细而疾。升麻鳖甲汤。
寒湿相搏,但头汗出,背强身痛,脉沉涩。甘草附子汤。风湿相搏,一身尽痛,脉虚浮而涩。除湿蠲痹汤。
湿热相搏,遍身烦痛,脉滑而疾。当归拈痛汤。内伤劳倦,兼风湿身痛,补中益气汤加羌活、防风。寒热身痛,胸胁不舒,肝血虚而火郁,加味逍遥散。浑身走注作痛,或经脉牵引,但行气活血。三痹汤。凡肢节痹痛属火,身体沉重属湿,拘急属寒,肿属湿,游走不定属风,痛在一处,如冰冷属痰,下体痛而溺少,宜分利。
五苓散。下体肿痛,脉浮,自汗恶风,宜泄湿,兼实表。防风黄、汤。尤宜察其兼症而审治之。
身痛论治
身痛脉候
伤寒六脉俱紧,为太阳表症。身如被杖,脉沉紧,为阴毒。发汗后,脉弦迟,身痛,为气血不和。
一身关节尽痛,而脉沉弦,为中湿。肢体重痛,微肿,汗出恶风,关节不利,不可转侧,脉缓为风湿。遍身痛,脉弦小,或滑大,为气血虚损。
身痛论治
附方
〔伤寒〕麻黄汤、麻、桂、杏、草〔伤寒〕羌活汤、见五卷破伤风。
〔伤寒〕桂枝加人参汤、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人参〔中暑〕清暑益气汤、见一卷暑。
〔中湿〕除湿汤、见一卷中风。
〔霍乱〕五苓散、见一卷温。
〔阴毒〕升麻鳖甲汤、升麻、鳖甲、当归、甘草、川椒、雄黄〔寒湿〕甘草附子汤、草、附、芍药〔风湿〕除湿蠲痹汤、见五卷痹。
〔湿热〕当归拈痛汤、见一卷湿。
〔内伤〕补中益气汤、见一卷中风。
〔肝火〕加味逍遥散、见一卷火。
〔走注〕三痹汤、见五卷痹。
〔泄湿〕防己黄、汤、见一卷湿。
肠鸣论治
肠虚则鸣,寒气相搏,或火激其水,肠亦鸣。经曰∶中气不足,肠为之苦鸣。宜六君子汤加炙、,或补中益气汤。又曰∶脾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香砂六君子汤加神曲。又曰∶肠中雷鸣,上冲胸,邪在大肠。半夏泻心汤。又曰∶土郁之发,肠鸣而为数后。平胃散加茯苓、半夏、木香。又曰∶热淫所胜,病腹中肠鸣,气上冲胸。葶苈木香散。如脏寒有水,理中汤加桂、苓、车前。胃寒泄泻,智半汤。下气暂止复鸣,益中汤。火激动其水,二陈汤加芩、连、山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