颖自负文学,少许可,又谈论多所折难(二)。太宗朝,知朗州(三),士罕造其门,独丁谓贽文求见,颖倒屣延迓(四),酬对终日,以至忘食(五)。曰:“自唐韩、柳后,今得子矣。”异日(六),丁献诗于颖,颖次韵和酬曰:“胆怯何由戴铁冠(七)?祇缘昭代奖孤寒。曲肱未遂违前志,直指无闻是旷官。三署每传朝客说(八),五溪闲凭郡楼看。祝君早得文场隽,况值天阶正舞干。”慎仪亦任江南,为尚书礼部侍郎,崇政殿学士,尝奉使岭表,刘主囚之,逾年不遣。慎仪忧悸不知所出,乃然顶祷佛(九),愿舍宅建寺,庶遂生还。未几,刘主女病,谵语曰:“且急遣龚慎仪归国,不然我即死。”刘主惧遣之,慎仪寻归,以宅为寺,即今邵武玉堂里香严寺是也(一0)。江南平,以慎仪为歙州刺史,卢绛领叛兵数千入其城,慎仪坐黄堂治事,有绛部曲小校熊进直前刃之,举族遇害,惟二女弗忍杀,携以自随,比入闽中,二女犹记忆乡里,至玉堂香严寺徘徊不前曰:“此是我家,就死足矣。”绛即杀之。里老言慎仪为儿时戏于道傍,有胡僧过目之(一一),曰:“此儿骨法亦贵,但恨有凶相,恐不得令终(一二)。”竟如其言。
五代之际,天下剖裂,太祖启运,虽则下西川,平岭表,收江南,而吴越、荆、闽纳籍归觐,然犹有河东未殄。其后太宗再驾乃始克之,海内自此一统,故因御试进士,乃以“六合为家”为赋题。时进士王世则遽进赋曰:“构尽乾坤,作我之龙楼凤阁;开穷日月,为君之玉户金关。”帝览之大悦,遂擢为第一人。
是年李巽亦以六合为家赋登第,赋云:“辟八荒而为庭衢,并包有截(一三);用四夷而作藩屏,善闭无关。”此亦善矣,然不若世则之雄壮。巽字仲权,邵武人,以蜃楼、土鼓、周处斩蛟三赋驰名(一四),累举不第,为乡人所侮曰:“李秀才应举,空去空回,知席帽甚时得离身(一五)?”巽亦不较。至是乃遗乡人诗曰:“当年踪迹困泥尘,不意乘时亦化鳞。为报乡闾亲戚道,如今席帽已离身。”盖国初犹袭唐风(一六),士子皆曳袍重戴,出则以席帽自随。巽后仕至度支郎中、两浙转运使卒。与王禹偁相友善,今小畜集有送李仲权赴官序,即巽也。
世传潘阆安鸿渐八才子图,皆策蹇重戴,又禹偁赠崔遵度及第诗云(一七):“且留重戴士风多。”则国初举子犹重戴矣(一八)。
天圣以前,乌帻惟用光纱(一九),自后始用南纱。迨今六十年(二0),复稍稍用光纱矣。
世传陈执中作相,有婿求差遣,执中曰:“官职是国家的,非卧房笼箧中物,婿安得有之?”竟不与。故仁宗朝谏官累言执中不学无术,非宰相器,而仁宗注意愈坚。其后,谏官面论其非,曰:“陛下所以眷执中不替者,得非以执中尝于先朝乞立陛下为太子耶?且先帝止二子,而周王已薨,立嗣非陛下而谁?执中何足眷(二一)?”仁宗曰:“非为是,但执中不欺朕耳。”然则人臣事主,宜以不欺为先(二二)。
执中好阅人,而解宾王最受知,初为登州黄县令,素不相识,执中一见,即大用,敕举京官,及后作相,又荐馆职,宾王仕至工部侍郎,致政(二三),家雄富(二四),诸子皆京秩,年七十余卒。宾王为人方颐大口,敦庞重厚,左足下有黑子,甚明大。
冯瀛王道诗虽浅近而多谙理(二五),若“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须知海岳归明主,未省乾坤陷吉人”之类,世虽盛传,而罕见其全篇,今并录之。诗曰:“穷达皆由命,何劳发叹声?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冬去冰须泮,春来草自生。请君观此理(二六),天道甚分明。”又偶作云:“莫为危时便怆神,前程往往有期因。须知海岳归明主,未省乾坤陷吉人(二七)。道德几时曾去世,舟车何处不通津?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二八)。”
世讥道依阿诡随,事四朝十一帝,不能死节,而余尝采道所言与其所行(二九),参相考质,则道未尝依阿诡随,其所以免于乱世,盖天幸耳。石晋之末,与虏结衅,惧无敢奉使者,少主批令宰相选人(三0),道即批奏(三一):“臣道自去。”举朝失色,皆以谓堕于虎口,而道竟生还。又彭门卒以道为卖己,欲兵之,湘阴公曰:“不干此老子事。”中亦获免。初,郭威遣道迓湘阴,道语威曰:“不知此事由中否?道平生不曾妄语,莫遣道为妄语人。”及周世宗欲收河东,自谓此行若太山压卵,道曰:“不知陛下作得山否?”凡此皆推诚任直,委命而行,即未尝有所顾避依阿也。又虏主尝问道:“万姓纷纷何人救得?”而道发一言以对,不啻活生灵百万。盖俗人徒见道之迹,不知道之心,道迹浊心清,岂世俗所知耶?余尝与富文忠公论道之为人,文忠曰:“此孟子所谓大人也。”
张文定公齐贤,洛阳人,少时家贫,父死,无以葬,有河南县史某甲为办棺敛,公深德之,遂展兄事(三二),虽贵不替。后赵普密荐齐贤于太宗,太宗未用,普具列前事(三三),以为陛下若擢齐贤(三四),则齐贤他日感恩过于此(三五),太宗大悦,未几擢齐贤为相。
齐贤相太宗、真宗,皆以亮直重厚称,及晚娶薛氏妇,真宗不悦。一旦元会上寿,齐贤已微醺,进止失容,坐是谪安州,其麻曰:“仍复酣醟杯觞,欹倾冠弁。”盖为是也。
齐贤常作诗自警(三六),兼遗子孙,虽词语质朴,而事理切当,足为规戒。其诗曰(三七):“慎言浑不畏,忍事又何妨。国法须遵守,人非莫举扬。无私仍克己,直道更和光。此个如端的,天应降吉祥。”余尝广其意,就每句一篇,命曰八咏警戒诗,其一云:“慎言浑不畏,言出患常随。须信机枢发(三八),难容驷马追(三九)。三缄事可见,两舌业当知。口是起羞本(四0),愿君且再思(四一)。”其二云:“忍事有何妨,勿令心火扬。火扬犹可灭,心忿固多伤。堪叹波罗蜜(四二),可怜歌利王(四三)。从心更从刃,字意好端详(四四)。”其三云:“国法须遵守,金科尽诏条。一毫如有犯,三尺不相饶。岂肯容奸黠(四五),何须恃贵骄。自然逢吉庆,神理亦昭昭。”其四云:“人非莫举扬,万事且包荒。殿上便犹掩(四六),车中吐不妨。在他诚所短,于己有何长?须是常规检(四七),回头自忖量。”其五云:“无私仍克己,克己又无私。一事兼修饰,终身在省思(四八)。公清多敛怨,高亢易招危。更切循卑退,方应履坦夷。”其六云:“直道更和光,双修誉乃彰。直须和辅助,和赖直交相(四九)。恃直终多讦(五0),偏和又少刚。能和又能直,行己自芬芳。”其七云:“此个如端的,除非六句修。永为几杖诫(五一),更遗子孙谋。本立方生道,农勤乃有秋。兹诗虽浅近,至理可推求。”其八云:“天应降吉祥,天理本茫茫。舒惨虽无定,荣枯却有常(五二)。益谦尤效验,福善更昭彰。笼络无疏漏,恢恢网四张(五三)。”
第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