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經>第15章
大方者,無方之方也。方而不割,故無隅。
大器晚成,
大器者,不器之器也。不益生,不助長,故晚成。
大音希聲,
動於無方,而感之斯應,故希聲。
大象無形。
托於窈冥,而視之不得見,故無形。
道隱無名,夫惟道,善貸且成。
自明道至於大象,皆道也。道之妙不可以智索,不可以形求,可謂隱矣。欲明之而不可得也,聖人得也道,故予而不費,應而不匱,曲成萬物,未嘗擅而有之,亦且而已。道之體,隱乎無名而用,乃善貸且成,故勤而行之,則造乎不形,而止乎無所化。其餘事猶足為帝王之功,傳曰:學始乎為士,終乎為聖。
道生-章第四十二
道生一,
泰初有無無,有無名,一之所起。
一生二,
天一而地二,次之水生而火次之,精具而神從之。
二生三,
一與言為二,二與一為三。
三生萬物。
天肇一於北,地耦一於南,人成位為三,三才具而萬象分矣。號物之數,謂之萬,自此以往,巧曆不能計。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陰止而靜,萬物負焉。君子所以日入而息。陽融而亨,萬物抱焉,聖人所以向明而治。必有陰陽之中,沖氣是已。莊子曰:至陽赫赫,至陰肅肅,肅肅出乎天,赫赫發乎地,兩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
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
物罔隆而不殺,事靡盛而不衰,陰陽之運,事物之理也。消息盈虛,與之偕行,而不失其和,其惟聖人乎付做孤寡不穀,人之所惡,而王公以為稱,已極而返,已滿而損,所以居上而不危。
故物或損之而益,益之而損。
木落則糞本,損之而益故也。月盈則必食,益之而損故也。天地盈虛,與時消息,而況於人乎?然則王公之所稱,乃所以政益而處貴高之道。
人之所教,亦我義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以強制弱,以剛勝柔,人之所教也。我之所教,則異乎此。強梁者有我而好爭,有死之道。智者觀之,因以為戒,故將以為教父。
天下之至柔章第四十三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堅則毀矣,銳則挫矣,積衆小不勝為大勝者,惟聖人能之。
無有入於無間,
《莊子》外篇論夔蛇風目之相憐,而終之以目憐心,蓋足之行,有所不至,目之視,有所不及,而惟神為無方也。內篇論養生之主,而况以庖丁之解牛。丁者火之陰而神之相也,故恢恢乎遊刃有余。然則入於無間,非體盡無窮而遊無朕者,其孰能之?
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也。
柔之勝剛,無之攝有,道之妙用,實寓於此。棄事則形不勞,遺生則精不虧,玆所以為有益。
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矣。
不言之教,設之以神,無為之益,不虧其真。聖人以此抱樸而天下賓,無為而萬物化,故及之者希。
名與身章第四十四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
兩臂重於天下,則名與身孰親?生者豈特隋珠之重哉?則身與貨孰多?至願在我,名非所親也。至富在我,貨非所多也。惟不知親疏多寡之辨,而殘生損性,以身為殉,若伯夷死名於首陽之下,盜跖死利於東陵之上,豈不惑哉?達生之情而不務生之所無以為,此有道者之所以異乎俗也。
得與亡孰病?
列士徇名,貪夫徇利,其所得者,名與貨。而其亡也,乃無名之樸,不贊之軀,病孰甚焉?
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
無慕於外,則音而不費。無累於物,則守而不失。取予之相權,積散之相代,其至可必。若循環然,豈可長久?
知足不辱,
處乎不淫之度,何辱之有?
知止不殆,
遊乎萬物之所終始,故無危殆之患。
可以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