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去声],其争也君子。”(揖逊而升者,大射之礼,耦进三揖而后升堂也。下而饮,谓射毕揖降,以俟众耦皆降,胜者乃揖不胜者升,取觯立饮也。)
争者,血气之事。清明无我,自然无争。射有胜有负,疑不免矣,而揖逊升降,乃如许是其争也,所以为君子也。然则君子,果何所争乎?
子夏问曰:“‘巧笑倩[七练切]兮,美目盼[普苋切]兮,素以为绚[呼县切]兮。’何谓也?”子曰:“绘[胡对切]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所问三句,先儒谓逸诗今卫硕人篇有上二句。倩,口辅之美也。盼,白黑分明也。绚,采色画之饰也。绘事,绘画之事也。后素,后于素也。)
忠信之人,可以学礼,有质而后有文也。子夏一闻“绘事后素”之语而遽答之以“礼后”,可谓善触类者矣。故曰:起予。起予者,强人意之。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杞,夏之后。宋,商之后。征,证也。文,典籍也。献,贤也。)
夫子能言二代之礼,复以文献不足为憾。然则所能言者,岂直文物制度之谓哉。
子曰:“禘[大计切]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禘,王者之大祭也。王者既立始祖之庙,又推始祖所自出之帝,而以始祖配。成王赐鲁重祭。故禘于周公之庙,以文王为所出之帝,而周公配之。灌者,方祭之始用郁鬯灌地以降神也。)
灌以降神,祭之始皆然也。既灌而往,吾不欲观,则禘无一之足观也,明矣。“不欲观”三字,有忠厚不忍之意。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之于天下,犹言达之天下也。示,视也。示诸斯,即指其掌而言,盖谓甚易晓也。)
答禘之问,既曰不知,所谓之于天下与所以示诸斯者,又何以然也?明得此义,则上下有辨,大分昭昭而三纲五常正矣。故中庸又曰:明乎禘尝之礼,治国其如指诸掌乎。谓不知者,不敢显言国恶也。学者当就指掌处领会。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去声]祭,如不祭。”(祭,祭先祖也。祭神,祭外神也。)
人且死,形质既无有矣。所谓鬼神者,何物哉?知所以为鬼神,则知人之所以为人,如在之旨,可以默喻。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王孙贾,卫大夫。媚,悦之也。室西南隅为奥,尊上之所居,喻君。灶者,老妇之祭,虽卑而饮食萃焉。贾自喻讽夫子,使媚已也。)
王孙贾但知事于用卫,而不知夫子所事者天。欲以区区媚灶讽之,可怜矣哉!无所祷之言,不特窒幸者之门,足以破万世弄权之胆。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于六切]乎文哉!吾从周。”(监,视也。二代,夏商也。郁郁,文盛貌。)
春秋之未,诸夏无君。鲁号秉周礼而且僭乱,不可言矣,何况其它。夫子所以感念先王之旧,发“从周”之叹欤?
子入大[音泰]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侧留切]人之子知礼乎?入大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大庙,鲁周公庙。鄹,鲁邑名也。孔子父叔梁纥尝为其邑大夫。)
讲之于平时,问之于临事,敬而无失,所谓礼也。动容周旋,皆盛德之至。岂以一物不知为耻者哉。谓鄹人之子,必是初年入大庙之始。
子曰:“射不主皮,为[去声]力不同科,古之道也。”(皮,革也。布侯而栖,革于其中以为的,所谓鹄也。科,等也)
射贵于中耳。古之道乃不主皮,其所主者何事?
子贡欲去[起吕切]告[古笃切]朔之饩[许气切]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古者天子,常以季冬,颁来岁十二月之朔于诸侯,诸侯受而藏之祖庙。月朔,则以特羊告庙,请而行之。鲁自文公始,不视朔而犹供羊。饩,生牲也。)
第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