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在荆州失利,让廖化去上庸刘封处求救,在孟达的建议下,却并未出兵,其实孟达的建议句句在理,不救关羽的影响是未来间接的,救的后果却是直接立竿见影的。救了很可能必死无疑,不救很有一线生机。
可是保住了上庸,关羽没了,失去了理智的刘备同样要追究责任,首个替罪羊是孟达无疑,但孟达却提前跑了。于是就将刘封作为顶罪的不二人选。
其实刘封是很有才能也很忠诚的,所以孟达劝他走,有机会也不走,直至被杀,这是很可惜,也很遗憾的。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或许这正是刘封最大的无奈与不幸了。
荆州失守后,蜀国集团的首脑刘备当然无法坐视不管,按照当时的情形,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军事打击,一种是政治的斡旋。从当时情形看,蜀国和吴国都是弱国,且蜀国更弱。两弱对一强,唯一的选择是蜀吴联合抗魏。可是刘备却选择了倾全国之兵攻打吴国。却被一把大火烧掉七百里联营。
在吴国穷追不舍中诸葛亮设下八卦阵,却被自己的岳父破解,那么八卦阵破解的本质是什么样的呢?
张飞、关羽相继死去后,刘备率军70万,攻打吴国,结果一场火烧连营,大军几乎全军覆没,溃退中,吴军猛烈进攻,却不想陷于诸葛亮的八卦阵,眼见无路可走,却被诸葛亮的老丈人指点迷津,走出迷阵。他的理由是,不想杀害太多生命折寿,这话看起来很像那回事,实则不然。
试问八卦阵乃诸葛亮精心创制,他的老丈人纵然才智过人,可是如果没有诸葛亮的事先告诉,便轻易破解,这似乎是不可能的。
还有一点不要忘记,当时为乱世,各路诸侯互相残杀,都想灭了对方,早已杀红了眼,动则几十万大军一片混战,诸葛亮指挥的此类战争同样很多,他为何偏偏在此处现身呢?难道真是巧合吗?还有一点,诸葛亮出山时,他也是扮演过角色的支持者,所以此处如果私做主张,符合逻辑吗?
所以,只有一个可能他是诸葛亮的安排,只是诸葛亮不变亲自出场,所以请了他。
其中缘由主要是诸葛亮深知当时形势,如果蜀吴争斗,魏国必将趁虚而入,三足均势便被打破,所以极力劝阻刘备伐吴。
可是刘备出兵打败,不出手又不行,只好用八卦阵对付追兵,挽回败局,同时也向吴国暗中展示一种实力,让吴国撤军,乃至不至于轻视蜀国。
可是要命的是单凭两国任何一方实力,都不足以单独抗魏,所以还要合作,就不能把事情做绝,于是做了一件看似矛盾却很合理的事情,设八卦阵围困吴军,又给吴军解围。
刘备在与东吴的大战失败后,在白帝城病危,将诸葛亮招到白帝城,将儿子也就是后主刘禅托付给诸葛亮,并称如果刘禅不行,诸葛可以取而代之。刘禅其实当时并不在场,所以感情的色彩实际上并不那么浓厚,至少没有了去抱诸葛亮脖子的角色;而刘备在托孤现场的言行就完全是针对诸葛亮和李严赵云等人的,充满了政治上的诡诈。且看这一段: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从中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严重不信任,其中真正的根源是刘备出兵攻吴国时的意见分歧。许多人认为刘备的这些言辞让诸葛亮有了顾虑,不敢背叛刘禅。实际情况则不然。试想刘备在时,放比不上诸葛亮的智慧,他死后的一句话,又能把诸葛亮怎么样呢?如果诸葛亮真相篡位,刘备的这些言辞正好成了口实。所以,诸葛亮的忠心来自于真正的忠诚。
诸葛亮辅助势力最弱的刘备真相
诸葛亮选择辅助对象本来很多选择,即便放弃那些难成气候者,也还剩下曹氏集团和孙氏集团可以效忠,那么他为什么不选择已初成气候的其他两个集团,却偏偏选择实力最弱的刘备呢?
对此有人怀疑他别有用心,真心辅助是假,伺机篡权才是真,其理由有三:
一、诸葛亮在刘备死后,排挤原来益州的大臣李严等人,执掌大权,还用老子教训儿子的口气对刘禅说话,开一堆名单要刘禅信任,还说宫中府中,俱为一体,意思是全得听他诸葛亮的。可惜诸葛亮死得早,他死的时候儿子也还小,所以没来得及篡位,但是南诸葛,北司马,他们的招数是相似的。
二、刘禅卧病在床临死前,对他的心腹说:“孔明先生对我蜀汉鞠躬尽瘁,但未必就是死而后己。要不是先父在生前赌了他的嘴,大家都看他的一言一行,先生的儿子又没有得志,要不我蜀汉江山就姓诸葛了。”
三、曹魏人才济济,东吴有周瑜,诸葛亮只有跟着光复汉业决心的刘备,才会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我们再来还原一下有些事件的本真面目吧:
为李严辩护可以,那么先看看李严何许人呢?
李严,后改名李平,字正方,南阳(治今河南南阳)人。刘备临死时,以尚书令李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并与诸葛亮一同受遗诏辅佐刘禅,地位仅次于诸葛亮。公元231年,蜀军北伐时,李严延误押运粮草,为推卸责任而阻挠诸葛亮的北伐,使诸葛亮不得不退兵,因而获罪,被废为平民,迁徙到梓潼郡(治今四川梓潼)。
所谓的诸葛亮口中的宫中府中,俱为一体同样出于《出师表》。还原一下历史真相便不难看出,李严被罢官是他犯了错误,应当受到惩处,并且李严还犯了搞分裂的错误,据史料记载:
公元226年春,时任蜀汉中都护的李严自永安还江州(今江北区江北老城),筑大城,并欲穿城后山,自长江通水入嘉陵江,使城为江心洲。当时李严筑城怀有个人目的——他想凭此求为巴州刺史,以期取得与诸葛亮分庭抗礼的地位。
可见李严早就动机不纯,不是诸葛亮想排挤他,而是他对诸葛亮怀有企图与敌意。可是诸葛亮又是如何对待他的呢?
废为平民,仅此而已,诸葛亮想排挤他,随便找个借口杀他都行,何必只罢官呢?还有史料记载:
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李严得知这个消息后,认为以后再也不会有人能够起用自己了,因此心怀激愤而病死。
可见诸葛亮对李严多么大度,否则,会有如此结果吗?因而诸葛亮排挤李严一说完全是胡乱揣测,更本站不住脚。
再看说宫中府中,俱为一体是什么意思呢?真实意思是要团结一心,正确决策,可谓良口苦心,用心良苦,又怎么会将其理解为篡位之嫌呢?况且他提出的名单又有哪个不是为蜀国尽忠尽职,怀疑他的不良居心,简直是荒谬之极。
诸葛亮若真有私心,凭他的才智,早就可以自立山头了,何苦还要跟着刘备混,这不很可笑吗?他如想篡位谁能对付的了呢?刘备的一句话就真有如此功效吗?诸葛亮是傻子吗?说诸葛亮有私心,那么他出山至逝去,哪一点不可以摊上桌面,供人评说……
因而无论如何狡辩,诸葛亮都是真正的忠臣这是永远改变的事实……
第10章刘封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