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张卿子伤寒论>第4章
师曰。病患脉微而涩者。此为医所病也。大发其汗。又数大下之。其人亡血。病当恶寒。后乃发热。无休止时。夏月盛热。欲着复衣。冬月盛寒。欲裸其身。所以然者。
阳微则恶寒。阴弱则发热。此医发其汗。令阳气微。又大下之。令阴气弱。五月之时。
阳气在表。胃中虚冷。以阳气内微。不能胜冷。故欲着复衣。十一月之时。阳气在里。
胃中烦热。以阴气内弱。不能胜热。故欲裸其身。又阴脉迟涩。故知血亡也。
微为亡阳。涩则无血。不当汗而强与汗之者。令阳气微。阴气上入阳中则恶寒。
故曰阳微则恶寒。不当下而强与下之者。令阴气弱。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
故曰阴弱则发热。气为阳。血为阴。阳脉以候气。阴脉以候血。阴脉迟涩。为荣血不足。故知亡血。经曰。尺脉迟者。不可发汗。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王宇泰云。非必遇夏乃寒。遇冬乃热也。此但立其例。论其理耳。
又云。阴阳两伤。则气血俱损。而首末独言亡血者何也。曰、下之亡阳。不必言汗。
亦血类故也。
脉浮而大。心下反硬。有热属脏者。攻之。不令发汗。
浮大之脉。当责邪在表。若心下反硬者。则热已甚而内结也。有热属脏者。谓别无虚寒。而但见里热也。脏属阴。为悉在里。故可下之。攻之。谓下之也。不可谓脉浮大。便与发汗。病源曰。热毒瓦斯乘心。心下痞满。此为有实。宜速下之。
属腑者。不令溲数。溲数。则大便硬。汗多。则热愈。汗少。则便难。脉迟尚未可攻。
虽心下硬。若余无里证。但见表证者。为病在阳。谓之属腑。当先解表。然后攻痞。
溲、小便也。勿为饮结而利小便。使其溲数。大便必硬也。经曰。小便数者。大便必硬。
谓走其津液也。汗多。则邪气除而热愈。汗少。则邪热不尽。又走其津液。必便难也。
硬家当下。设脉迟则未可攻。以迟为不足。即里气未实故也。
王三阳云。虽心下反硬。亦须脉紧有力。五六日不大便。方可下。虽下之。亦须用大柴胡汤。切不可轻用承气也。不然。姑守之可也。何也。脉浮大故也。
又云。属腑者。病已传里。不当汗矣。但比上文入里浅耳。成不当注解表句。
唐不岩云。属腑亦有汗法。此以心下硬。有热。则非汗之所能除也。热愈。作热愈甚为是。
上言脉虽浮大。心下硬而属脏者。则攻而不汗。此言亦有溲数则便硬。汗少则便便难。虽为属肝。亦不可攻。以胃中津少故也。俟津液还。则自然解矣。
汗多则表热罢而传里。此阳明入腑证也。汗多汗少。皆就已然说。非谓发其汗也。
上言脉浮大。此言脉迟。断若两截。不可以属脏腑二句。合心下硬为一截看。
属腑不接上文脉浮大。心下反硬。一直说下。盖脉浮大者不宜攻。而属脏者则宜攻。
属腑便硬者则宜下。而溲数、汗少、脉迟。为津液不足。而不可攻。一似不可下之脉而必当下。
一似必当下之证而不可下。证书凭脉。盖互文以见意也。
脉浮而洪。身汗如油。喘而不休。水浆不下。体形不仁。乍静乍乱。此为命绝也。
病有不可治者。为邪气胜于正气也。内经曰。大则邪至。又曰。大则病进。脉浮而洪者。邪气胜也。身汗如油。喘而不休者。正气脱也。四时以胃气为本。水浆不下者。
胃气尽也。一身以荣卫为充。形体不仁者。荣卫绝也。不仁。为痛痒俱不知也。针经曰。
荣卫不行。故为不仁。争则乱。安则静。乍静乍乱者。正与邪争。正负邪胜也。正气已脱。胃气又尽。荣卫俱绝。邪气独胜。故曰命绝也王宇泰云。火之将灭也必明。脉来浮洪涌盛。此将去人体之兆也。然又必兼下一二证。始可断其命绝。
又未知何脏先受其灾。若汗出发润。喘不休者。此为肺先绝也。
肺为气之主。为津液之帅。汗出发润者。津脱也。喘不休者。气脱也。
阳反独留。形体如烟熏。直视摇头。此心绝也。
肺主气。心主血。气为阳。血为阴。阳反独留者。则为身体大热。是血先绝而气独在也。形体如烟熏者。为身无精华。是血绝不荣于身也。心脉挟咽系目。直视者。心经绝也。头为诸阳之会。摇头者。阴绝而阳无根也。
张卿子云。论中凡无血血绝字面。皆要看得活。谓阴气先绝可耳。王文禄云。人死者。气绝耳。以簪簪其皮肤。血犹然流出可见。
唇吻反青。四肢习者。此为肝绝也。
唇吻者。脾之候。肝色青。肝绝则真色见于所胜之部也。四肢者。脾所主。肝主筋。
肝绝。则筋脉引急。发于所胜之分也。习者。为振动若搐搦。手足时时引缩也。
环口黧黑。柔汗发黄者。此为脾绝也。
脾主口唇。绝则精华去。故环口黧黑。柔为阴。柔汗。冷汗也。脾胃为津液之本。
阳气之宗。柔汗发黄者。脾绝而阳脱。真色见也。
溲便遗失。狂言。目反直视者。此为肾绝也。
肾司开阖。禁固便溺。溲便遗失者。肾绝。不能约制也。肾藏志。狂言者。志不守也。
内经曰。狂言者。是失志矣。失志者死。针经曰。五脏之精气。皆上注于目。骨之精为瞳子。目反直视者。肾绝。则骨之精。不荣于瞳子。而瞳子不转也。
又未知何脏阴阳前绝。若阳气前绝。阴气后竭者。其人死。身色必青。阴气前绝。阳气后竭者。其人死。身色必赤。腋下温。心下热也。
阳主热而色赤。阴主寒而色青。其人死也。身色青。则阴未离乎体。故曰阴气后竭。
身色赤。腋下温。心下热。则阳未离乎体。故曰阳气后竭。针经云。人有两死而无两生。
此之谓也。
寸口脉浮大。而医反下之。此为大逆。浮则无血。大则为寒。寒气相搏。则为肠鸣。
医乃不知。而反饮冷水。冷汗大出。水得寒气。冷必相搏。其人即。
经云。脉浮大。应发汗。若反下之。为大逆。浮大之脉。邪在表也。当发其汗。若反下之。是攻其正气。邪气得以深入。故为大逆。浮则无血者。下后亡血也。大则为寒者。邪气独在也。寒邪因里虚而入。寒气相搏。乃为肠鸣。医见脉大。以为有热。饮以冷水。欲令水寒胜热而作大汗。里先虚寒。又得冷水。水寒相搏。使中焦之气涩滞。故令
也。
寸口浮大。此正东垣所谓内伤宜补中益气者也。若误下饮冷。令胃虚竭。则为为哕为衄。变证蜂起。有不胜言者矣。
趺阳脉浮。浮则为虚。浮虚相搏。故令气。言胃气虚竭也。脉滑则为哕。此为医咎。责虚取实。守空迫血。脉浮。鼻中燥者。必衄也。
趺阳脉浮为。脉滑为哕。皆医之咎。责虚取实之过也。内经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发汗攻阳。亡津液。而阳气不足者。谓之守空。经曰。表气微虚。里气不守。故使邪中于阴也。阴不为阳守。邪气因得而入之。内搏阴血。阴失所守。
血乃妄行。未知从何道而出。若脉浮鼻燥者。知血必从鼻中出也。
唐不岩云。为为哕。皆误下伤阴之咎。阴伤。则阳失所守。故曰守空。论文前后二。并无当发其汗。与攻阳亡津液之语。学人详之。
尝见内伤一证。服凉药饮冷水。以致衄血不止者。往往有之。及服从治药。屡屡奏效。此正经所谓责虚取实。守空迫血者也。
诸脉浮数。当发热而洒淅恶寒。若有痛处。饮食如常者。蓄积有脓也。
浮数之脉。主邪在经。当发热而洒淅恶寒。病患一身尽痛。不欲饮食者。伤寒也。
若虽发热恶寒。而痛偏着一处。饮食如常者。即非伤寒。是邪气郁结于经络之间。
血气壅遏不通。欲蓄聚而成痈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