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工业的发展元朝手工业在宋金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其中,官营手工业尤为兴盛。
元代手工业生产的突出特点,是以官手工业为主,私人手工业作坊较前减少,这是因为,蒙古人对中原技术的喜爱,蒙古族作为统治民族的身份支配中原的技工匠人。
民间手工业数量不多,但也在发展着。主要是丝织业在江南一带发展快。手工业生产从技术上看,最着名的是黄道婆对纺织业技术的改进。由于元代棉花种植刚开始,纺织技术不太理想。黄道婆在海南学习黎族的纺织技术后,加以改造,传播到故乡江南地区,如改单绽织车为三绽,棉布颜色、图案也较前新颖复杂。元丝织业也在前代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但丝织品变成达官贵人的衣料,其技术也日益精细,不计成本,特别是官手工业的分布更是如此,不能看作是有代表性的技术水平。
还有制瓷业,景德镇瓷器业在元代更为发展,成为专门生产进贡品的官手工作坊,政府设“浮梁瓷局”专门管理,以生产青白瓷为主。矿冶业、印刷业也在宋代的基础上恢复,发展。
(三)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经济的繁荣。
元朝政府十分重视商业,实行重商政策。对许多重要商品,如盐、铁(包括铁器)、贵金属、茶、酒、醋等,采取专利垄断政策,或由国家直接经营,或将经营权转卖给商人,国家抽分其利。对一般民间贸易征收商税,大体三十取一。贵族、官吏、寺院也依靠其政治特权积极参与经商活动。其中斡脱商人(即为蒙古贵族经营商业和高利贷的西域官商)最为活跃。政府与贵族官僚频繁卷入经商活动,促进了商品的繁荣,同时又使这种繁荣带有畸形色彩,正常的民间商业活动受到一定破坏。斡脱倚势横行,靠高利贷牟取暴利,导致很多负债人倾家荡产,还激化了社会矛盾。尽管如此,由于大一统局面的重建,交通运输发达等因素,元朝商业仍然取得了显着成就。其表现如货币方面:元朝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将纸币——钞作为主币来发行。中统元年(1260)十月,发行中统元宝交钞,简称中统宝钞或中统钞。面值从
10文到2贯,共分10等。习惯上称钞1贯为1两:50贯为1锭;百文为1钱,10文为1分。中统钞以银为钞本,法定比价每钞2
贯(两)同白银1
两。至元年间又发行了至元钞。中央设诸路产钞都提举司,总管货币发行事宜。地方上各路设交钞库(也称行用库)为兑换机关。纸币轻便,易于携带,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也促进了商业的发展。有不少商人靠经商致富。
元朝的对外贸易十分发达。
对外贸易不仅活跃了国内市场,也给元朝政府带来了巨额收入。
(四)海运和大运河的疏浚元代定大都(北京),主要从政治上考虑,背靠燕山和蒙古草原,俯视中原,便于控制。但元代以降经济中心已移至江南,大都的米粮等用品“仰给于江南”.海运和运河的疏浚仍为了从江南往大都运粮。
海运指自杭州、苏州入海,沿黄海绕道山东半岛,进入渤海的直沽(天津),再进入大都。元世祖到江南时,曾从此线运南宋书籍到大都,自1282年始,大量粮食由此道运进。在海运中虽然船工们总结了一套航海经验,但风险较大,所以在海运的同时,又整修了大运河。
大运河在隋唐时期以洛阳为中心,尽管已达涿郡,但不畅通;北宋仍用运河,南宋与金对峙时,运河已淤塞不通。元朝在整修旧运河的同时,开凿了三条人工河:济州河,从山东济宁到东平;会通河,从山东东平到临清;通惠河,从大都到通州,通州有白河达天津,这三条河道修成后,形成了以大都为中心的新型运河,南自杭州,北至大都,全部畅通了。从此,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开始了一个新的时代,同时还起到了巩固统一的积极作用。
讨论:如何评价元世祖六、元朝的思想文化元代的文化与政治经济一样,具有鲜明的民族融合特点,既有汉文化的普及,也有蒙古等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元代的文化,出现了一些值得称道的成果。
(一)哲学和宗教元代的统治思想,是宋代的理学。宋金对峙时,理学家朱熹等人的着作主要在南方流传,“南北道绝,载籍不相通”,加之金人处在从奴隶制到封建制的转化阶段,对于汉文化只是作为封建文明逐步接受,还形不成某种帮派。金朝末年,才有王若虚,赵秉文等理学家在社会上有些影响。蒙古灭金后,尽管许多名儒受到重用,但理学的广泛流传还是赵复之功。蒙军攻下德安(湖北安陆),俘儒生赵复,带至燕京,到燕京后,受到忽必烈的召见,建周子祠(敦颐)、太极书院,“北方知有程朱之学,自复始”(《元史·赵复传》),其实以前也有流传,如许衡,刘因,吴澄被称为元代三大理学家,而产生主要影响的是赵复。许刘主朱学,吴澄强调朱陆二派,虽有分歧,主要方面还是沿用宋学,很少创新。
各种宗教,在元代也很兴盛。至少有十种以上宗教,如佛教、喇嘛教、道教、白莲教、弥勒教、明教、伊斯兰教、也里可温教、婆罗门教、一赐乐业教。
(二)史学《文献通考》:马端临着。马端临,饶州乐平(江西)人,生于南宋。见唐杜佑撰《通典》自天宝之后中断,故仿其体例,并扩大取材范围,写成的一部叙述历代典章制度因革的通史。全书三百四十八卷,分为二十四类。对经济史详尽,对宋代制度记载尤为详细。但不及《通典》考证严谨。自此,《通典》,《通志》,《文献通考》(前三通)完成,后人仿续到清朝成为“十通”.
《通鉴注》,胡三省着,胡字身之,浙江宁海人,宋末元初人,南宋之后,隐居不仕,着成《资治通鉴注》二百九十四卷,包括通鉴的事实考证、地理考证、音注等,是后人研读《资治通鉴》必不可少的一部参考书。胡三省在南宋末年动乱中着述,书成后因战乱焚毁,又重新着述。文中用宋代年号、地名,以寄托对故国怀念。近人陈垣在抗日战争中曾着有《通鉴胡注发微》,表达了同样的民族情怀。
第3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