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越位恐惧”的误区
束缚管理者的主观因素之四是“越位恐惧”。有些中层领导者尤其是担任副职的中层领导者,对自身所负职责的边界不清楚,或虽然清楚却不敢使自己的管理幅度达到边界线。究其原因在于“越位恐惧”。他们信奉“宁可不到位,也绝不能越位”。于是我们便发现,在许许多多的企业或单位里,由于众多副职们担心越位而使工作不到位,继而形成因领导与管理的不到位而出现缺位,而正职或上级见出现缺位,便自觉不自觉地去补位,从而造成正职或上级的“错位”——由于上级或正职补到了下级或副职的位置上去,上级代行下级职责,正职代行副职职责,这造成整个组织的领导管理水平下降一格半格不说,还使上级与下级或正职与副职,均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使领导错位失职,管理失范混乱,组织效率效益大为降低,从而削弱了整个组织的生存发展能力或竞争力。
克服“越位恐惧”,除了作为上级或正职领导要正确认识和处理集权与分权、控制与放手的关系外,作为下级与副职首先需要增强工作的责任心。什么是工作?工作就是负责任。一个企业或单位之所以设置副职或下级领导,本身是工作责任的需要,如果因“越位恐惧”而使工作不到位,责任不到位,副职或下级领导职位的设置就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和意义。“越位恐惧”者的心里还有一层顾虑,是担心别人或上级说自己想争权夺利,想以工作不到边界之位而“留有余地”(余权余责)的方式表明自己无二志或者无二心的“清白”和“不争”。其实这是一种私心在作怪——不担心整个组织受损而担心自己的个人名利受损。事实上,真正争权于朝、争名于市的人反而是没有这种“越位恐惧”心理的。因此,一切有责任心的中层领导者都应使工作尽职尽责,不要因忌讳别人的闲言碎语而使工作不到位。一般而言,工作职责到位并不会产生越位问题。相反如果遇到上级或正职的疏忽而出现了工作的缺位,作为下级或副职还应及时而得体地采取措施加以“补位”和补充,不使这种疏忽酿成大错,这才是下级或副职应有的正确态度,也是作为一个称职的中层领导者的应尽之责。
5.争位不争为的误区
束缚管理者的主观因素之五是争位而不争为。有些中层领导者或管理者对职务、名利过分看重,而对事业和作为都比较看轻。对“保位之战”(争保管理者职位)和“升位之战”(上一级的职位)颇为用心,并为此不惜互相倾轧、勾心斗角。他们口头经常挂着什么什么“长”,对什么什么“总”津津乐道,但是工作却平平常常,甚至平平庸庸。即使通过各种手段达到了“保位”“升位”的目的,又会安于此位而不思进取。他们的地位与作为极不相称。在他们的心里,做官重于做事,保地位高于有作为。如果一个企业或单位里,这样的管理者愈多,那么这个企业或单位的沉疴就愈重。
这种争位不争为的思维是计划经济体制和官本位的精神遗产。这种思维与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的能力本位是格格不入的,因而也是必须尽快摒弃的。本来,地位应该是作为的舞台,有了一定的地位是为了更好的做事,而有效有力的作为既可巩固地位又能提升地位,这样相辅相成,使人生和事业日益精彩,个人与组织共同进步。在一个组织中,管理者的职位数量有限,上级的职位数量也有限,但组织的成长空间和个人作为的发展空间可以无限。当今世界,企业组织是无行政级别的,局、处、科级企业的观念已经过时。把企业做强做大,需要的是大有作为,而不是大有官位。一个上万人的“局级”企业,如果收入、利润很少甚至亏损破产,是毫无地位可言的。而一个仅数十人而收入利润达数亿元的企业,也许连“科级”也称不上,但其作为赢得的社会地位令人肃然起敬。共产党人不是为做官,而是为做事。一旦把做事与作为放在第一位,管理者的人生舞台和发展空间就会空前地广阔起来,真正把事业做强做大了,地位也就自然有了。要看到,在一个企业或单位里,管理者是可以而且应该大有作为的。
作为中层领导者或管理者,虽然比上而不足,比下却有余,但都起着中坚力量的作用。可是这种中坚作用不会自然而然的实现,需要正确地发挥管理者们的主观能动性。上述五种思维误区,使管理者往往居中位而不坚,形成“中软”或“中阻”现象,犹如一个人患有严重的腰肌劳损或腰酸背疼的疾病而浑身乏力一样,一个企业或单位的竞争力、战斗力必然会因“中软”或“中阻”而被严重削弱。改变或医治这个疾患虽然需要多管齐下,但管理者主动地改变自我,通过改造自我的主观世界而改变或调整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关系,通过认识改变自我而改变或调整人与我之间的关系,无疑是非常有效的一环。要改变他人,先改变自己,要改造客体,先改变主体,这也是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要义。
第7章管理思维误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