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耀三年三月,汉帝刘禅加冠,诏告太庙,并开始亲政。
天子结婚乃是非常重大的事件,何况皇后是吴国公主。新皇后姓孙名鲁班(名字很奇特是吧,前书有误应该是鲁班),对这个把吴国代向灭亡的女人,刘封可是印象深刻。《三国志》里留下名字的女人很少,而裴松之所以要要写下姐妹两个的名字,因为她们对于吴国宫廷里的“光荣革命”影响太大了。特别是这个小名叫大虎的女人。
孙权家是个很奇怪的家族,特别在后期乱伦之婚层出,而其原因都是因为这位把东南搅得风雨如注的女人。而现在这个人却到了楚汉,刘封有时候恶意地想是不是预示着楚汉国运不长久呢。不过也很难说,历史不是已经改变了吗?不变的只有人的劣根性吧。
孙鲁班原本是嫁给周瑜长子周循的,但是因为历史被改变,孙权把这个女儿嫁到了楚汉。当然孙权适龄的女儿还有几个,不过这位是孙权最心爱的女人步夫人所出,所以孙权就给他找了这门豪华的亲事。
因为步夫人没生儿子,所以大臣都反对立她为皇后,而孙权干脆不立皇后,步夫人在宫里则实际上行使皇后之权,人称“中宫”。现在妈妈的愿望被女儿实现了(母仪天下),步夫人的女儿成为了皇后,步夫人也老大安慰。送亲的使者是步夫人的族叔骠骑将军步骘,也是一位出将入相的人物。保亲的人中居然还有孙峻,这个时候不过是个小屁孩。
“好啊,我可要和这位吴国将来的祸害搞好关系。”刘封暗自琢磨。
因为刘封是摄政也是御兄,所以权代家长了。
“两国盟好一直是先帝和东主(孙权)的愿望,此次结为婚姻,吾等更应该努力同心,共退曹伪。”刘封把犀尊捧起,步骘也不失礼数回敬了一杯。
刘封私下找到步骘说道:“我闻三郎早夭,皇妹日夜憔悴,陛下也多次说起,还请贵使允其返乡。”对于细君,刘封当年多少有些愧疚之情。顺便让刘愈出来见了见步骘,并带给孙夫人许多东西。
步骘取出几个盒子:“丹杨公主一再吩咐要把此等物品亲手交给少郎君,骘终不负公主之请。”
刘愈毕竟年纪小,见了东西想起了母亲回头对刘封说道:“父王,您还是把母妃接回来吧。”
刘封抚摩了一下他的小头说道:“你还小不懂,等大了你就知道,你母亲病重啊,在这里会没有性命的。”
“你骗人!”小孩子脾气还挺大,怒冲冲地抱着盒子出去了,步骘眼中闪出一丝异色。
*******
皇帝的婚礼如期举行,整个襄阳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很少有人注意到一队穿着素衣缟服的人马出了”鬼门”(北门,古人以北为凶)往那郊外的昭烈皇帝陵寝”惠”陵去了。
“先帝有灵,儿封叩首三顿。”刘封肃穆地倒上了米酒,泼洒在了陵封土上。
“先帝托孤之重,吾不负也。今敬告陛下之灵,天地山川,日月昭然。吾刘封将移国之重,还政陛下,如有违拗,神鬼厌弃,天人讨之。”乃写下盟誓藏于金龟之中埋镇在享殿之中。
皇帝亲政后的第一个大朝会,刘封出班奏报:“吾等受先帝嘱咐,辅佐陛下,现在陛下加冠亲政,我等辅政大臣使命结束,权利应归还陛下。老臣请陛下许臣归封梁国。”
“摄政居功至伟,不在吕(尚)、周之下,朕初甫国家,全赖老臣。君等不可弃朕而去。”刘禅本来还以为刘封可能还要等很长时间才会交权,却没想到他如此“慷慨”,一时间没适应过来。自动地把后面最重要的“裂土分茅”忽略了。
诸葛亮等人却听出了猫腻,却是暗地一惊,不过看皇帝好象没明白,所以干脆也装糊涂,出班来挽留刘封这个大将军。
“成王也是一代贤主,周公也是一代圣人,他们尚且误会,”刘封很坚决地“辞陛”,“我一介武夫,只不过是跟随先帝立了些微末的功劳,怎么能再闹绛侯那样的笑话呢。”
当年绛侯周勃平定诸吕,迎立代王刘恒(汉文帝),因为功劳大当了丞相,不过他不是那块料,在一次朝会上文帝诘问了他几句,他自知不能胜任就打报告辞职了。好在他遇到的是宽和的文皇帝,要是犯在过河就拆桥的景帝手上,只怕和他的儿子周亚夫一样落得个凄惨下场。
诸葛亮心里暗恨:“你表面是个大老粗,实际比那曹操还奸猾比董卓还狠辣,偏地装什么好人。”在诸葛乔事件后,诸葛亮看刘封那就犹如一条盘绕在玉玺上的毒蛇。但是忽然这条毒蛇自称它是“无毒蛇”并把毒牙给吐了出来,这可太奇怪了,里面肯定有偌大的阴谋。所以诸葛亮也不去多想,总之你不是要走人吗?偏要把你拖在这里。在这里你最多是条毒蛇,但是一旦“裂土分茅”,那可就是一头蛟龙入海了。
刘禅的脑子并不是看上去那么简单,他也继承了父亲喜怒不做色的习惯,如果经过锻炼也是一位枭雄人物,可惜他自小长于妇人之手,而且本身缺乏才干,所以只能学到父亲的形而不具备其神。
父亲多次说过,对于刘封要怀柔,要宽和,而且重要的是不要再让他领军了。摄政期间,刘封也没能发动一次战争,也是因为其他大臣贯彻了刘备的意思。逐渐“架空”其权利,但是刘封巧妙地通过其他途径牢固地掌握着军队的指挥权。
朝日殿
“魏王难道还嫌不够荣宠吗?”刘禅问他的谋臣们。
侍中苏则说道:“我看魏王这是洁身自好,不想天下非议陛下的威信。”
在刘禅身边的人基本对刘封要不是恶毒攻击要不就是拒绝评价。反正没什么好话,而苏则是比较敢说话和比较梗直的人。
刘禅一想这老头太迂腐了,被那奸诈的家伙给灌了迷汤了。其他人也没什么好的主意,刘禅只好一摆袖子,让大家回家去休息。
“其实这也是陛下收回权柄的机会。”新皇后分析道。
孙鲁班对这门婚姻还是很满意的,地位尊崇,而且没有公婆(甘夫人早几年去世了),而自己这个男人呢,又是个软弱的男人,更是让她得意了。一个劲地和皇帝搞床第大战,希望能早日得子巩固其地位。
刘封也真说到做到,自此不朝会了。不过刘封不上朝不等于他对楚汉就没了影响力,实际上的权利还在他的掌握之中。
没了刘封那身躯,刘禅的腰杆也直了许多。开始逐步管理起国家的事情来。当皇帝,是件很困难的事,也是件很容易的事情。而处理了一些事务后,刘禅就非常厌恶。一个国家有很多的事情,那一大堆批改不完的奏章堆得好象小山一样。
天天盼亲政,真的亲政了却麻烦无比。
刘封不来上班,诸葛亮也是聪明人,也自己个把自己关起来,庞统倒是天天来,却什么事情一推二五六。所有的军政事务都压到皇帝和几个大臣身上。
来敏是侍讲,也是个聪明人,在他的提示下,刘禅决定效法他的父亲亲自登门去拜访刘封和诸葛亮。
这天傍晚,刘封正在灯下检视地图,这个时代的油灯烟太大,经常把人眼睛薰坏,所以在汉代早出现了无烟铜灯。
从毛荃那里,刘封得到一个消息,毛荃在海上飘流训练,无意间寻找到了一个大岛,还以为是蠊州,结果上去发现这岛距离大陆的日程很短,还有许多生蛮。毛荃来信询问是不是刘封常提到的大洋洲。
刘封认真地比对了一下自己的地理知识和东汉的有关文献,他几乎可以肯定毛荃是找到了夷洲(台湾),这个时候东阙侯官(在今闽江口附近)还没设立,而东冶(今福州东北)也还是一个小渔村。
实际上东吴对这片地的勘察已经在很多年前就开始了,但是一直关注与北方的战事,没时间和精力来处置。
现在三国进入了对峙阶段,吴国也有精力剿灭境内的山越、巢民等少数民族。其人口经过大战,损伤不少,于是有人想到到海外寻找廉价劳力(看着眼熟,很像后来贩卖黑奴的家伙)。于是张温提出能不能到东海的倭奴国去找寻,名义上是去求不死药。那个时代没有罗盘也没GPS,于是出了江口,张温在海上打转转,反向南而行(或者老张知道地球是圆的也不一定)。
对于这项殖民计划,吴国上下反对的不少,倒不是因为什么道义上有多大问题,而是这些人弄到内地不太好管理,还要分给他们粮食吃,而且沟通上也存在很大问题。
孙权就提出一个例子,为什么刘封把那些鲜卑俘虏弄到了南中修路偏又过得好好的。步骘说道:“其实那些北方人到了南方,三停死了一停。而在南蛮的地方他们只能依靠当地的官府才可以好好生存,而南中的土地应该说是别人的土地。我们则不然,是把外人弄到我们自己的土地上来。所以两者是不能放在一起的。”于是从台湾引进人口的事情也夭折了。而毛荃在台湾受到当地土著的攻击,大概也是怕被弄到内地去。
刘封写信与毛荃探讨一下,看来想建造水师从海上攻击的可能性比较低,而通往南中的路贯通,是唯一值得刘封高兴的事。
“殿下,”有人轻声呼唤。
刘封看了看滴漏说:“没到甲观,叫我怎地。”
那黄衣人轻声说:“陛下来探望您了。”
刘封忙起身,穿戴好衣服站到院子中。过了一会儿脚步声起,一群人进了来,几个王府甲士要阻拦,被刘封呵斥下去了。
“陛下夤夜而来,臣接驾来迟,惶恐不安。”刘封慌忙跪倒。
“朕早听说御兄为国事常常到乙观才安歇。”刘禅动情地说道。
刘封做悲天悯人状:“臣受先帝简拔于行伍,承袭王爵,实在已经是人臣的极贵,哪里敢松懈半点啊。但是像周公那样的圣人都被谣言所烦劳,何况我这一介武夫。所以还请陛下体谅,让臣返回封国,一来全君臣之谊,二来也可替陛下阻挡一些烦恼。”
于是刘禅给刘封做工作,现在我刚开始工作,你们这些先帝时期的老同志要支持一下。刘封说道:“我记得诸葛丞相曾经给陛下读过《春秋》,我记得当年齐桓公并不如陛下这样操劳,但是齐国照样很强盛。”
刘禅哪里还不清楚啊,自然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了。
“陛下的才干不如先帝,也不必如先帝。治国也易尔,觅一管夷吾就可。臣愿做鲍叔牙向陛下举荐一人,陛下得此人天下可垂裳而治也。国家昌盛,政治清明,等到天下有变,臣为前驱光复汉家河山,若天命不属,陛下也可延续国祚不负列祖列宗于泉下。”刘封有点激动,抽身而去是最好的选择,他也不太想为了个人野心而破坏整个楚汉来之不易的安宁。
“善!”刘禅合掌称好。他自己有多大能力,他自己也清楚,所以刘封推荐诸葛亮的事,他觉得非常顺耳。
“景耀三年四月,孝怀皇帝拜丞相诸葛鲁公为‘尚父’,委之国事。武成皇帝让摄政之位,仍受大将军暂之梁国。五月,太白昼现于井,太史谯周上书言‘黄星现于秦周,二十年后天下当一合’。襄阳有小儿唱‘十八女鬼闹咸阳,六八年里是个王’,众莫解之。后太祖武成皇帝一合天下,时年四十有八,正应天数。”——《国史》梁谷俭
“可惜啊。”诸葛亮看着刘封的拜表,除了无奈还是无奈。釜底游鱼终于归于大海。
诸葛亮对弟弟诸葛均说:“篡国者,必魏王。吾恐不得生,家族延续还靠幼平(诸葛均的字没查到,自己杜撰一个)”在诸葛家的四兄妹里,大哥诸葛瑾(根据我推测,诸葛瑾起码大诸葛亮十岁到十五岁左右)是诸葛玄前妻所出,而诸葛亮和诸葛均是继室所出,还有一个侧室所出的姐姐。所以诸葛亮和诸葛均兄弟两关系最好。
诸葛均一向是做事认真,很有诸葛亮的风范,但是才干比不了自己的二哥,他也能理解自己哥哥绝对不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
诸葛亮又恨恨道:“士元对我多坏怨怼,以私心理国事,任气忒多了些。”庞统在刘封归国的问题上保持沉默让诸葛亮很生气。
庞统府邸
庞统看着那金册,喝了一口酒:“刘公受,高明啊,希望你不要食言才好。”对于他自己的所做,庞统倒没感到什么不好,政治这个东西,本来就不是什么圣人君子可以玩得转的。久历宦海的他早已经看得很清楚了。
第72章 放虎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