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四书五经>第58章

第58章

法国汉学家儒莲(StanislasJulien,17961873)曾参考满文本译过《孟子》。法国传教士韩国英(PierreMarti
Cibot,1727—1780)翻译过《大学》、《中庸》等书。其后传教士顾赛芬Smphin
Couvreur,1835—1919)于1895年出版了他的《四书》法译本。
德国汉学家卫礼贤(Richard
Wilhelm,1871—1930)在译出《论语》之后,又译出《孟子》(1916年)、《大学》(1920年)、《中庸》等。德国剧作家、诗人布莱希特对儒家所提倡的道德虽然持怀疑态度,但却十分推崇孔子的品行,认为这种品行“容易从外表上去模仿,模仿之后将有益处。”他曾打算写一出关于孔子生平的剧作,可惜后来只草拟了一个提纲。他从1933年起流亡国外,直到1948年方能回故土。伴随他度过这流浪的艰难岁月的有孔子画像一幅。在流离转徙中,画象严重破损,他不忍丢弃,请人修复,一直保存至逝世。
1839年罗马尼亚的《心思与文报》刊载孔子名言选译,这是见于记载的最早的先秦散文的罗译。
1861年,英国汉学家、伦敦会传教士理雅各(JamesLegge,18141897)所译的《四书》依次在香港出版了第1卷、第2卷,称为《中国经典》(The
Chinese
Classics)。当时,助译人员有其他教士如谌约翰、麦高温、史超活、合信、谢扶利及华人黄胜等。英国汉学家翟林奈(L.Giles,1875—1958)和亚瑟?韦利(Arthur
Waley,18891966)也都译过《论语》,在伦敦出版。英国传教士:译介“四书”的还有马歇曼、马礼逊和柯大卫。马歇曼(Joshua
Marshman,1768—1837)1799年赴加尔各答传教。1805年在一位出生于澳门的亚美尼亚人的指导下学习中文,到1809便翻译出《论语》。马礼逊(Robet
Morrison)在伦敦时结识了一个名叫杨三德的中国青年,从之学习中文,因而在1812年翻译出《大学》。柯大卫(David
CoUi)曾随马礼逊学习中文,后任教于英华书院,又是该院的第三任院长。在他去世那年,即)828—年出版了他的《四书译注》。
中国儒家经典《四书》译本,传到美国较晚。到18世纪末或19世纪初,才有六七种文本,包括两种法文译本,一种拉丁文译本,乔舒亚二马舍曼和大卫?科里的英译本和汉学家詹姆斯?莱吉的英译本。还有一位无名氏编的《凤凰:古代奇文拾遗集》,以“中国哲学家孔子遗训”为首章,于1835年问世。美国超验主义代表人物爱默生(Ralph
WaldoEmerson,1803—1882)和梭罗(David
Thoreau,18171862)一度对这类经书译本爱不释手。他们发现孔子所谈,有些方面同他们的人生观相当吻合。爱默生认为,人和自然存在着一种精神上的对应关系,因此儒家的天人合一和道德天性对他颇有启迪。他把儒家的“天性”升腾到“超灵”的高度。《论语?子罕》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他读后便把这隐喻化用在《超灵》的论着中,说:“人是一条不明源流的溪水。人生的存在总是从人们一无所知的地方降落在人生之中……每当我观看那条我看不见源流的河水时,……我发现我只是这条天水的惊诧的旁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