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台湾通志>第21章

第21章

鸟兽类
鸠,即斑鸠,与内地异色,青黑者曰斑鸠甲;项下赤色者曰火鸠。又有一种身绿,嘴、足皆红者,曰金鸠;惟淡水出。台有土鸠、白鸠;土鸠青黑色,间杂以白,俗名斑甲。金鸠一名金佳。又有白鸠、绿鸠。白鸠毛如雪,知气候,其鸣应更,来自咬口留吧。金鸠产自深山,白鸠或呼为洋鸽。白鸠每交一时即鸣。
画眉,似莺而小,黄黑色,好斗善鸣,清圆可听,与内地相类,但眉无白者(诸罗县志。谨案:南越笔记云:画眉又名黄眉。粤志谓:眉长而不乱者,善鸣;毛短者,善斗。高翥诗云:春色满山归不得,刺桐花里画眉啼。台地多刺桐花,宜为此鸟所栖止矣)。
鹰,一名爽鸠,北路有极大者,名曰板雄。眼圆性猛,雄者形小、雌者体大。
鹞,通志:大如鹰,苍黑色,尾稍短,善击鸟。
乌鶖,身黑尾长,较小于鹰,能搏鹰、鹞、鸢诸恶鸟。时集田间牛背上。形如八哥,通体黑,喙如锥,尾长飞疾,鸣如黄莺,善作百鸟声,能知更递唤,恶鸟不敢近。
鸜鹆,万毕术曰:一名塞皋,断舌可使言语,南唐李煜谓之八哥。鸜鹆即八哥。断其舌尖,畜久能为人言。似鵙而有帻。八哥,俗呼鵁鴒鴒;又有海八哥,黑身、红顶、绿足,一名田鸡乌须、鸷鸟也,能搏羽族。
翡翠,尔雅:鹬也,俗名钓鱼翁,善捕鱼,名鱼虎,亦名鱼师。埤雅:前为翡,后为翠。异物志:雄赤为翡,雌青为翠;人取其羽毛为饰。尝宿水道,伺鱼而食之(台湾府志。谨案:艺文类聚引广志曰:翡色赤,翠色绀,亦以色别翡翠为二。又南越笔记云:翠羽点妇人首饰,色最鲜明,俗称广翠。此与所云取其羽毛为饰同也)。
雉,书曰:华虫。礼曰:褘衣画翬。汉避吕后讳,改名野鸡。雄者有冠,尾长,身五彩具,其羽为翟。台产尾不踰尺。其飞若矢,一往而坠。月令:仲冬雉始雊,谓阳动则鸣而勾其颈也。俗呼山鸡。
乌,尔雅翼:纯黑而反哺者谓之慈乌;腹白不反哺者谓之雅。禽经:朝雅鸣,则小雨。乌雅,一名老雅,似慈乌而大,嘴腹下白,亦名鷽。
鶺鴒,水鸟。郭朴注:鹊属也;飞则鸣,行则摇。陆玑疏:大如鷃雀,长脚、长尾、尖喙,背上青赤色,腹下白、颈下黑,如连钱;故人谓之连钱,一名雪姑。
鹳,格物论:水鸟;一名负金,一名背灶,一名旱群。状类鹤而无朱顶,善飞搏,巢必乔木之高枝。禽经:鹳生三子,其一为鹤,台无鹤。
鹭,毛洁白,顶有丝毵,毵长尺余,青脚喜翘,高不满二尺,翔集必舞而后下。一名丝禽,一名雪客;林栖水食,群飞成序。即白鹭鸾也。俗呼白头丝。目感而受胎。
白鹇,格物总论:白质黑章,尾二、三尺,嘴、爪纯丹。尔雅所谓雗雉,郭注江东呼为白鹇是也。亦有青者、黑者,皆不如凡鸟(诸罗县志。谨案:西京杂记云:南越王献白鹇、黑鹇各一,是有黑鹇一种。谓有青者、黑者是也。本草纲目云:按尔雅白雉名雗,南人呼鹇如寒,则鹇鶾声之转,雗鶾同一字也)。
黄莺,一名黄鹂,或谓黄栗留,一名仓庚,其音圆滑善啭,方春后即鸣。一名黄鸟,一名利上鸟下黄,又名金衣公子,毛色黄。仓庚,尔雅作商庚。
燕,尔雅谓之乙;诗谓之元鸟。礼记:仲春元鸟至,祠于高禖。春社来,秋社去。四时皆有,或随洋船自咬口留吧来,一年一度,每十月见之。
鸥,水鸟,一名鷖。南越记随潮上下,以三月风至,乃还洲屿,颇知风云。禽经:鸥,信鸟也。
布谷,尔雅:鳲鸠鴶鵴。郭注:今布谷也。尔雅翼:此鸟鸣时,布种其榖,似鹞长尾,牡牡飞鸣,翼相摩拂。月令:鸣鸠拂其羽是也。俗谓催耕鸟。本草别录:布谷,亦曰榖,亦曰榖公;北人名拨榖。戒庵漫笔:鸟当四、五月插秧时,自呼其名,如云:看蚕看火。还称为看蚕看火鸟,亦称郭公鸟(噶玛兰厅志。谨案:布谷以榖雨后鸣,辱家闻其声以促耕作,故谓之催耕鸟。一名获榖,一名搏榖,一名击榖,皆声之转也)。
长尾三娘,鹇之属,色青,光彩照人;嘴朱红,足紫尾长尺许,或呼为娃鸟,疑即所谓青鹇也。一名练雀。禽经:俗呼绶带鸟,又名拖白练。朱喙翠翼,产深山中。
白头翁,似雀而大,头有白点。
伯劳,雅尔谓之鵙,亦曰博劳;左传谓之伯赵。恶声之鸟。禽鶗鴃而草衰。注:鶗鴃,伯劳也(噶玛兰厅志。谨案:伯劳一作博劳,伯博双声字。伯劳以夏至鸣,应阴气而动;阴主肃杀,故为恶声之鸟)。
凫,雅尔注:似鸭而小,背上有纹。陆玑云:卑脚短喙,鸟之谨厚者。俗呼为水鸭。不可与胡桃、木耳、豆豉并食。水鸭嘴颈似鸳鸯,脚短而小,水中能飞(噶玛兰厅志。谨案:谓:凫,俗呼为水鸭,是凫与水鸭为一物也。噶玛兰厅志分别为二,非)。
鸳鸯,喙趾似凫而文彩火旬烂;雄曰鸳,雌曰鸯,止相偶,飞则双,其交不再。
鸡氵束鸟,俗呼锦鸳鸯。
竹鸡,图经:其状如雉,形小尾短。通志:俗呼泥滑滑,盖以声似之也;白蚁闻其声即化为水。一名越鸟,好食蚁。状如雌雉,尾短。居竹林,褐色多斑赤文;火炭烧红置地中,彼一一啄不能伤。俗以其声,能除白蚁(淡水厅志。谨案:本草纲目云:竹鸡,川、广有之,多居竹林,形比鹧鸪差小,褐色多斑赤文:谚曰:家有竹鸡啼,白蚁化为泥。盖好食蚁也;亦辟壁虱。南人呼为泥滑,因其声也。此说即为旧志所本)。
番荜,形似燕,背淡黑色,腹下色黄,尾长;飞则鸣,行则摇,类于鶺鴒。荜仔,又有番荜。
荜雀,似雀而小,紫色,唧唧善吟;置笼中,能自来去;性畏暑,遇夏辄死。
雀,曹植赋:头如颗蒜,目如襞椒,跃而步。古今注:一名嘉宾,言宿檐瓦,驯近阶除,如宾客也。栖宿檐瓦之上,驯近阶除之际,故曰瓦雀,曰宾雀。麻雀即瓦雀。
叫天鸟,俗呼山麻雀,形略大,飞则向天而鸣。
海鸡母,黑色,脚绿,如母鸡大,宿海屿中,故名。骨脆而味甚美。
海鹅,俗名布袋鹅,色如家畜,伸颈高可及肩,常于海滨猎鱼,避风则入,翎可为箭羽。即野鹜,羽可为箭翎;俗呼海南戆(。谨案:海鹅名淘鹅,南越笔记云:淘鹅即鹈鹕,一名逃河,阳江人谓之水流鹅。下水取鱼,颐下皮袋盛水二升许以养鱼,每淘河一次,可充数日之食。渔谣云:水流鹅,莫淘河;我鱼少,尔鱼多;竹弓欲射尔,奈汝会逃何?其词颇近乐府,录之补旧志之略)。
鹪鹩,通志谓之鹪鴱。雅尔:桃虫鹪,其雌鴱也。陆玑曰:似黄雀而小,喙刺如锥,取茅为巢,以麻紩之,如刺紩袜,故一名袜雀。一名巧妇,一名女匠;土番出草,闻其声则返。即诗所谓桃虫。一名蒙鸠,生蒿木之间,居藩篱之上,状如黄雀而小;灰色有斑,声如吹嘘,窠如鸡卵。本草云:俗名黄豆。
鸢,鸱类。尔雅:其飞也翔,俗谓能嘶风。禽经:朝鸢鸣,则大风。格物论:能捕鱼。台则并搏小鸡鸭食之。俗名厉,鹅属也。
食蛇鸟,黄褐色,颈细而长,高脚,性嗜蛇,大倍于鹭。赤鸟鹳,俗呼食蛇鸟。
鸺鶹,又名鸱鸺,怪鸟;大如鹰,头目如猫,有毛角两耳;昼伏夜出,鸣则雌雄相唤;声若老人。庄子:鸱鸺夜撮蚤虱,察毫末,昼则瞑目而不见丘山。是也。鸺鶹即鸱鴞。状如母鸡,有斑文,俗呼为孤黄。子成,父母俱遭其食;不孝鸟也。猫头鸟。杂俎云:即枭也。
鬼车,俗名九头鸟。
四眉鸟,略如画眉,有二白纹。
彩囊,似鸡而小,项上有五彩囊。
五鸣鸡,大如鹌鹑,项白,每漏下一鼓,则一鸣。
鹌鹑,窜伏浅草,随地而安(谨案:别列烟春一条,注云:羽赤、尾短、善斗,此即鹌鹑也。鹌鹑与烟春音同而字异,乃分为二物,误矣!今不录)。
雷舞,苍赤色,闻雷则舞。
倒挂鸟,似鹦鹉而小。足短爪长,种出东洋吕宋(淡水厅志。谨案:岭南杂记云:倒挂,形如鹦鹉而小,遍身绿色;臆尾两翼俱有大红;雌者止尾翼有红,夜则倒挂笼中,或止以一爪挂笼。性畏寒,不能度岭。据此则岭南亦有倒挂鸟,非仅出自东洋、吕宋矣)。
甘蔗鸟,类鹉鹦。
厝头鸟,紫黑色,多宿厝头。
芒丹鸟,似荜雀,形小黄色。
火鸡,出傀儡山,食火炭。状如鸡而颈长,能食火,自洋船购来(淡水厅志。谨案:岭南杂记云:火鸡毛黑,毵毵下垂,高二、三尺,能食火炭。又广东廉州府志云:火鸡色红,嘴翅黑,春夜先鸡而鸣。则火鸡不仅来自外洋矣)。
鴽,俗呼密婆。
土鸬鹚,长喙,善没水取鱼,入喉即烂。兰地间有之,而不用以摸鱼。
鸽,俗云粉鸟,梵言迦逋;能认主家。张曲江谓之飞奴;取其能系足传书也。苏东坡谓之雪衣,爱其羽白如雪也。兰硬枋一带散生甚多。粉鸽善飞,朱鸽毛色鲜红,亦佳种也。
番鸭,似鸭而大,毛有小采,嘴、脚朱色;肉粗味减,来自外洋。卢鸭,雌鸭交番鸭而生。有正番、土番,大如鹅,足微细,两颊红如鸡冠;雄者色更赤。
天鹅、乌须鸟(见)、鹦鹉、五色鸟、雁、番咬鴒、百舌鸟、海燕,(见)。俱无注。寻常鸡、鸭、鹅等类,今不录取。
以上羽之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