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疆域方面,嬴政于统一后派蒙恬北攻匈奴,解除了匈奴对秦朝北境的威胁。接着便在那里设置34县,移民开垦。为防御北方匈奴南侵,秦始皇将原秦、赵、燕三国已筑的北边长城连贯为一,作为帝国的北疆。长城西起陇西临洮(今甘肃山民县),东至辽东(今大同江附近),延绵万里,成为举世闻名的奇迹。
对“南越”居住的岭南广大地区,秦始皇也进行了征服和统一。五岭山高水险,交通不便,为了解决军粮运输,秦始皇在今广西兴安县北开凿了灵渠(又名兴安运河),灵渠沟通湘、漓二水,使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联系起来。统一岭南后,秦始皇设置南海、桂林、象郡,作为帝国南部边郡,并徙民戍守,与越杂居。北筑长城和南戍五岭两项大功告成,就大体上划定了秦朝东到辽东,西至陇西,北至阴山,南至南海的空前辽阔的帝国疆域。
破匈奴与修长城
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嬴政进行了第四次巡游,此行中,他对北方边境地区进行了一次巡视。
秦朝的北边乃是荒蛮之地,相当于现在的内蒙古草原地区。在此之前,嬴政从未涉足塞外风光,此时,他置身于茫茫草原,看着一望无际、无限向远方伸展的风景,他不但体悟到了那种“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粗犷意境,还产生了一种天地之大、人之渺小的感觉。
回想当年,中原数百年的干戈,无非是为争夺有限的空间。如今,他终于见识到了天地之大,那么,何不跳出狭小的空间而向外扩展呢?此念头仅仅是在他的头脑中一闪而过,并没有清晰起来。
一个人的到来,坚定了他争夺这片土地的决心。
这一天,嬴政的第四次巡游画上了句号,他的车队回到了咸阳宫。刚进宫,就传来了好消息:卢生回来了。
卢生是嬴政最信任的方士之一,在这次出巡之前,嬴政派他去寻找仙药。没想到,卢生这么快就回来了,此时的嬴政内心多少有点忐忑,难道卢生找到仙药了?嬴政马上命人宣卢生觐见。
卢生出身穷苦,为了能够混口饭吃,不得已走上了行骗的道路,哪知道,在政策的支持下,邪门歪道竟然能够登上大雅之堂。随着皇帝对他的信任日增,卢生凭着一张能言善辩的口舌,成了嬴政最为宠爱的方士。
卢生长时间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深知百姓之疾苦,为了给嬴政修筑宫殿和陵墓,秦国的官道上到处可见在士兵的吆喝下被逼行走他乡的奴隶和黔首,他们衣衫不整,饥寒交迫,难道这就是嬴政所谓的大秦盛世?
卢生自知仙药不可求,为了给嬴政找点正经事做,帮助天下的百姓脱离苦海,他决定转移嬴政的注意力,让他放弃国家的硬件建设。为此,他向嬴政献上了一本图录(图谶符命之书)。
嬴政翻开图录,只见上面赫然写着五个大字:亡秦者胡也。
秦始皇看到这句话,脸色骤变,他万万没想到卢生不但没有给他带来仙药,反而带来了“胡”将“亡秦”的消息。嬴政一直认为自己所创立的大秦帝国可以永享万世,但是卢生带来的这句话,却无异于给了坚信其王朝万世不变的嬴政当头一棒。
找不到仙药,以后还有机会;而国家是万万不能灭亡的。故而,仙药的有无已不是秦始皇最关注的事情,他迅速的意识到,这个“胡”一定是指匈奴。
在当时中原人的眼中,“胡人”并不是对某一民族的专指,而是对居住在蒙古高原、东北大平原的北方草原民族的统称。秦朝时,“胡人”的组成很复杂,有林胡、东胡、楼烦、月氏、匈奴等民族。他们分散而居,各有其领地。这些草原民族当时还都没有进入国家组织,在文化上远比中原的秦帝国落后。在战国时代,这些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时南侵,为了抵御他们的南侵,当时北方的燕、赵、秦三国一方面筑起长城,守卫边境,一方面与他们进行长期的战争,并且取得了胜利。如燕大破东胡,开地千里;赵大败奴匈,降服林胡、楼烦;秦灭义渠,等等。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时,中国北方基本没有边患。
秦帝国建立后,正是匈奴势力扩张之时,他们四处进攻,掠夺人口与财物,使得大秦帝国北方的边患压力比较大。而且,匈奴生息之处正是嬴政垂涎的河套地区,所以在他的大帝国计划中,匈奴便成了首先要打击的对象。
想至此,嬴政做出了决定:只有打破谶语,荡平匈奴,方可解除国家之危亡。
卢生的愿望终于实现了,然而,他马上会为他的举动后悔不迭,因为,嬴政兵发匈奴,是不会放弃国内的疯狂建设的,相反,老百姓从此将多了一份承担兵役的重负。结果卢生弄巧成拙,并由此引发了一场影响深远的战争。对此,我们不能责怪卢生,因为这绝不是卢生的错,只能说他太不了解嬴政了。
嬴政深知此次出兵不同往常,于是召开了御前会议,探讨此事。其实,说是探讨,也只是讨论如何进兵以及谁为主帅的事情,因为,此时的嬴政已经做出了势必灭胡的决定。
然而,当嬴政将自己的想法向百官吐露后,许多大臣仍吃了一惊,就连一向唯嬴政马首是瞻的李斯也唱起了反调:不同意出兵。
李斯的理由是:
匈奴来去不定,很难控制。如果轻兵深入,粮绝难以持久;如果举军齐进,携粮以行,势必行动迟缓,捕捉不到战机。再说,即使夺得匈奴土地,也无利可图;征服了匈奴的民众,也难以统治他们。这样,战胜之后,就必须把他们杀光,但是,此举有违大秦帝国的形象。
故而,李斯的结论是:
这场战争只能耗损国力,使匈奴拍手称快,实非长治久安之策。
李斯所以敢扫嬴政的兴,原因是:
于公:李斯此时是总理全国事务的丞相,他深知秦国在建国后短短几年中筑宫殿、修驰道、建坟墓、大移民、大巡游,这些已经让帝国筋疲力尽了,如果再发动大规模的对外战争,帝国将有支撑不住的危险。
于私:李斯清楚他的权力是谁给的,他的富贵是哪里来的。如果大秦帝国因此而倒下,李斯到哪吃饭去?
李斯的分析可谓入情入理,然而,此时的嬴政已非昔比,听完李斯的意见后,大为不悦,断然否认了李斯的建议。此时的嬴政目光如刀光,富于杀伤力,一言九鼎;他的想法和说法,成了王法和国法,即刻成为百姓愿不愿都得从命的做法。
更何况,有大将军蒙恬的支持,兵发匈奴马上就成了铁板钉钉的事。
蒙恬在秦国是个非同凡响的人物。他的爷爷是秦昭王到嬴政即位之初的名将蒙骜,屡立战功,名满天下。他的父亲蒙武是灭楚战役的主将,又参加过平定东越的战役,在当时也是响当当的人物。蒙恬继承祖业,得为秦将,曾在灭齐战役中立过大功。蒙氏三代为将,在秦国后期的政治舞台上呼风唤雨,无人能及。
蒙恬本人不仅懂军事,而且精通法律,喜欢文学,所以很受秦始皇的赏识。蒙恬的弟弟蒙毅,更是秦始皇的亲信,位至上卿,乃是嬴政面前的红人。兄弟两人,蒙恬主外,蒙毅主内,是当时政坛上升起的两颗耀眼的新星。
嬴政立刻任命大将蒙恬为统帅,率大军30万,北伐匈奴。
匈奴人以好战而闻名。他们在少年时就能骑马放羊,弯弓射杀飞鸟;稍微长大后,就能射杀小型野兽,并以此作为食物。年青人全是射箭好手,也全是能打仗的战士。
匈奴人的风俗:平时大家搞畜牧业,把打猎当成重要的副业;战时,人人参战,进攻别人,这是他们生就的本性。
秦军虽然号称“虎狼之师”,但那是与群雄逐鹿于中原之时,中原地区土地平阔,气候宜人,交通畅达,故能战无不胜。如今,秦军所到之处却是迢迢千里之外的苦寒之地。这里荒无人烟,大漠横亘,气候恶劣,兼之无路可寻,辎重难继。
最为致命的是:蒙恬带领的30万大军是步兵,而匈奴则是清一色的骑兵。在冷兵器时代,与步兵相比,骑兵具备先天的优势:骑兵来去如风,机动能力强。故而,这将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争。
这些情况对于出身军人世家的蒙恬来说,当然非常清楚。作为一名身经百战的将军,蒙恬熟知匈奴的生存和进攻方式,知道击溃匈奴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蒙氏家族的荣耀和光环能否在他的头上继续生辉,就看蒙恬接下来如何演绎。
来到塞外后,蒙恬命令部队不得擅自出战,而是维修长城。莫非蒙恬要对匈奴来个长期驻守?
蒙恬自有自己的打算:对付匈奴这种骑兵部队,唯一的办法就是围而歼之,难点是怎样将其围在一处。蒙恬对解决这一难题并没有什么好办法,他只能借用当年李牧攻打匈奴的老套路:先把散居的农民迁回境内,不给匈奴掠夺粮食和牲畜的机会,待匈奴因得不到生活必需品的补给,势必聚而打攻坚战,到时候秦军再伏击而出,给匈奴以毁灭性的打击。
那么,这与修长城有什么关系呢?
只有将长城打造成一道坚不可破的防线,才能将匈奴选择进攻的余地缩小到一定范围内;长城上烽火台是可不是摆设,它在战争中起到了重要的预警作用,可以随时把敌人的软肋暴露在秦军的利刃之下。
几个月后,长城已经坚不可破,就等着匈奴的大规模进攻了。
秦始皇三十二年冬(公元前215年),草原上百草枯黄,天寒地冻,许多游牧民族兄弟已经吃不上吃不上饭了,填饱肚子的唯一方式就是抢劫。于是,匈奴在其首领头曼的带领下,向长城发动了进攻。
蒙恬对此早就预先设好了埋伏,专等着匈奴兵的到来。很快匈奴骑兵就中了秦军埋伏,只得四下逃命,蒙恬率军一直将匈奴追到了黄河以北。
此战匈奴吃了大亏,他们不但空手而归,还留下了几百具尸体。捷报传到咸阳,嬴政异常高兴,立刻命令蒙恬军在原地过冬,准备第二年春季向匈奴发动总攻。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初春,在熬过了艰苦的冬天后,蒙恬决定改变战术,将大军拉到了关外草原上,要与匈奴激情对决。
草原是匈奴的地盘,匈奴不但熟悉这里的地形地貌,而且草原作战可以充分发挥骑兵的优势。而秦军远离关内,粮草运输远途劳顿,这就要求秦军必须速战速决,而这正是步兵难以做到的,蒙恬采用此种作战方式不是自取灭亡吗?
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能,蒙恬这样做自然有胜算的把握。原来,蒙恬在边塞过冬的时候一直没闲着,他和部下研制出了秘密武器,并且经过精心的实战演习,如今,他要在匈奴人身上做个试验。
那么,蒙恬研制的秘密武器是什么?以此能否打败匈奴人呢?我们还是到战场上去看一看。
第42章南征北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