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二合半。洗。大黄二两。牡蛎一两半。熬。大枣六枚。擘。
右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内大黄。切如碁子。更煮一两沸。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柴胡汤。今加龙骨等。
伤寒。腹满讝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五十八。
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大渇欲飮水。其腹必满。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横。刺期门。五十九。
太阳病二日反躁。凡熨其背。而大汗出。大热入胃。胃中水竭。躁烦必发讝语。十余日振栗自下利者。此为欲解也。故其汗从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呕欲矢溲。足下恶风。大便鞕。小便当数。而反不数。及不多。大便已。头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热。谷气下流故也。
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阴阳倶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讝语。甚者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
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方六十。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牡蛎五两。熬。蜀漆三两。洗去腥。
龙骨四两。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
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渇。被火必讝语。弱者发热脉浮。解之当汗出愈。
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经不解。必清血。名为火邪。
脉浮热甚。而反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动。必咽燥吐血。
微数之脉。愼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无从出。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欲自解者。必当先烦。烦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脉浮故知汗出解。
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方六十一。
桂枝加桂汤方。
桂枝五两。去皮。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桂满五两。所以加桂者。以能泄奔豚气也。
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方六十二。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
桂枝一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牡蛎二两。熬。
龙骨二两。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
日三服。
太阳伤寒者。加温针必惊也。
第2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