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小语
麦柯伦:政府是为人民的福利而存在。
[为无为,则无不治。]
一(三章)
按照无为的原则行事,天下就没有不能治理的。
“无为”是老子思想中的重要命题,有人用它来治国,
有人用它来治兵,现在又有人用它来治企业,它
的影响可以说是既深且远。
所谓“无为”,并不等于“不为”,老子所谓的“_无为”,
并不是迷迷糊糊的什么事都不做的意思,而且要以无为代替
有为,事事任其自然,不要进行人为的干预,这样就可以回复
那种自然和谐统一的状态。
在中国历史上,每一次社会的大动乱过后,统治者怕又
引起社会的震荡,不敢再胡作非为,就转而向老子请教,采取
“无为而治”的方法。汉文帝和景帝父子就是以无为的方式,
缔造了“文景之治”。
汉文帝刚即位的时候.就下诏废除各种罪犯家属的连坐
法,马上赢得了人心;接着他又下诏救济鳏、寡、孤、独和穷困
的人民。文帝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对臣民产生影响,
自己稍有不慎,就会有人投己所好,从而滋长不良风气,因此
他下诏“不受献”,令四方不必献贡;汉文帝还一次次减免税
收,勉励农民“诚实劳动”;另外,汉文帝期许自己也能做到
勤俭节约,他在位二十三年间,宫室、园林、服饰器具都没有
增加。
汉文帝正足在如此安静无为中,做到了不扰害百姓,因
而国力大增,百姓安居乐业,取得了文景盛世。
“无为而治”虽然寥寥几字,但其中蕴台了极其深奥且
复杂的治国韬略,为政者不能不细细琢磨。
西方哲学小语
歌德:最好的政府乃是教吾人自己治理自己。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
以百姓为刍狗。]
——(五章)
天地是大公无私的,对万物一视同仁,把万物当做草扎
的狗一样,没有喜爱,也没有憎恨;圣人也是大公无私的,对
百姓一视同仁.把百姓当做草扎的狗一样。没有喜爱,也没有
憎恨。
“仁”,是儒家思想的中心,是修养的最高境界;但在
老子的思想体系中并未占有重要的地位。“仁”
充其量排在道和德后面,仅占第三等而已。仁者必设施教之,
有恩有为;但老子主张因任自然,无为不言,当然反对仁了。
所以,本句的“仁”,引申有偏私的意思。“不仁”,就是大公
无私了。
“刍狗”是古人祭神用的稻草狗。祭祀的时候装饰漂亮
然后献上,用完以后就丢掉,毫不爱惜。天地对万物,也如同
祭祀前后的刍狗般,一视同仁,无爱无憎,任凭它自然发展,
以保持其本性。所以说:“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治政,也是如此,不造不设,以顺遂人民的天性。其
实,这从表面上看来是不仁,实际上却是大仁。就好像做父母
的对孩子不闻不问,不打不骂,看起来好像不爱孩子,实际上
却是非常的爱。因为这样,孩子才能自由发展,充分发挥本
能。
因此,国君治政也应当效法这种精神,无为不言,与民相
安,社会自然安宁。
西方哲学小语
林肯:顺公意不失败,逆公意必无成。
[知常容,容乃公。]
(十六章)
知道宇宙万物共同遵守的法则。才能心胸开阔,无不包
容;无不包客,才能全然公平。
公元200年秋天,袁绍统率十万大军进攻官渡。当时曹
操的军队很少,与袁绍比较起来,确实是众寡悬殊。自
八月起,至九月终,曹操军力渐乏,粮草不继,关中诸将皆中
立观望,部属们也惶恐不安,许多人暗中与袁绍勾结,以谋退
路。后来,袁绍手下谋士许攸投曹,曹操采用了他的计策,在
乌巢烧了袁绍的粮草,从此战局骤变,最后曹操以少胜多。
第3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