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去年在马里安巴>第54章
野间宏认为,要写出一个人的真实面貌,需要从生理、心理和社会三方面来观察,从精神、肉体、社会三者结合的角度写人的成长状态,这即是他所倡导的“综合小说论”。《阴暗的图画》、《脸上的红月亮》和《崩溃感觉》中已经开始运用这一创作方法,在《青年之环》中则已成为创作的基本原则。作品开头,大道阳子在舞场翩翩起舞,她的肉体与动作之美是从恋人矢花正行眼中流露出来的,矢花由恋人的形体引发生理和心理反映,传达出他微妙的情感世界。在市政府办公室,他又须扮演社会角色。他感到政治热情为时势所阻,情感追求为家庭所羁绊,惟有昔日的恋人阳子能给他慰藉,而他对阳子的恋情又笼罩着政治迫害和战争的阴影。作者正是在多种因素的交织之下写人,同时也写了那个独特的时代。
大冈升平(1909~)以自己在菲律宾被俘的经历写成《俘虏记》(1948),以敏锐的感觉和冷静的观察写人面临死亡的心理活动,并进行深刻的自我解剖。他的《野火》则运用“狂人日记”的手法记录离开战场的士兵对生命的留恋和饿极而食人肉的经历,涉及战争中的伦理道德问题。
三岛由纪夫(1925~1970)是战后派最年轻的作家,又是轰动一时的右翼政治家,他信奉天皇制,主张恢复贵族社会的旧秩序,发扬武士道精神,艺术上则继承“日本浪漫派”的传统,追求一种颓废的美。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假面的告白》、《爱的渴望》、《禁色》(1953)、《金阁寺》和四部曲长篇巨着《丰饶之海》包括《春雪》、《奔马》、《晓寺》和《天人五衰》。他也是一位剧作家,剧作有《火宅》(1948)、《鹿鸣馆》(1956)、《十月菊》(1961)和《沙德侯爵夫人》(1966)等多种。
三岛的作品大都写青年男女的苦闷,浪漫的爱情,或者从个人中心主义出发,宣扬肉体的魅力,放纵颓废的生活方式和悲观厌世的生活态度,有些则集中写人的变态心理。他声称自己“嗜血成性,非常渴望看到血”,“真想杀人”。松原新一曾指出:“没有比恶与死与血以及包含这一切的某种危①险物更能吸引三岛由纪夫的心了。”50年代以前的作品以唯美为主要特色,60年代以后则更多地是对武士道精神的求索,1960年问世的《忧国》,写一位军官在忠义不能两全的情况下,与妻子双双剖腹自杀。作者以不小的篇幅描写夫妻俩临死前疯狂的性行为,以肉体的极度快乐来反衬精神的极度痛苦,表现“为大义而死”的悲壮美。三岛认为死不可避免,为天皇而死是最高的美,而“美之所以为美”,就是因为它灭亡,因此他不遗余力地赞美死,并为自己充当这种“美的特攻队”而自豪。三岛曾亲自将《忧国》改编为电影,并自导自演。1970年11月他在煽动自卫队政变未遂后剖腹自杀,以生命完成了他对死亡的最高礼赞。
在《丰饶之海》四部曲中,《春雪》的声誉最高。美国的日本文学专家称其写作技巧“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至高领域”,川端康成把《春雪》誉为现代的《源氏物语》。其中的青年男女在爱情中追求“冒渎的快乐”,以犯禁为优雅,最后一个病死,一个出家,表现人生无意义的主题。
战后派文学大部分与现实有密切联系,三岛的作品则是在完全虚构的领域里张扬唯美主义,他的作品是日本浪漫派精神、贵族情趣和对王朝文化的憧憬的结合体。
在年青的战后派作家中,安部公房(1924~)也是独具特色的一个。他与三岛由纪夫同时毕业于东京大学医学部,后来在花田清辉影响下致力于“前卫艺术”。他的《红蚕》(1950)、《墙壁—S·卡尔玛先生的犯罪》(1951)、《诺亚方舟》(1952)、《石眼》(1960)及《砂女》(1962)等小说都有明显的存在主义印迹,《墙壁》的主人公卡尔玛早晨醒来发现自己忘记了自己的名字,被围在墙壁中,小说以超现实的情境展示当代人的不安与恐惧。
在第一次、第二次战后派之后,又一批年青人登上文坛,以其新的姿态确立了自己的地位,被称为“第三新人”。主要的代表作家是安冈章太郎、①松原新一等:《战后日本文学史·年表》中译本,第144页。
吉行谆之介、小岛信夫、远藤周作、庄野润三、阿川弘之、岛尾敏雄、三浦朱门和曾野绫子等。
第三新人的名称是按战后派的两批人排下来的,但他们对战后派与其说是承袭,不如说是反拨。战后派都是在战前就开始创作的,战后的创作充满强烈的批判精神,第三新人则是战后开始创作,他们反对让文学承担社会政治使命,多以市民阶层日常生活中的烦恼与纠葛、家庭的悲欢离合为题材,文风温婉细腻,对私小说借鉴很多。
安冈章太郎(1920~)战争期间曾在中国东北服役,因病中途回国,战后做工、求学,仍是常年患病,精神很忧郁。他的人物不是劣等生就是残废者和小市民,生活总是充满屈辱与不幸。《玻璃鞋》(1953)中的店铺的小伙计爱上女佣,最终却徒劳一场。《当铺的老板娘》(1960)写一对被歧视、被排挤的男女夭折的恋情,气氛感伤而压抑。《海边景象》(1969)写的是一个穷苦人家的生活境况,母亲患精神病,“我”整天守护在身边,每天望着夕阳残照,黯然伤神。
他的作品还有《阴郁的愉快》(1953)、《遁逃》(1956)、《帷幕下》
(1967)和《月亮在东方》(1970)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