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台湾杂记>第1章

第1章

台风杂记是日本人佐仓孙三撰的。他在台澎割让後入台,供职於台湾总督府民政局的警务部门有三年之久。他曾到各处去巡视过,和台湾社会接触较多,因此把所见所闻的事情记载下来成为这部书。书中记事共计一百一十四条,举凡衣食住行、社会习俗、宗教信仰、教育程度以及农工商贾、器皿产物,莫不有所叙述。每条之後,皆附评语,是佐仓氏的几个朋友写的。评语除补充事实外,多以台湾与日本本土作比较,说明台湾习俗,有些很好而足资取法,有些不良而应加改革;大体可以说是持平之论。若以此书与那些摘录方志和私家着述纂为台湾风土记之类的着作相比较,自以此书能显出当时的真相。因此将省立台北图书馆藏的明治三十六年(光绪二十九年)八月东京国光社排印本抄录出来,加以标点,列为台湾文献丛刊之一。
排印本的错字,已经改正。以日本人而能写出这样的中文,相当可贵;所以虽然间有不尽通顺的文句,也不应该加以苛求。
书中记事偶有错误之处。如《橄榄》条说:《橄揽一名曰文旦,其花纯白,其实硕大如人头;破之有气,芬乎扑鼻。有白色者,有紫色者》。这明明是文旦或柚子之类的水果,焉能称为《橄榄》!
书中记事也有观察不深之处。如《耶稣教》一条,先叙台岛耶教之盛,继谓:《余曾观台人坐叛逆罪处斩首刑者,辄从容就死,毫无鄙怯之态,辄怪焉;自今日思之,知宗教之力居多矣》。接此所谓坐《叛逆》罪者,系指日军入台後从事抵抗日军的台湾志士。其从容就义,实为我国传统的民族精神之表现。佐仓氏拿宗教力量来解释,认识未免太浅了。也许他站在日本人的立场,不肯承认这是民族精神的表现,只好拿宗教的理由来掩饰罢了。
这部书不但使我们了解日人初据台湾时台湾的习俗是怎样的情况,更使我们知道日人刚据台湾不久就已着手种种的改革和经营了。在本书的《学房》、《不洁》、《浴场》、《火车》、《医生》、《城郭》、《大甲筵》、《砂金》、《樟脑》诸条里,可以略见梗概。
还有一事值得一提。本书《工匠》条说:台湾工匠《使用锯刨,向前方而推之,全与我工匠相反,宜其劳力多而成功少》。果然,现在台湾木工使用锯刨都是向後拉的,足见他们早已接受了日本式的训练。此事虽小,但从这件小事上却可以推想其他的一切。(百吉)

妇女缠足
台岛风尚与我本国异其趣者,不遑枚举。其最奇者,莫若妇女缠足。缠足之风,其来久矣,非英雄则不能移此风。闻妇女至五、六岁,以布帛缚之,惭长渐紧,终使足指屈曲小於拳,倚杖或人肩才能步。而妇人自以为美,男子亦视其蹒跚行步状为步步莲花。足大者迟嫁期云。或曰:《缠足之害固甚矣,然日本妇人之涅齿与泰西妇人之搾胸,亦皆此类。何独咎缠足》?余曰:《泰西之俗,余未知之。至我涅齿,则分婚与未婚,决非徒尔。近时此风渐去。而台妇依然不改旧态者,果何耶》?
评曰:何国无异风?何人无奇癖?唯其弊害,不至伤性破风则可矣。如缠足,实伤性害命之甚者。自他邦之习俗观之,殆不能解其意所存。而清人观以为可悦可夸,岂不固陋之至乎?然国自有法,不用他之容喙。唯一且属我领土者,宜从我禁令。油断从来误事,为治於此土者,其宜深思矣!
鸦烟
台湾人士嗜鸦烟,甚於食色。大抵男子自十七、八岁吃烟,至老尚不废。每家寝台,列置烟器,横卧噏之;有客亦供之。余亲观其状,烟管大如洞箫,盛以鸦液,灯火热之。吃二、三回,渐入佳境。既而云雾冥蒙,结华胥之梦。其快味忘死,宜哉!贱民一日所费不下二、三十钱;至贵人则糜八、九十钱,而不顾云。费财犹可,鸦毒猛烈,吃久而渐发瘾疾,面容枯槁,元气沮丧,不任用者甚多。清国锐意讲洗除策而未能除之,其余弊滔滔至今曰,亦可叹矣!或曰:《台人吃烟固不可,然日人嗜酒,醉则骂詈争暴,狼藉路上,为警官所戒者相踵,破产倾家,而尚不顾,是亦可叹矣》!余曰:《酒是奋兴元气,适度饮之何害?唯其破产乱风者,盖非饮酒而被饮於酒者,与吃鸦〔烟〕相去远矣》!
评曰:鸦烟之毒甚於缠足,皆是为清朝之痼疾,其宜速施矫正之策矣。唯鸦毒之深入心腹者,渐为瘾疾,其状殆甚於我中酒毒者。是以俄歇吃烟,则精神顿衰,至不辨人事。余曾在打狗警察署捕土匪鞠讯之,初彼应答不异常人,既心气恍昧,不为应答。怪问之通事,曰:《是所谓瘾毒者。若使吃烟则复旧矣》。乃呼烟一吸之,则忽开眼动口,继应答。於是始知瘾疾之状。现今台政之不能断行禁烟者,盖亦在於此欤?
娶妻
台人娶妻,大抵以数百偿之,殆似印度人身卖买。今审其实情,全异趣。台岛男多而女少,不赠金则不许嫁,是以男子劳身蓄金,以此金娶妻;即我所谓结纳金者,非卖买也。而我俗娶妻,先选其性行美丑等,不容易娶之,女家则百方厚礼,以了女债;与台风迥异。然台岛破镜少,而我反之。未知孰优孰劣也?
评曰:妇女之不幸,莫大於破镜。浇季之世,此叹益多。我新法亦注意於此,立离婚之条制。台人则以自然之习惯,令少破镜之叹,是可以警颓俗矣。
婚仪
台地行婚有六礼:曰问名、曰订盟、曰纳采、曰纳币、曰请期、曰亲迎,是定法也。令人不全行,唯行其首尾而已。男子至弱冠,欲娶新妇,以女生庚帖呈出椿萱,使冰人卜其命宫贵贱、吉凶及桂子兰孙等。既订盟、纳采,终则纳金於筐中,饰以锦绣赠新妇家;其价,大抵自四、五百金至二、三百金。又盛猪、羊、鲢鱼、海参、面线、冬瓜栳、绍兴酒等於笼中,前後二人扛之,以为纳币。新妇凝粉黛,施绫罗,乘簥舆,冰人及鼓吹引道之,女亦乘簥随之。簥舆、其他物具,用赤布缠之。而新妇之家,父母、亲族荐祝祖宗神明。後烹煎,延亲族讌飨,鸣锣放炮。挑灯用八音,以祈伉俪千秋云。
评曰:日东婚仪与台地无大差。唯昔时土人赠遗多用刀剑,不用金钱。故及举婚仪,用时服及器具,不赠金钱。且如纳金多少娶妻,最其所耻;此一事与台地相反。是以男权常尊,而女权常卑;其弊动辄无故破盟逐妇者,往往有焉。至近时人智开发,重人权,弊风渐改矣。
赠物
子女省家,大抵齎赠物。赠物固不有定式,或盛豚肉、蔬菜於蓝,或入小鸡於笼,贴赤纸,使奴担之以为赠;犹我携饼果、布帛类,以为土产。风尚所异,可以徵矣。
评曰:风尚所在,宛然如目睹。妙妙。
葬典
台人重葬典,棺椁必选良材,坑穴必欲深,最称古圣贤丧死之遣旨。唯葬送之际,佣泣人数名,白衣倚杖,成伍追随,哭声动四邻;而静视其人,未尝有一滴泪。是全属虚礼,可笑也!
评曰:虚礼不知变通,是清朝所以一败颜色,古圣人盖泣於地下矣。
丧章
台人君父之丧,三年不着文绣,百日不饮酒、不入戏场、不列宴席、不剃头发,而辫发绾丝用白色,帽之顶子又用黑色。唯兄弟之丧,绾子用蓝色以表哀情。日东昔时亦有一定之律。及通泰西,服制一变,而丧章亦随区区。唯有大丧,以黑布缠帽及左腕,遏密八音,禁会醼。至父母丧,虽无一定之律,其不剃发、禁酒肉、废出游等,与台人相同。风土虽不同,孝道岂有异乎哉!
评曰:丧者,人间之大事,固不可不慎重。台人有一定之丧章,可谓美风矣!
墓地
台人之丧,先选良材制棺椁,形如刳木舟,藏屍於其中。凿地仅二、三尺置棺,粘土涂其上,如土馒头。经过三、四年,而开棺洗骨,改葬於圹穴,建碑标。但贫者经数年犹不能改葬,土馒头没於草莱之间,颇极凄凉,可谓戾古圣追远之教矣。邦人厚於丧,超於台人。棺材、扩穴固尽其善,而如碑标最注意,刻字於贞石建之,以高栅绕之,盖不啻衒外观,亦尽人事而已矣。
评曰:余曾游郊野,观土人掘土探物。就视之,则发墓拾骨。髓骼暴露,异臭扑鼻。讯之,即洗骨也。余窃爱孝情,而恶其陋态。屍体一归土,则无复洗骨之要。即虽谓习俗,亦宜加改善者矣。
僧侣
台僧亦圆顶方衣,与本邦僧侣相同,诵经音调亦相似。但大抵不学无识,参禅苦戒之力甚薄弱。且以人民信仰之心冷澹,收资极寡;垢面褴褛,一贫如洗,徒守寺院耳,岂亦有感化济度之力哉!本邦自古佛法隆行,有大伽篮,其最壮丽者,如高野、奈良、京都诸寺院,宏壮无双,输焉奂焉,广袤亘数十町,如僧侣亦常养数十百人,打磬读诵之声震於远近。而其所谓主僧者,有学识、有品德,时设筵讲佛典,以济度众庶。是以虽有耶稣,未能展其力。信仰之厚,亦可以见矣!
评曰:佛法之入我邦也古矣。惟称名僧智识者,未知其几千人;亦皆参禅苦戒功成,而或济度众庶、或参与帷幕、或开拓山泽、或市教海外,比之清国之僧侣,固非同日之谈。今也,清朝奉天主教者渐多,盖溯源求道以防外势东渐欤?噫!
盂兰会
台人勤业货殖之风,无贵贱、无老少皆然。是以一年三百六十余日,营营栖栖,未尝休业撤劳。唯中元盂兰会·户户争奇、家家斗奢,山珍、海味,酒池、肉林,或聘妓吹弹、或呼优演戏,悬釆灯,开华筵,歌唱管弦,亘一月之久;竟以荐祓幽魂之事,为耳目娱乐之具。大家则费数百金、小家则靡数十金,若计以全台,其所费实不赀也!日东以七月十五、十六、十七之三日为盂兰盆,扫祖先坟墓,饰装佛坛,供茶饭,延僧读经,或门前燎柴、或筑楼鸣鼓,童男童女群团歌舞,以为一岁中乐事。至近年,以其群团歌舞,或乱风趋侈,禁之。而追远原本之美风依然,亦其宜而已。
评曰:人间不可无娱乐之事,但失其程度,则百害千弊,骈起不可底止。余独恐台俗盂兰会,少失其程度耳。
端午
台岛亦有端午之事,称曰祭屈原之灵云。此日作粽。儿童悬香玉於胸,诣神庙。大人则称《斗船》;壮夫八、九人乘轻舸,试竞漕,宛然我短艇竞走者也。而其举动最究剧烈,或翻旗帜、或鸣鼓锣,观者欢呼,声如雷霆,可谓壮举矣!
评曰:我邦端午节,或作粽插蒲菖於屋上、或揭纸制鲤鱼於竿上、或画旗帜以英雄豪杰之像,以祈其儿之武运隆昌;与台风稍异趣。唯至其轻舸竞走之事,则亦尚武之一端矣。
爆竹金纸
台人以硝药制小烽,名曰《爆竹》,似我所谓《花火》而稍异。暮夜火之,以攘魔病。东家西邻齐发之,其声爆然轰然,白烟横於空,污臭四散,颇觉爽快。又打贴金银箔於白纸,厚数寸余,或寺庙烧之、或门前焚之,以祈神佛。是以市廛卖金纸家相望。
叩某说曰:《焚金纸而祭神,则祖先於天上禀金;烧银纸则死者锡银,祈冥福也》。古人有句:《闺中若问金笺卜,一遍归帆秋八月》。又暗焚金笺卜远人,余始不知其何故,今则知之矣。
评曰:现世焚金纸,幽冥受其金,似今之所谓生命保险者;其用心可谓深矣。余唯恐其或终不到达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