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这是促使德国海军各方面采取齐头并进、平行发展的方法和预先有过盘算的一个引入注目的实例。从下面事实可以看出:建造的三艘无畏战舰到1911年完工,加上这几艘大约将于1914年编成两个完整的无畏战舰中队(每个中队八艘)之时,基尔运河也将扩建完毕,供其通航。到那时将有一支拥有三十八艘战列舰的舰队中,包括这十六艘无畏战舰在内,其中八艘部署在北海,八艘在波罗的海,靠中央运河联系起来相互支援。这是一项不断用现在的无畏战舰替换以前的无畏战舰的精密预想方案……这些有关“内线”的实例,使人想起少年时代所学的一条几何定理,在三角形内的一点向两个角划两条直线,这两条直线均短于其相应的三角形的边。简而言之,内线就是较敌人能够使用的路线在时间上更短的路线。就以摆在我们面前的法国为例,法国出兵二万挺进莱茵河或比利牛斯山或向其中一处输送所需的补给,较之西班牙向莱茵河或奥地利向比利牛斯山派遣同样数量的军队(甚至假定海路对其军舰畅通),费时要少得多。
交通线。可用法国同日耳曼和西班牙所处的相对位置为例予以说明。“交通线”乃是军事集团、陆军部队或海军舰队赖以同国家实力保持生存联系的运动路线的通称。这是交通线的首要特征,因此,交通线基本上可视为守势作战线;而内线在性质上多为攻势作战线,它能使得利于交通线的交战一方对其对方战线的一个部分先于对方对其增援之前发起进攻,因为攻击一方较之其对方的伙伴更为靠近。前面提过的西班牙于1639年试图通过英吉利海峡从科鲁尼亚向多佛尔海峡输送援军所遭到的惨败,便是一个具体的实例。西班牙之所以采取此策,是由于恰在特定时刻法国的胜利使它控制了部分莱茵河流域,封闭了来自米兰的西班牙军队的通道;与此同时,由此稍东通过日耳曼的路线又为瑞典切断,瑞典在三十年战争中同法国结盟。于是只有英吉利海峡便仍是当时由西班牙至尼德兰的惟一通道,成为它们之间的交通线。即使西班牙的试图得以成功,其所循的路线仍不外是一条外线;因为万一军队以同等的运动速度由法国中部出发必将先到战场。
因此,法国所处的中央位置具有能攻能守二者兼备的有利条件。这一位置使法国拥有赖以出击的内线:一条较近的路线,又拥有位于战线后面受到前线陆军掩护的通向任一战线的交通线;换言之,同敌人从一条战线增援另一条战线所能使用的路线相比,法国所拥有的内线不仅较近,而且还有良好的防御。此外,法国位于大西洋和英吉利海峡的各港,凭借其位置,又威胁着西班牙的海上交通线。
当前,德、奥-匈作为三国同盟的成员国在对抗俄、法、英三国协约,也拥有有利的集中的中央位置。
现在,请大家把注意力再转回到当时的战场多瑙河地区;在我们现在所谈及的时期里,这一地区,恰如1796年一样,战端迭起,接连不断。例如,1634年西班牙和南日耳曼诸邦对抗瑞典和北日耳曼诸邦战于讷德林根,就是一次极为重要的战役。直到这次战役,大部法国海军一直集结在大西洋各港。在这种情况下,同热那亚和米兰的海上交通线便畅通无阻,正是通过来自米兰的西班牙部队同已在战场的日耳曼部队的会合,这次战役才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于此之后,西班牙部队便转移到尼德兰。前面已经讲过,一旦奥法之间爆发战争(过去屡有发生),谁控制了多瑙河,谁就掌握了这一地区的中央位置。控制就是用兵力予以占领,这支兵力乃是一支进攻力量,可以全部用于向北或向南出击,较之南、北两方联合对其实施攻击,真是轻而易举;因为它距离每一方远比两方之任一方对其另一方要近得多(见图1)。假如北军想派大部队增援南军,它无法渡越被敌人控制的那段多瑙河,而必须绕道于该河的上游或下游;恰如1640年从西班牙向莱茵河开进的援军不得不绕过法国。在这样的陆上行军中,由于道路不允许多人并肩列成横队通过,只得列成长长的纵队。援军队形实际上日复一日沿途拉成一条直线;而且又是始终以侧面向敌,围绕敌人运动前进,敌人的位置恰在运动的翼侧,构成明显的威胁。不论行军路线是直线还是曲线,情况不会有所不同;构成威胁的原因在于队伍的延伸,因为路线本身过于单薄,到处都是弱点,其整体中的相对弱小部分易于遭受攻击。其交通线是暴露的,而敌人则拥有内线。
图1中央位置的优越性图解
在抗击拿破仑的奥斯特利茨之战中,俄奥同盟军一方的特遣部队,提供了类似图1中的战术运动实例;在美国南北战争中的昌斯劳斯维尔战役中,斯通华尔·杰克逊所指挥的南部联邦特遣部队也同样进行过类似的战术运动。前者在拿破仑的监视之下运动,当运动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时,拿破仑则对敌人两翼之间的交通线发起集中的攻击,将敌方彻底击败。杰克逊的运动虽然亦同奥斯特利茨之战的同盟军一样冒险,但却成功了,因为联军总司令未能识破敌人的企图,以致没有意识到在他面前的敌军已经分兵为二,可以集中兵力将其分割开来。他只是注意到自己的右翼和后方所受到的威胁。
第1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