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封国书,在赵国炸开了锅,赵国君臣都犯了难。要是给的话,秦王不见得真的割让十五城,到时候就白给了;要是不给的话,未免会触怒秦王,给秦国进攻的借口。朝堂之中分成两派,有的说给,有的说不给,说来说去谁也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
终于,李兑的儿子李克说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排遣一位智勇双全的勇士带着和氏璧去秦国,如果秦王真的割让十五城的话,就把和氏璧献出,否则,依旧设法把和氏璧带回来。
李克这番话其实说了也等于没说,因为这几乎是行不通的。入了虎狼之秦的东西,有什么人能设法再安全无恙的运送回国呢?但是,赵惠文王觉得这个办法好,他的眼光不由自主的瞟向廉颇,他心里智勇双全之士就是廉颇。
廉颇在各国联合破齐时,是赵军的主力,为赵国立下了大功。他勇冠三军,善于用兵,在诸侯之间也是颇有威名。但是这一次,他也没有把握。因此,当赵王殷切的目光投向他时,他只能俯首无语。
赵惠文王失望极了,正在不知该怎么办好的时候,他的内侍缪贤开口了。缪贤向赵王推荐了曾经解救他危难的蔺相如,称赞他是一位有勇有谋的勇士,可以但此重任。赵惠文王犹如抓到了救命的稻草,也不管别的,立刻宣蔺相如入朝。
蔺相如一来,赵惠文王就迫不及待的问他秦王要求拿十五城来换和氏璧,答应好还是不答应好?蔺相如说秦强赵弱,不答应恐怕不行。赵惠文王又说,假如秦王拿了和氏璧不给城邑,那该怎么办?蔺相如便说如果赵王放心的话,他愿意带着和氏璧入秦,秦王割让城邑倒罢了,如果不给的话,保证把和氏璧完整无缺的带回来。赵惠文王听了大喜,立刻拜蔺相如为大夫,把和氏璧交给他启程入秦。
赵惠文王是幸运的,他没有看错人,蔺相如也是幸运的,他由此登上历史的舞台,永远为世人记住。对赵惠文王来说,这样就相信了蔺相如,这种信任更加难能可贵。这件事要是放到今天,蔺相如没有一份详细的可行性报告,没有十几年、几十年的外交经验,他休想这么容易得到这分珍贵的信任。
秦昭王听说赵国的使者带着和氏璧来了,欣喜异常,非常隆重的召见了蔺相如。蔺相如用锦袱小心的把和氏璧包裹好,然后进宫拜见秦王,献上和氏璧。
秦昭襄王打开锦袱一看,果然一块浑然天成纯白无暇的宝玉,光莹闪烁,细腻柔美,真正称得上天下无双的稀罕物。秦王一边玩赏一边赞美不已,看完之后,又传给朝堂上左右大臣手中观看,众人无不称赏,向秦王恭贺。秦王更加高兴,又叫人拿到后宫给众位妃子美人观赏,过了许久才拿回来。
秦昭襄王眼里完全没有了这位赵国来的使者,好像这和氏璧已经属于他的了一样,传来传去的看个没完没了。蔺相如耐着性子冷眼旁观,神情和蔼,没有半点不耐烦和恼怒。
好不容易,这帮秦国人终于传看完了,秦昭襄王绝口不提割让城池的事。蔺相如心内计算好,便上前赔笑说这块璧玉美是美,只是可惜也有一点点瑕疵,让小臣为大王您指出来。
秦王估计是乐晕了头,又见蔺相如一直好言好语的没有不满,心中的警惕也消失的差不多了,此时听了蔺相如的话,想也没想,就把和氏璧交到了蔺相如的手中。
谁知蔺相如和氏璧一到手,立刻后退几步,靠近殿上的大柱子,满脸怒气,双目精光四射,威风凛凛,转眼间完全变了另一个人。他举起和氏璧对着柱子,向秦王怒喝道和氏璧乃是天下无双的宝物,当初大王您为了得到它向我国发了国书,我国大臣们都说秦人并不是真心愿意以城易璧,这不过是一个空头承诺,纷纷主张不要相信您。只有我蔺相如力排众议,说平民布衣,都能够做到说话算话,何况堂堂一国之君呢?何必以小人之心多君子之腹得罪秦王呢?赵王觉得我说的对,为了表示对您的尊敬,特意戒斋五日,非常隆重的差遣我把和氏璧带来献给您。没想到您却一点也不重视,让左右大臣、后宫美人玩弄此稀世之宝,而且没有一点要易城的诚意。现在和氏璧在我的手里,您要是逼我的话,我只好跟它一起,撞死在这柱子之上了!说着又靠近了柱子。
不光是秦王,秦朝群臣也觉得很没面子,秦王见蔺相如句句在理,心内又爱惜玉璧,连忙表示自己刚才是太高兴了,所以一时忘了易城的事。立刻便叫人拿地图来,一处一处指给蔺相如看,从哪里到哪里,一共是十五城。
蔺相如想了想,说小臣来的时候,赵王戒斋五日,遍告群臣,把这当做一件非常慎重、圣神的事来做,除非大王您也戒斋五日,依足了礼节,方才显得您的诚意,小臣也才敢相信您。
秦昭襄王无可奈何,只好答应了。他心中想的却是,不就是戒斋吗?五天之后等和氏璧拿到了手,瞧我怎么收拾你!
蔺相如回到公馆后,心里暗自盘算。他已经可以非常肯定秦王不是真心要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和氏璧的了,目前最要紧的是设法把这玉璧送回国去。趁着还有五天的时间,他悄悄的吩咐手下从人乔装易服,把和氏璧贴身藏着,赶紧先回国复命去,他留下来处理其余的事情。
也不知道秦昭襄王是真戒斋还是假戒斋,反正五天之后,他又派人以隆重的礼节仪仗再次召见蔺相如,向他索要和氏璧。在他看来,这一次,蔺相如再也没有别的借口拒绝了。
蔺相如从容不迫,空着两手上殿去。秦昭襄王大怒,振振有词说寡人已经依足了你的要求,你空着手来是什么意思?
蔺相如躬身施礼,说秦国历代君主,都是使用诈术的高手。说的远的有杞子欺郑,孟明视欺晋,近的有商鞅欺魏,张仪欺楚,小臣一想到这些事,不得不留个心眼,还请大王您见谅。如今,和氏璧已经被小臣的从人带回了赵国了!
不等蔺相如说完,秦昭襄王已经气得脸色发白,大骂蔺相如分明是存心戏弄,什么“戒斋”、什么“礼仪”统统是鬼话!喝斥左右把蔺相如拿下。
蔺相如大喊小臣之所以这么做,完全是因为秦强赵弱的缘故。如果大王您真心诚意要以十五城交换和氏璧,就请先把城邑交割清楚,然后再派遣一使者随小臣入赵拿取和氏璧,赵国无论如何也不敢得了城池不交出玉璧而得罪大王。否则,就请您杀了小臣吧,让天下诸侯都知道您为了抢夺一块玉璧而诛杀赵国使臣,是非曲直,自有公道!
蔺相如这一番话不卑不亢,合情合理,把秦国君臣说得无言以对。秦昭襄王在心里一盘算,既然得不到和氏璧,又何必杀一个小小的使臣落人口角呢?于是便把蔺相如放了回去。并没有真的用十五城换取和氏璧,赵国那边,自然也没有把和氏璧献给秦王。
蔺相如回国之后,立刻名声大起,不光是在赵国,在诸侯之间都传遍了美名。因为没有谁有这样的胆识和计谋,能够这样漂亮的完成一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赵惠文王对他欣赏有加,立刻官拜上大夫。蔺相如因此赢得了大量的粉丝,从一个门客变成了拥有众多门客、追随者的名人。
第37章 蔺相如与和氏璧(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