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孔子所说的“身体”与老子述说了“大象”、“道”
是一样的。老子认为,统治者只要掌握了“大道”,普天下的
人们便都来向他投靠。他在这章中警诫那些执政者不要沉湎
于声色美食之中,应归附于自然质朴的大道,才能保持社会
的安定与发展。
统治阶层纵情声色,不理政事,这是春秋末年常有的现
象,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使天下百姓叫苦不迭。而在日常生
活中,执政者荒于朝政。对平民百姓的生死莫不关心,置若罔
闻。老子目睹这一幕幕状况,内心焦虑万分。因此,他借这一
番言论,表明了他对天下百姓的安危存亡而忧虑的历史责住
感,他向统治者提醒,道虽然不可感知,但只要切实掌握了
它,则受用无穷。
西方哲学小语
J·F·克拉克:政客考虑下一班选举,政治家思虑下一个
世代。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
人。]
--(三十六章)
鱼不能离开水,国家的权柄和重要方针策略不能随便让
人知道。
有一天孔子和他的学生论政。忽然问子夏说:“假如你是
一个国君,你将如何推行你的政令?”
子夏默默沉思了一下,笑着说:“先生,我是学文学的,
平日只晓得寻章摘句,啸月吟风,我懂得什么政治?”
“这是一种假设嘛,就你的文学观点,说说你的作法。”
孔子催促着说。
“我有一天在河滨吟诗散步,看见渔夫垂钓。一尾尾银
鳞,出于碧水,落于尘埃,跳跃再四,即不复动。而水中波纹旋
即平复,渊澄依旧,好像从未发生事故一样。因此,我悟到一
项小小的真理:鱼,一旦离开水,不久即死;水离开鱼,依然是
水,毫无任何影响。”
孔子给子夏拍拍手说:“你已经了解为政的道理了!”
由这个战事,我们可以知道老子说:“鱼不可脱于渊,国
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是多么的深刻。简单说,君王管理国
家不离开“道”,就能让水依然是水;但是君王统御臣下的权
谋要深藏在心,不能让人知道,就像鱼不能离开水一样。
以今天的语言说,就是一个领导者必须要慎谋能断,善
用奖惩,最重要的是大权不可旁落,一定要掌握管理主导权。
西方哲学小语
塞缪尔-约翰逊: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少
遇到抵抗。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四十九幸)
真正圣明的人,不会有执着在自我成见,必然以百姓的
感受为感受,以百姓的意见为意见。
唐明皇李隆基是大家熟知的风流皇帝,他在当政期间,
因为宠信杨贵妃家族,穷奢极侈,以致引起安史之乱。
当时,长安陷落,他带着杨贵妃逃往四川,路经马嵬坡,六军
不发,几乎酿成覆国身亡的惨祸。后来虽然忍痛把心爱的杨
贵妃缢死,换得随唐的效忠,度过危机,但他从此就丧权失势
了。
其实,唐明皇在初期是非常英明的一个皇帝。当武后和
韦后相继祸乱宫闱后,国家已残破不堪,人心尽失。李隆基以
临淄王继任大统,先后任用姚崇、宋璟为宰相,与民更始,便
天下大定,宇内升平,“开元之治”就是指那段时候。此外,唐
明皇很敬重言官,善纳忠告,任用张九龄、韩修等为黄门侍
郎。皇帝稍有不当,他们便上书劝谏,使李隆基左右为难,最
后只好选择向善。
有一天唐明皇对镜自照,叹着气说:“我近来是消瘦多
了。”身旁的太监马上拍马屁说:“都是韩修那个老家伙,处
处干涉皇上自由。不能痛痛快快地享乐,叫他滚蛋算了。”
唐明皇答道:“没关系,朕虽瘦,天下老百姓一定会肥。”
这里.唐明皇深知“民为根本”,所以,他自己虽然瘦了,
可是百姓“自肥”,因而天下大治。只可惜后来唐明皇耽溺于
私欲逸乐,不能“慎终如始”,否则他必定会成为历史上的明
君。
第4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