笏囊
唐故事,公卿皆搢笏于带,而后乘马。张九龄独常使人持之,因设笏囊,自九龄始。今公卿乘肩舆,四品以下始乘马,惟南、北与外方面官迎诏送表时皆就朝服乘马导引,有搢笏于带者,有手自持者,有人为持者,要之皆以意自便,无所谓故事。夫九龄使人持笏有囊。而世因置笏囊,乃知古人举动不苟如此,今人借使能置,人亦无肯效者。
艺事自负
王孟端中书写山水为一代名笔,尝退朝,黔国公从后呼之,孟端不为应。有行者曰:“黔公呼公!”孟端曰:“吾亦闻之,必其与吾索画耳。”黔公追及之,果云云。孟端亦不答,黔国又造其第,数年始作一幅,曰:“吾不可直寄黔公。其西宾平仲微者,吾故人也。吾但写寄之,待彼转与之求耳。”使人之售其身之易者,观孟端之于画,亦可以自愧矣。
求免自警
慎则免侮,谦则免妬,默则免恶,廉则免祸,勤则免悞,此五者废一焉,求免不可得也。
兰阳二印
成化六年三月,开封兰阳县掘地得二印,上送于河南布政司。其大如今之府印,广二寸,方圆八寸,厚可五六分,文曰“宣差副总领之印”,背有“天兴六年六月日行宫礼部造”十二字,旁书“宣差副总领之印”七字。其一文曰:“尚书户部郎中之印”,如今之县印,视总领之印差小,背有“天兴六年二月行宫礼部造”九字,旁亦正书“尚书户部郎中之印”八字,此是大金时物,而篆文不甚迭,字画或五、或七、或九,皆取阳数。
(“皆取阳数”,“阳”原作“队”,据明纪录汇编本改。)天顺七年时,予同僚张孟弼筑堤扞河,
(“予同僚张孟弼筑堤扞河”,“弼”原作“粥”,据明纪录汇编本、顾氏明朝四十家小说本改。)
亦尝得一印,文曰“行军万户之印”,失记其所造年月,是当同一时也。我朝凡印章每字篆迭,皆九画,此正干元用九之义,岂彼之所能知哉。
借酒诗
予在史馆时,日请良酝酒一斗,然饮少多有藏者。汤东谷胤绩从予索之,诗曰:“兼旬无酒饮,诗腹半焦枯。闻有黄封在,何劳市上沽。”予尝至其第,见其厅事春联曰:“东坡居士休题杖,南郭先生且滥竽。”后堂曰:“片言曾折虏,一饭不忘君。”盖东谷尝从兴济伯、礼部尚书杨忠定公善奉迎銮舆,故云。其东偏曰:“蹔拄南山笏,闲开北海尊。”其西偏曰:“长身惟食粟,老眼渐生花。”而豪侠之气,可以想见矣。
古铜款识
予尝至南内,于戊字库见古铜器一事。如剑而无刃,平直首微,棱下有靶,长可二尺,阔及仅寸,背嵌银,作童子捧牌舞,牌上有“古并聂家”四字,面嵌银,题“模棱难断佞臣头,碎脑翻成百倍忧,解使英雄生胆气,从今不用佩吴钩。”诗直似宋元人作,然不可考矣。
龙鬬
天顺七年九月十六日,予自嵩县赴汝州,见一物于中天,淡白,垂长数尺,尾微曲,少顷不见,忽又垂出,闪闪若动,细如数百丈线,人言此龙也。十月二日,自南阳赴邓,将至白马寺。时微雨,且晴。忽见西南有黑物在薄云间,蜿蜒如圈者,其首尾莫可辨,惟身显然,若草书云字之状。忽又有一白物在其下,如乙字,然相去尺许,久之始灭。人皆言龙鬬云。
守宫诗
汤胤绩与予极善,尝作六体香奁诗六百首,予尝序之。记得其素腕守宫一诗曰:“谁解秦宫一粒丹,记时容易守时难。鸳鸯梦断肠堪冷,蜥蜴魂消血未干。榴子色分金钏晓,茜花光映玉鞲寒。何时试卷香罗袖,笑语东君仔细看。”予诵于人,人有知诗者曰:“此何减李商隐。”公让后为参将守边,一日登城四望,曰:“黄沙白草漫漫,吾一腔血乃委于此地耶!”从者闻之曰:“何出此不祥语?”公让曰:“吾既受节守边,岂可偷生乎!”既而,胡人有牧马城下者,公让怒,即勒兵赴之。既接战,而胡大至,同事无肯救者,遂遇害。朝廷赠官赐祭。虽其无长虑而辄轻发,顾不谓之奇男子邪?
二十八宿
文庙喜任文学,尝于进士中选二十八人入翰林读书,亲课试之,令大学士解缙督其业。周文襄公忱时奏言,(“周文襄公忱时奏言”,“时”原作“特”,据明纪录汇编本改。)
愿入选,然选二十八人已足。上特曰:“此有志之士。”许之,凡二十九人。又令选中书舍人二十八人,专习羲、献书。以黄文简公淮领之。一日,上谓文简公曰:“诸生习书如何?”公对曰:“惟致勤耳。惟今翰林有五墨匠陈宗渊者,亦日习书。然不敢侪诸人之列,但跪阶下,临搨颇逼真。”上曰:“卿尝持其所书来否?”公因出诸袖中。上览之喜甚,目公曰:“此何乡人?”对曰:“越陈刚中之裔。”上闻刚中名改容,久之曰:“自今当令此人与二十八人者同习书。”公曰:“然尚在匠籍,又须如例与饮食给笔札。”上从之,且令有司落其籍。宗渊遂得入士流,雅善山水,又能写神习书。未久为中书舍人,历事三朝,以刑部主事致仕云。
刺客
五代葛从简为忠武节度使,闻许州富人有玉带,欲之而不可得。遣二卒夜入其家,杀而取之。夜,卒踰垣,隐木间,见其夫妇相待如宾。二卒叹曰:“吾公欲敓其宝而害斯人,吾必不免。”因跃出而告之,使其速以带献,遂踰垣而去,不知其所之。此与晋使鉏麑刺赵盾事相似。循笃于君臣,富人笃于夫妇,皆足以感人,益见天理民彝之不可灭如此。
倒用印
唐段秀实倒用司农司印以追兵,此忠于国者也。五代李崧、魏王继岌召书史登楼去梯,夜以黄纸作诏,倒用都统印,谕诸军杀郭崇韬,此何等举措!卒之继岌道死,崧后亦族诛,天道好还有如此者。
(“天道好还有如此者”,“道”原作“地”,据顾氏明朝四十家小说本改。)
读书录
薛文清公瑄,锐志道学,着读书录二十卷,多名言。尝曰:“自朱子后,性理已明正,不必着书。”程明道、许鲁斋皆未尝有所着作,而言道统者必归之,似确论也。至谓吴草庐未及许鲁斋,则予不敢必耳。
着书争名
四书详说,苏州知府况公刻于郡庠。袁铉作序,以为王廉熙阳作,言熙阳丞沔池时稿,留曹端家。”刻既成,其书四出,端为霍州学,移文于苏,言四书详说乃其所着,孟子中有其订定白马之白一段。又言熙阳已坐刑,不当有着书之名。熙阳为山西左布政使,以公事死,无害其着书也。端辨四书详说为其所着可也,言熙阳坐刑不当有着书之名,非也。
赝谱
袁铉绩学多藏书,然贫不能自养。游吴中富家,依栖之间,与之作族谱。穷汉、唐、宋、元以来显者,为其所自出,凡多者家有一谱,其先莫不由侯王将相而来,历代封谥诰敕、名人序文具在,初见之甚信,徐考之乃多铉赝作者。铉年七十余,竟以作谱事致一家为某府所究,破其产,人四窜避去,而铉亦不复来吴。
诗谶
正统三年六月一日,予始入吴县学为增广生。是年开科取士,而吴学之得举者三人:周郁为春秋魁第四名,张瓛第十一,施盘第十五。既而赴会试,盘作诗留别,其词有曰:“红云紫雾三千里,黄卷青灯十二时。”又咏胡蜨云:“莫怪风前多落魄,三春应作探花郎。”己未,果状元及第。
第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