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赋枣脯,又分与光,(二)曰:”以为信,今暮其当着矣。“漏尽,光为尚席直事通灯,解剑置外,持灯入章台门,程等适入。光走出门,欲取剑,王康呼还,光不应。光得剑,欲还入,门已闭,光便守宜秋门,会李闰来,出光,因与俱迎济阴王幸南宫云台。诏书录功臣,令康疏名,康诈疏光入章台门。光谓康曰:”缓急有问者当相证也。“诏书封光东阿侯,食邑四千户,未受符策,光心不自安,诣黄门令自告。有司奏康、光欺诈主上,诏书勿问,遂封东阿侯,邑千户。范晔后汉书卷七八宦者孙程传李贤注
(一)”苗光“,范晔后汉书无传,其事略见宦者孙程传。
(二)”程赋枣脯,又分与光“,可参阅本书孙程传。
郭愿(一)
(一)”郭愿“,不见范晔后汉书,事迹不详。史通古今正史篇称其为”顺帝功臣“,知其为顺帝时人。东观汉记有郭愿传,桓帝时由崔寔、曹寿、延笃等人所作,亦见史通古今正史篇。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卷五认为”郭愿“乃”郭镇“之误。郭镇于安帝延光中为尚书,及诛江京,郭镇率羽林士击杀卫尉阎景,封定颍侯,顺帝永建四年卒,范书郭躬传附载其事。姚本、聚珍本皆未收此目。
曹节
曹节上书曰:(一)”功薄赏厚,诚有踧踖也。“(二)文选卷四阮籍为郑冲劝晋王笺李善注(一)”曹节“,字汉丰,南阳新野人,范晔后汉书卷七八有传。又见汪文台辑谢承后汉书卷五。
(二)”诚有踧踖也“,聚珍本注云:”此书未知何时所上,要是滥赏时伪让之辞。“
刘昆
刘昆,(一)字桓公,少治施氏易,笃志好经学。(二)书钞卷九七刘昆教授弟子恒五百余人,每春秋飨射,常备列典仪,以素木瓠叶为俎豆。御览卷七五九
刘昆,字桓公,以明经征拜为光禄勋,(三)授皇太子及诸王小侯五十人经。昆老退位,以二千石禄终其身。御览卷二二九
(一)”刘昆“,范晔后汉书卷七九有传。又见汪文台辑谢承后汉书卷五、司马彪续汉书卷五。
(二)”志“,姚本、聚珍本无此字。
(三)”以明经征拜“,原无此五字,聚珍本同。书钞卷五三引有,今据增补。
刘轶
刘轶,(一)字君文,永平中,以易生,(二)为中庶子,入侍讲。书钞卷六六
(一)”刘轶“,刘昆之子,范晔后汉书卷七九刘昆传后略载其事。
(二)”以易生“,此三字姚本、聚珍本皆无。按此三字有脱误,无从校正。
洼丹
洼丹,(一)字子玉,传孟氏易,(二)作通论七卷,世传之,(三)号洼君通论。书钞卷九九
(一)”洼丹“,范晔后汉书卷七九有传。
(二)”传孟氏易“,此句上姚本、聚珍本有”世“字。
(三)”传“,御览卷六九引同,姚本、聚珍本作”重“。
觟阳鸿
觟阳鸿,(一)字孟孙,(二)为世名儒,永平拜少府。书钞卷五四
(一)”鲑阳鸿“,范晔后汉书卷七九洼丹传后附鲑阳鸿事。李贤注:”姓觟阳,名鸿也。‘觟’,音胡瓦反。其字从‘角’字,或作‘鲑’。从‘鱼’者,音胡佳反。“牟融传即作”鲑阳鸿“。
(二)”字孟孙“,此句下聚珍本有”中山人“一句,姚本无。范晔后汉书洼丹传称”时中山觟阳鸿“,是鸿为中山人。
杨政
杨政,(一)字子行,(二)治梁丘易,与京兆祁圣元同好,俱名善说经书。(三)京师号曰:”说经硁硁杨子行,(四)论难幡幡祁圣元。“(五)书钞卷九八
杨政,字子行,师事博士范升。建武中,范升为太常丞,为去妻所诬告,坐事系狱,当伏重罪。政以车驾出时伏道边,抱升子持车叩头。武骑虎贲恐惊马,引弓射之,不去。旄头以戟叉政,伤胸前。政遂涕泣求哀,上即尺一出升。(六)御览御三五二
杨政,字子行,京兆人。尝过杨虚侯马武,武称疾见政,对机边床卧(七)欲令政拜床下。政入户,前排武,径上床坐。武恨,(八)语言不怿。政把武手责之曰:(九)”卿蒙国恩,备位藩臣,不思求贤助国,(一)而骄天下英俊,今日摇者刀入胁。“(一一)左右大惊,以为见劫,操兵满侧,政颜色自若。会信阳侯至,责数武,令为朋友。其果勇敢折,皆此类也。御览卷四三四
(一)”杨政“,范晔后汉书卷七九有传。又见汪文台辑司马彪续汉书卷五。
(二)”字子行“,此句下聚珍本有”京兆人“一句,姚本无。按据御览卷四三四引当有此句。
(三)”说经书“,三字姚本、聚珍本同,书钞卷九六、卷一皆引作”谈说“。
(四)”硁硁“,书钞卷九六、卷一引同,姚本、聚珍本作”铿铿“,御览卷六一五引亦作”铿铿“。按”硁硁“,状声之词,用以形容击石之声果劲。”铿铿“,也是状声之词,多用来形容金属器乐撞击声,这里是比喻说理明确有力。
(五)”幡幡“,书钞卷九六、卷一引同。聚珍本作”僠僠“,御览卷六一五引亦作”僠僠“。按”幡“、”僠“,皆与”番“字通。”番番“,形容辞锋勇健。
(六)”尺一“,即谓诏版。范晔后汉书陈蕃传载蕃疏云:”尺一选举,委尚书三公。“李贤注:”尺一谓板长尺一,以写诏书也。“
(七)”对机边床卧“,”对“字上原衍”去“字,今删。此句姚本、聚珍本作”对几据床“,初学记卷一、御览卷四七引同。按”机“,与”几“字同。
(八)”恨“,御览卷三九三、卷四七引同,姚本、聚珍本作”帐“,初学记卷一八亦引作”帐“。按”恨“字于义稍长。
(九)”政把武手责之曰“,此句姚本、聚珍本作”因把臂责之曰“,初学记卷一八引作”政因把臂责之曰“。御览卷四七引与初学记同,惟”臂“上有”武“字。
(一)”助“,当作”报“。姚本、聚珍本作”报“,初学记卷一,御览卷三九三、卷四七引亦皆作”报“。
(一一)”摇者“,此有脱误。聚珍本作”摇动者“,范晔后汉书杨政传作”动者“。从文义看,”摇“下或脱”动“字,或”摇“乃”动“字之讹。
第61章传十三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