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口脉微。尺脉紧。其人虚损多汗。知阴常在。絶不见阳也。
寸口诸微亡阳。诸濡亡血。诸弱发热。诸紧为寒。诸乘寒者。则为厥。郁冒不仁。以胃无谷气。脾濇不通。口急不能言。战而栗也。
问曰。濡弱何以反适十一头。
师曰。五藏六府相乘故令十一。
问曰。何以知乘府。何以知乘藏。
师曰。诸阳浮数。为乘府。诸阴迟濇。为乘藏也。
四时八节。二十四气。七十二侯。决病法。
立春正月节斗指艮。雨水正月中指寅。
惊蛰二月节指甲。春分二月中指卯。
清明三月节指乙。谷雨三月中指辰。
立夏四月节指巽。小满四月中指巳。
芒种五月节指丙。夏至五月中指午。
小暑六月节指丁。大暑六月中指未。
立秋七月节指坤。处暑七月中指申。
白露八月节指庚。秋分八月中指酉。
寒露九月节指辛。霜降九月中指戌。
立冬十月节指干。小雪十月中指亥。
大雪十一月节指壬。冬至十一月中指子。
小寒十二月节指癸。大寒十二月中指丑。
阴阳大论云。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冰列。此则四时正气之序也。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
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病者。皆由冬时触寒所致。非时行之气也。
凡时行者。春时应暖。而反大寒。夏时应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歳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
夫欲候知四时正气为病。及时行疫气之法。皆当按斗暦占之。九月霜降节后。宜渐寒。向冬大寒。至正月雨水节后。宜解也。所以谓之雨水者。以冰雪解而为雨水故也。至惊蛰二月节后。气渐和暖。向夏大热。至秋便凉。
从霜降以后。至春分以前。凡有触冒霜露。体中寒即病者。谓之伤寒也。九月十月。寒气尚微。为病则轻。十一月十二月。寒冽已严。为病则重。正月二月。寒渐将解。为病亦轻。此以冬时不调。适有伤寒之人。即为病也。其冬有非节之暖者。名为冬温。冬温之毒。与伤寒大异。冬温复有先后。更相重沓。亦有轻重。为治不同。证如后章。
从立春节后。其中无暴大寒。又不冰雪。而有人壮热为病者。此属春时阳气。发于冬时伏寒。变为温病。
从春分以后。至秋分节前。天有暴寒者。皆为时行寒疫也。三月四月。或有暴寒。其时阳气尚弱。为寒所折。病热犹轻。五月六月。阳气已盛。为寒所折。病热则重。七月八月。阳气已衰。为寒所折。病热亦微。其病与温及暑病相似。但治有殊耳。
第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