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人生幸福论(下)>第22章
这里明确地把人类的健康与生理健康、心理的健康以及社会的因素联系起来。
大家知道,人的生理健康,即身体健康,是指身体的各个器官发育良好,各个系统部位处于良性工作状态,整个生理机能运行正常。人们一般称此人没灾没病,体质健壮,身体健康。这种生理健康常常可以用生理指标来表示和衡量。而人的心理健康即精神健康,是一种心理活动。心理健康的人,对外界的反映适度,对生活充满信心。
所谓人的健康,不但包括身体健壮,器质没有疾病,而且还要有心理即精神上的健康以及对社会环境的良好适应。
科学的健康观认为,健康所包含的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内容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
生理方面和心理方面相互依存,215第六章
幸福与健康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例如,健康的心理可以促使生理上的疾病痊愈,转化为身体健康;相反,不良的心理状态,又会影响生理的健康。人们常会看到一个身患疾病但乐观向上的人比悲观失望,失去生活信心的人,其生理上的疾患要好得快,就是这个道理。
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共同构成健康的思想,古已有之。
我国南朝学者范缜在《神乐论》一文中提出的形神合一的着名论点中就包含了这一思想。他说: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显然,形神关系即生理与心理之间的关系。这里,他讲了一个道理,生命的精神与肉体的关系浑然一体。一旦生命诞生,精神与肉体便完全融合起来,离开肉体就没有精神,反之,离开精神则肉体也不复存在。
可见,精神和形体互相依赖。
有肉体的地方就有精神,有精神的地方,也一定有肉体。形神关系犹如刃与利的关系,“舍利无刃,舍刃无利。”但两者又有区别:“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
,形体是精神的实体,物质承担者;而精神则是形体的作用和属性。
先哲们的遗训无疑是正确的,但是,由于历史的限制,科学知识的局限,他们对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的错综复杂的关系还缺乏系统而精细的研究,而只能直观和粗糙的加以论述。
随着历史的变迁,自然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19世纪后半期,细菌生物学说、解剖生理学说逐渐发展;人们对人自身各种器官以及细胞的研究也逐渐深入,从而使医治各部位疾病的特殊方法诞生了,这是科学史上的一大进步。人们在此基础上,还发现人的健康和疾病不仅与人周围的物质第三编
幸福与人生315因素有关,而且与人周围的社会因素有关。因为人是高级的动物,人是社会的成员,故而,在研究人的健康与疾病时,对各种物质因素、社会因素、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都应加以通盘考虑。
于是,一个新的交叉学科心理生理医学适时诞生了。
心理生理医学属于边缘科学,但也研究人体疾病的起因与防治。当然,它注意的是心理因素与生理因素互相作用,而不是偏重于某一方面的因素。而且,该学科在研究和防治各种疾病时,不仅要考虑导致疾病的物质因素,还要重视社会的因素。
总之,现代科学的发展,越来越使人们认识到要幸福,健康至关重要。而健康或预防疾病,一方面要从身体上锻炼自己,另一方面也要从心理上锻炼自己,以适应周围环境,作好工作,实现其人生价值。
健康延寿长因为人类具有理性,人的本质在于它的社会性,所以,人类能够分析事物,认识宇宙,能动地作用于万事万物,一言以蔽之,人能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其中包含有人能正确看待和研究自身。
人们在认识和实践中发现,人类自身的许多问题,包括人的健康问题,都和人的理性发展,人类的思考和研究社会的广度和深度具有密切关系。原始社会里,人们对健康的理解是模糊的。
文明社会以后,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开始清楚,但相当多的人停留在人生目的是为了健康而追求和忙碌的地步。进入近代社会后,人们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上,明确了健康固然重要,然而健康并不是人生的目的;人们降生到世界415第六章
幸福与健康上来,有着更神圣的历史使命,这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类特有的能力,去劳动,去创造,改造自然和社会,把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推向更高的水平。总之,人生目的不断升华,这是人类理性发展的结果,是人类正确认识人自身本质所得出的科学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