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字宗山,鸡泽举人。父太白,明末官陕西副使;忤杨嗣昌,坐法死狱中。宗山上疏,为文乞骸骨。比归,而京师陷;遂入西山,与其弟渊谋举义。事泄,渊被害;宗山匿凫盟家,得免。
顺治初,吏部按旧籍,除知睢宁县。甫之任;凫盟劝之归;慨然曰:’吾岂肯以一官易吾友哉‘!遂投劾归。与凫盟晨夕唱和,相乐也。其能诗,自魏、晋以下屏不观;尤不喜律诗。所作惟古人体,莽莽然肖其为人。
——见原书卷四十七(遗逸)页一下。
李世熊
先生姓李,胜国诸生也;福建宁化人。名世熊,字元仲,自号寒支子。少豪宕不羁,自经、史、子、集及秦、汉、唐、宋、近代百家无所不览。独好韩非、屈原、韩愈之书,故其为文沈深峭刻、奥博离奇,如悲如愤、如哭如笑;虽非盛世和平之音,盖自称其所遇也。当天启、崇祯间,金瓯未缺,若预知有甲申以后事者。每论古今兴亡、儒生出处及江南北利害、备兵、屯田、水利诸大政,辄慷慨欷歔,惓惓有所属望。为诸生时,九试冠同列;典闽试者争欲物色李生为重,竟不可得。我朝定鼎,闽中尚拥唐王未归命;故大学士黄公道周、何公楷并荐先生,征拜翰林博士,辞不赴。尝上书刘念台先生,悲愤时事;及念台靖节,走福州请褒恤,时间其孤嫠。
丁亥,王师入闽;序应岁贡,辞。自是杜门居,绝迹尘市。有齮龁于郡帅者,帅遣某生移书逼入郡;先生复之曰:’天下人无官者十九,岂尽来高尚。书谓“不出山,虑有不测祸”;夫死生有命。岂遂悬于要津!且某年四十八矣,诸葛瘁躬之日仅少一年、文山尽节之辰已多一岁;何能抑情违性,重取羞辱哉‘!时蜚语沸腾,先生矢死不为动;疑谤亦释。先生既以文章气节着,一时名大震。卒卯、壬辰间,建昌溃贼黄希孕剽掠过宁化,有卒摘先生园中二橘,希孕立鞭之;驻马园侧,视卒尽过乃行。粤寇至,燔民屋,火及先生园;其魁刘大胜遣卒扑救,曰:’奈何坏李公居‘!当是时,虽盗贼亦知有寒支先生矣。先生积垒块胸中,每放浪山水,以写其牢骚不平之概。尝诣西江,交魏叔子、彭躬庵诸君;相与泛彭蠡、登庐山绝顶,追维闯贼横行时事,太息流涕,不自知其所以然也。乙卯,耿精忠反,遣伪使敦聘;先生严拒之。自春徂冬,坚卧不起,乃得免。
先生自国变后,山居四十余年,乡人宗之;有为不善者,曰:’无使李公知也‘!晚自号媿庵,颜其斋曰“但月”。所着“寒支集”、“宁化县志”、“钱神志”、“史感”、“物感”、“本行录”、“经正录”各如干卷。年八十有五,卒于家。
——见原书卷四十七(遗逸)页一下。
董说
董先生名说,字雨若,号俟庵,又字月函,浙江乌程人;前明尚书份曾孙也。负异才;年十七为诸生,撰“夕惕篇”以自厉。尝受“三易”之学于石斋黄子。
国变后,祝发为僧,号南潜;从继起大师受佛戒,尽焚其少作。继起者,兴化理宏储退翁也。本李氏,父兆嘉;耻与贼自成同姓,命之曰:’吾祖皋陶为大理氏,所由出也;其复氏“理”‘。退翁遭国变,出家。浙东起事,诸亡命者为主之,多画策;连染几及祸。于是徒众皆走,而先生独从不去。先生所与共事继起者,为蘖庵、大瓢。蘖庵者,明大学士嘉鱼熊公开元。大瓢者,宣城沈公麟生;其父寿岳,以故监司死节者也。先生虽遁于僧,顾癖嗜文字,老益笃;相与赏析者,若江夏黄周星(九烟)、吴徐枋(昭法)、金俊民(孝章)、顾芩(云美)、吴江顾有孝(美伦)、徐崧(松之)、乌程韩曾驹(人榖)、嘉兴巢鸣盛(端明)、桐乡张履祥(考夫),皆遗老遁世无閟,而皆与先生善。先生所着书,有“易发”八卷、“河图挂版”、“诗律表”各一卷、“周礼纬”、“律吕考”、“岁差考”、“分野发”、“六书发”、“甲申野语”、“补船长语”、“梦史”、“残雪录”、“扫叶录”、“西荒诗”、“拂烟集”、“丰草庵”、“宝云”诸集,凡三十余种;合题曰“补樵书”。补樵,亦先生自号也。
先生往来浔溪、尧峰间,不常住持;述退翁之言,欲其无所系而道行教立也。其诗清淡荒远,草书尤奇逸。其“首阳咏”曰:’草笠古须眉,首阳一樵子;担柴入都城,闲话青峰里。云有两男儿,饥死西山趾;白发齐太公,泪滴青苹水。还顾召公言,采薇人已矣‘。读者可以知其寄托焉。
——见原书卷四十七(遗逸)页二上。
芮城
芮先生城,字岩尹;江苏溧阳人。少负异才,博极群书;文行为一时冠。陈名夏、马世俊,皆师事之。
及明亡,弃诸生,躬耕穷山中;高隐杜门,足不履城市者四十年。名夏以大学士归乡,求一见,卒不可得。贻书候问,亦不发视;曰:’山泽之(月翟),一与贵人接,便丧所守矣‘。时人目为真隐。顺治十七年,“海寇”犯江宁,重先生名,礼聘之;先生峻谢不往。所着有“易象传解”、“四诗正言”、“礼记通识”、“纲目分注拾遗”、“沧浪吟”等书。与同县汤泰亨善,析疑问义无虚日。
第2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