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日本访书志>第17章

第17章

《一切经音义》二十五卷日本古钞本
此本原为日本浪速井上氏所藏,纳之博物馆中者,为蝴蝶装,两面书之,字体殊古雅。每半叶十二行,首题一切经音义目录,下旁注第一、第二,又下题沙门玄应撰.第二行题第一卷,以下为第一卷子目。目录后提行,高二格题摩竭题.注双行。卷末题愿以此功德过去二亲等出离三有海,共生安乐国。大治叁年戊申五月十八日敬奉书写毕.按大治叁年为宋高宗建炎二年,然望其界格体式,当是从唐卷子本出。故标玄应不题唐字也。此本非唯胜宋、元本,当亦高丽本所不及。余于癸未嘉平月十四日因旧局长町田久成始得见之,意欲影钞之,以归期迫不及待而罢,仅摹首叶款式入之《留真谱》中,然耿耿于心,未能释也。书以告后之渡海者,其勿忽诸。
《一切经音义》二十五卷宋椠本
释元应《一切经音义》二十五卷。自《开元释教录》以下,至明《北藏》,皆同,《南藏》始分第三、第四、第五三卷为四卷,遂为二十六卷,而讹谬宏多。嘉庆间武进庄氏以《北藏》本校刊行世,臧氏言从咸宁大兴寺得善本,不言何本。今据其本校之,实《北藏》本也。近日杭州曹籀复重刊之。曹氏言汉阳叶氏有影宋本,为某所乾没,竟不出,曹氏至拟之雷击,而不知《宋藏》原本犹在天壤间。此本为宋理宗嘉熙三年安吉州资福寺刊,自阶字号起,至弁字号止,为摺叠装,每叶十二行,行十七字。首题众经音义序,下标阶字,以下略与《高丽本》同。惟元应上有大慈恩寺四字。所释经文大字顶格,音义俱双行,自第八卷至第十四卷,则惟标目顶格,经文则低一格,此或以别本补之,然字体板式皆同。十五卷以下仍同前七卷之式。今以校明《藏》本,非唯异于《南藏》,并与《北藏》大异。如开卷序文谅在前模,与高丽本、元本合;明南、北《藏》本模误作后.上文求其本据,庄刻本误据为模,此庄本之独误也斯则得于要约,元、明并误斯为期.第一卷《华严经》踰摩下,无新译音义以下三十五字;毗岚下或作毗蓝,婆风或作鞞岚婆或云吠蓝婆.《大集日藏分经》屏中下,圊圂,屏厕也,上有广椎二字。第二卷《涅般经》震动下,经文有从手,作振,掉也,亦动也,无发也掉三字;矛槊下,无或作〈釒册〉,俗字也六字;规欲下,谓以法也,法下有取之二字;按无此二字不可通。金錍下无宾弥以下十四字,而有按荀揩《诰幼文》,字宜作篦,音方美反十四字;惟鹦鹉下与婆嘻注文共连为一条,与高丽本同误。以下增删处不胜纪。余得此本后,即属高根虎以明《南藏》本校之,异同不下数千事。别详《札记》。忆余初至日本,与森立之遇,谈及日本古钞本注多虚字,以阮文达《十三经校刊记》之说以为日本人所为。森立之变色言曰:此在《经典释文》已言之,君不省之乎?余曰:《释文》言多虚字,为注脚'某也'、'某某也'之类。非如'也'下安'之','哉'下续'矣'之类也。且自有刻本以后,此弊已全除之矣。立之随即入内,取此宋板《音义》出,指数处也之、哉也等处,并有也也叠刊者。因谓此非宋刻本乎?余乃歉然。厥后悟得钞书者欲注文两行整齐,不及细核字数排匀,故随意以虚字填入,互详前经部中。
《篆隶万象名义》三十卷旧钞本
日本东大寺沙门大僧都空海撰。空海入唐求法,兼善词翰,归后遂为日本闻人之冠。今世彼国所传假字,即空海所创造也。此书盖据顾野王《玉篇》为本,而以一篆、一隶配之。隶即今之真书。其注文则如《大广益本玉篇》,但举训诂,不载所引经典。唯所载篆书,每部中或有或无,当是钞胥省之。又自卷首至《面部》分析为十二卷,而总目则仍顾氏原卷,此不可解。今古钞原卷子本尚在高山寺,余曾于纸币局见之,原卷虽古,亦非空海亲笔。此又狩谷掖斋所藏,其签题尚是掖斋亲笔。据跋,则源弘贤不忍文库中物也。按野王《玉篇》一乱于孙强,再乱于陈彭年,其原本遂不可寻。今得古钞卷子本五卷,刻入《古逸丛书》中,可以窥见顾氏真面目,然亦只存十之一、二。今以此书与五残卷校,则每部所隶之字,一一相合,绝无增损凌乱之弊;且全部无一残阙,余以为其可宝当出《玉篇》五残卷之上。盖《广益》本虽删顾氏所引经典原文,而经典义训大抵尚存。唯顾氏上承《说文》,其所增入之字皆有根据,而其隶字次第,亦多与《说文》相合;其有不合者,正足与今本《说文》互相证验,则此中之原流升降,有关于小学者匪浅。况空海所存义训,较《广益》本亦为稍详,顾氏原书于常用之字,往往列四五义,《广益》本概存二、三义而已。若据此书校刻饷世,非唯出《广益玉篇》上,直当一部顾氏原本《玉篇》可矣。唯钞此书者草率之极,夺误满纸,此则不能不有待深于小学者理董焉。
弘贤尝读弘法大师作书目录,有《篆隶万象名义》卅卷,而不知其存亡。余固勤于小学,求之有年于兹矣。享和元年冬,稻山、秋月二公,以写本见寄,云:原本藏山城国高山寺,其部首始'一'终'亥',一依《说文》、《玉篇》,至于音训与二书互有出入,不知当时据何书。数十年闻其名而不得见者,一旦获之,吾不忍文库之荣莫加焉,什袭以藏。源弘贤踊跃欢喜识。按弘贤谓与《玉篇》有出入者,盖据所见《广益》本而言。
《新撰字镜》十二卷影古钞本
日本僧昌住撰。原序中不出昌住之名,然日本别有删削注文之本,及《群书一览》皆题为昌住撰,当别有着录之书可据。序称昌泰中撰成此书,实中土唐昭宗光化元年也。其书自《天部》至《连部》凡一百六十部,共二万九百四十馀字。分部不依《说文》、《玉篇》次第,而亦各以类从。其有偏旁上、下、左、右之不同者,亦为分之,如《火部》居左者为第八,居下者为第九。《人部》居上者为第十,居左者为第十一。盖特以便寻检,无他义例也。其注收罗义训,最为广博。据其自序,大抵本释玄应《一切经音义》及《玉篇》、《切韵》为主,而又旁采诸字书以增益之。其有东倭义训,亦间为附入。今为勘之,其正、俗等字有出于《集韵》、《龙龛手鉴》之外者。所列古文,亦有出于《说文》、《玉篇》之外者。盖昌住当日本右文之时,多见古小学书,观《见在书目》可证。不第《玉篇》、《切韵》皆顾、陆原本也。余初从书肆得影钞本五卷,一、四、五、六、七。惊喜无似,惜其不全,偏访诸藏书家,亦绝无传钞本,询之森立之,乃知原本在博物馆中,因局长町田久成使钞胥就其馆影写之。町田云:第二、第四两册,原为铃鹿氏所藏,馀十册为浪速井上氏所藏,两家皆欲合并为全书,而皆不肯割。町田为局长时,劝两家均纳博物馆,于是始为全书,每卷有法隆寺印,盖此寺为日本古时名刹,多藏古书。余所得古钞本多有此印。首卷末有天治元年甲辰五月下旬书写之毕题记,当宋宣和六年。馀卷或有或无。又云:法隆寺一切经书写之次,为字决诸人各一卷。书写之中,此卷是五师静因之分,以〈月象〉笔所写了。盖十二卷为十二人所书。余尝赴博物馆亲见原书,用单纸,坚滑异常,两面书写。日本古写佛经多两面书写。笔法各自奇古,惜钞者尚未能似之,乃别摹第一册第一叶,以存原书真面目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