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的死被认为是蜀国由强盛走向衰落的标志,因为随着后来张飞与刘备的死,乃至刘备帅七十万大军伐吴的失败,都直接导致了蜀国元气大伤,也结束了五虎上将的繁荣局面。
其实,关羽的死,刘备无论是选择诸葛亮的忍气吞声的主张,还是自己坚持的伐吴策略,都是一件令人头痛的事情。
刘备集团是建立在以称兄道弟的方式的基础上的,这也是他笼络人心的主要方式,更是关羽、张飞等人誓死效忠卖命维系的准则。一旦这种微妙的均衡被打破,刘备集团必定会面临巨大的危机。简言之,关羽的死,无论如何刘备都无法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否则,他标榜的仁德道义便会显得那样苍白无力,虚伪做作,也会寒透众人的心。更何况关羽是为蜀国而死,刘备倘若忍气吞声便更加无法服众,不能向众人交待。
那么,刘备无论主观愿望如何,都要面对出兵的问题,哪怕十分不想做,也必须硬着头皮上,为的是给自己一个交待,给众人一个交待。
可是,出兵同样让人头疼,倘若失败,七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导致蜀国从此元气大伤,白帝城托孤便是最直接的严重后果;如果吴国真的素手无策时,孙权被逼的走投无路时,很可能会投向曹魏阵营。因为曹魏阵营至少可以暂且保住身家性命,这种后果对蜀国也是极为不利的。
因而,关羽的死,给刘备着实留下了一个很难应对的难题,也成为蜀国衰落的前兆。
那么,荆州的责任应该由谁来承担呢?
早在刘表还在时,就提出将荆州交给刘备管理,诸葛亮也极力劝说刘备接受,刘备却拒绝了,理由是占据自家兄弟地盘,于心不忍。实际上刘备的顾虑还有一点,就是没信心能否在荆州站稳脚,因为当时手中缺将少兵,实力不足,虽然诸葛亮已经出山,可是毕竟没有实战演练,所以不敢掉以轻心。在刘璋地盘就主动地多,还主动去抢,除了庞统打了一剂强心剂外,还因为手上有些家底,可以放手一搏。结果,优柔寡断,导致荆州几次易主,悬而未决,埋下隐患。
还有一个就是只考虑到关羽的能力,并未考虑到他的缺陷,所以大肆放权,没做任何坏的准备,导致关羽一败涂地,败走麦城,他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荆州中关羽担负守土职责,同时又要牵制曹魏和东吴,可是关羽真正扮演着何种角色呢?
荆州乃重地,前后两次分兵,在危急之时刘备又不发两川之兵以救荆州。刘备不发两川之兵也是弃轻就重,无奈之举,所以失荆州的这件事刘备也要负一定的责任。另外就是孙权的背叛,而在关羽拒婚之前东吴就已有两次对荆州虎视眈眈。
建安二十二年鲁肃去世。东吴派左护军、虎威将军吕蒙屯守陆口,与关羽占领的公安、南郡等地区相接。吕蒙知道关羽占据了他的下游,并有吞并他的打算,所以表面上格外主动要同关羽搞好关系。
其实不单单是孙权有收复荆州的想法,吕蒙也有此想法,只是没有寻到合适的机会。吕蒙接替鲁肃去陆口,仍然表面非常友好,甚至与关羽联姻的事情也只是圈套。吕蒙经常对孙权说:“关羽现在还不敢向东边扩展,那是因为您的英明,我们这班人都还在。如果不趁现在兵力强盛的时候谋取关羽的地方,一旦我们都不在了,再想用武力征讨荆州恐怕是很困难的。”
孙权虽说有过这样的想法,但是一直都没有真正动兵。而吕蒙仍坚持自己的意见。他对孙权说:“曹操现在远在黄河以北地区,最近刚刚消灭袁氏势力,没有工夫顾及江东。徐州地区的守备部队不值得一提,我们要去自然可以取胜。然而您应该想到那个地方是陆路的要道,您今天取了徐州,明天曹操便会来争夺,到那时,即使有七、八万兵力恐怕也难守住。不如夺取关羽的地方,那样就会全部控制长江地带,我们的势力就更加强大不可敌了。”孙权听了吕蒙的话觉得有道理,于是收复荆州的决心便日益增强。
如果没有孙权的叛盟,纵有徐晃等大军从正面来攻,关羽也不至于一败涂地,长江以南的荆州数郡仍然可保。关羽失荆州,在外部有孙权集团的叛盟与出卖。而在此时,关羽在前线接连的胜利使刘备集团的势力更为强大,但同时也威胁着曹、孙的利益。而曹操方面在军事上节节失败,准备迁都。关羽的胜利严重地威胁着曹操、孙权两家。于是曹孙两家有了共同愿望,都想与蜀国为敌,将关羽打败或消灭以夺取荆州。孙、刘的矛盾已是公开的秘密,这给了曹操集团可乘之机。
关羽在当时只有十万人马左右,而吴魏联合起来远远超过关羽的军队。曹操援军五十万,樊城曹仁的兵加上徐晃五万也得有十万兵马。吕蒙白衣渡江三万,后来韩当、周泰等七将依次而进,其余皆随孙权前往救应。可见孙权的兵马在当时可以说不下二十万。两国加起来就有八十万军马。这样以弱制强,再智勇双全的人也会失利。虽说关羽智勇双全,但吴魏两家也不乏出谋划策之人、能征惯战之将。
大家都知道,关羽与曹仁、庞德、徐晃这三名将领先后也都交过手,这三名将领也都不是泛泛之辈。而此时的关羽不仅要领兵镇守荆州,还要面对源源不断的敌方的援军,这对任何人都是一件很难的事。即使关羽再勇猛无比、再神通广大、再会打仗,同时对付这三大将统领的强大曹兵也是比较吃力的。但他成功地围樊城,水淹七军,擒于禁杀庞德,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关羽是个极会统兵的人。但是经过几场大仗后兵力已经有所耗损,而且对方又有援军,关羽的军队必然会出现兵力不足的情况。不仅如此,就在当时急着用兵之时传来吕蒙病倒、陆逊领兵的消息。身为大将的他当然会考虑把荆州守军调来支援前线,如果不从荆州调援军过来,北方樊城之战就会失败。一旦关羽被曹兵击败,曹军便可以挥军直下,扫平荆州,直指西蜀,情势会更加危险。因此看来关羽调兵北上是明智的,他失败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当时他手下没有可以镇守荆州的大将,身边也没有特别能够懂得运筹的贤良军师,当时所有的计谋都需要他自己来决定。既要出谋划策,又要统兵打仗,所有一切都在由自己一个人顶着。而对方则是良将谋士成群,北魏有徐晃之武、曹洪之勇、满庞之智,东吴有吕蒙统兵、陆逊出谋,魏吴兵力远远多于关羽。关羽不是神,即使他力敌万人也无法和如此多的强敌对抗啊!毕竟双拳难敌四手…
而后来很多人却认为关羽的失败在于调荆州之兵北上,使吴兵有机可乘。可从当时的情况来看,他不调兵北上,又怎么能顶得住曹兵?从这方面来说,调兵北上是很正确的军事策略。这一点与刘备和诸葛亮的骄傲、自负也有很大的关系。他们以为关羽守得住,所以西蜀援军迟迟未发,荆州这半壁江山给关羽一个人担负,关羽的责任和压力太大了,而兵力太少、无将可用,焉能不败?
第9章关羽之死给蜀国造成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