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經>第24章
輕死。
矜生大厚,則欲利甚勤,放僻邪侈,無不為已。
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也。
《莊子》曰:達生之情者,不務生之所無以為。無以生為者,不務生之所無以為。棄事而遺生故也。棄事則形不勞,遺生則精不虧,形全精復,與天為一,所以賢於貴生。貴生則異於輕死,遺生則賢於貴生。推所以善吾生者,而施之於民,則薄稅斂,簡刑罰,家給人足,畫衣冠,異章服,而民不犯,帝王之極功也。
人之生章第七十六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也,柔弱者生之徒也。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陽以發生為德,陰以肅殺為事。方其肅殺,則沖和喪矣。故曰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強則不勝,
抗兵相加,則哀者勝矣。
木強則共,
拱把之桐梓,人皆知養之,強則伐而共之矣。
故堅強居下,柔弱處上。
柔之勝剛,弱之勝強,老氏之道術有在於是。《莊子》曰,以濡弱謙下為表。
天之道章第七十七
天之道,其猶張弓乎?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
道無益損,物有盈虛,注焉而不滿,酌焉而不竭者,聖人之所保也。降而在物,則天地盈虛,與時消息,而况於人乎?天之道以中為至,故高者抑之,不至於有餘。下者舉之,不至於不足。將來者進,成功者退,四時運行,各得其序。
天之道,損有餘補不足。
滿招損,謙得益,時乃天道。
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人心排下而進上,膚榮獨而畏高明。
孰能損有餘而奉不足於天下者,其唯道乎。
不虐榮獨,而罄者與之。不畏高明,而饒者損之,非有道者不能。
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不居,其不欲見賢耶。
不恃其為,故無自伐之心。不居其功,故無自滿之志。人皆飾智,己獨若愚,人皆求勝,己獨曲全,惟不欲見賢也,故常無損,得天之道。
天下柔弱章第七十八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先,以其無以易之也。
《易》以井喻性,言其不改。老氏謂水幾于道,以其無以易之也。有以易之,則徇人而失己,烏能勝物?惟無以易之,故萬變而常一,物無得而勝之者。
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天下莫不知,而莫之能行。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
是以聖人言: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之不祥,是謂天下王。
川澤納污,山藪藏疾,國君含垢,體道之虛,而所受彌廣,則為物之歸,而所制彌遠。經曰: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
正言若反。
言豈一端而已,反於物而合淤道,是謂天下之至正。
和大怨章第七十九
和大怨者,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
復讎者,不折鏌干,雖有忮心者,不怨飄瓦,故無餘怨。愛人者,害人之本也。偃兵者,造兵之本也。安可以為善?
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于人。
聖人循大變而無所湮,受而嘉之,故無責於人,人亦無責焉。契有左右,以別取予,執左契者,予之而已。
故有德司契,
以德分人,謂之聖。
無德司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