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时病论>第4章

第4章

以上五证,总在乎夏至之先,诚与《内经》先夏至日为病温,皆不枘凿矣。
拟用诸法属性:辛温解表法∶治春温初起,风寒寒疫,及阴暑秋凉等证。
防风(一钱五分)桔梗(一钱五分)杏仁(一钱五分,去皮尖,研)广陈皮(一钱)淡豆豉(三钱)加葱白五寸煎。
是法也,以防风、桔梗,祛其在表之寒邪;杏子、陈皮,开其上中之气分;淡豉、葱白,即葱豉汤,乃《肘后》之良方,用代麻黄,通治寒伤于表。表邪得解,即有伏气,亦冀其随解耳。
凉解里热法∶治温热内炽,外无风寒,及暑温冬温之证。
鲜芦根(五钱)大豆卷(三钱)天花粉(二钱)生石膏(四钱)生甘草(六分)新汲水煎服。
温热之邪,初入于胃者,宜此法也。盖胃为阳土,得凉则安。故以芦根为君,其味甘,其性凉,其中空,不但能去胃中之热,抑且能透肌表之邪,诚凉而不滞之妙品,大胜寻常寒药;佐豆卷之甘平,花粉之甘凉,并能清胃除热;更佐石膏,凉而不苦,甘草泻而能和,景岳名为玉泉饮,以其治阳明胃热有功。
凡寒凉之药,每多败胃,惟此法则不然。
清热解毒法∶治温毒深入阳明,劫伤津液,舌绛齿燥。
西洋参(三钱)大麦冬(三钱,去心)细生地(三钱)元参(一钱五分)金银花(二钱)连翘(二钱,去心)加绿豆三钱,煎服。
此法治温热成毒,毒即火邪也。温热既化为火,火未有不伤津液者,故用银、翘、绿豆,以清其火而解其毒;洋参、麦冬,以保其津;元参、细地,以保其液也。
却热息风法∶治温热不解,劫液动风,手足螈。
大麦冬(五钱,去心)细生地(四钱)甘菊花(一钱)羚羊角(二钱)钩藤钩(五钱)先将羚羊角煎一炷香,再入诸药煎。
凡温热之病,动肝风者,惟此法最宜。首用麦冬、细地,清其热以滋津液;菊花、羚角,定其风而宁抽搐;佐钩藤者,取其舒筋之用也。
祛热宣窍法∶治温热、湿温、冬温之邪,窜入心包,神昏语,或不语,舌苔焦黑,或笑或痉。
连翘(三钱,去心)犀角(一钱)川贝母(三钱,去心)鲜石菖蒲(一钱)加牛黄至宝丹一颗,去蜡壳化冲。
是法治邪入心包之证也。连翘苦寒,苦入心,寒胜热,故泻心经之火邪;经曰∶“火淫于内,治以咸寒,”故兼犀角咸寒之品,亦能泻心经之火邪;凡邪入心包者,非特一火,且有痰随火升,蒙其清窍,故用贝母清心化痰,菖蒲入心开窍∶更用牛黄至宝之大力,以期救急扶危于俄顷耳。
辛凉解表法∶治风温初起,风热新感,冬温袭肺咳嗽。
薄荷(一钱五分)蝉蜕(一钱,去足翅)前胡(一钱五分)淡豆豉(四钱)栝蒌壳(二钱)牛蒡子(一钱五分)煎服。如有口渴,再加花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