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红楼梦白话文版(四)>第22章 夏金桂无事生非2

第22章 夏金桂无事生非2

王夫人赶紧又劝说:“女孩子长大了,总得出嫁啊。就是本乡本土的人,如果是做官的,谁也不能保证总在一起。只要孩子们有福气就好啊。迎姑娘嫁得倒是近,可是时常听说她被女婿折磨,甚至不给饭吃。就是我们送了东西去,她也得不到。最近听说更不好了,也不放她回来了。那女婿总说咱们用了他们家的很多银子。前天我派了几个婆子去看望她,迎丫头躲在小偏房里里不肯出来。老婆子们非要进去,看见我们姑娘这样的冷天还穿着几件旧衣裳。她含着泪对她们说:‘回去别说我这么苦,这也是命中注定的事情,也不用送什么衣服东西来,不但得不到,还要多挨一顿打。’老太太想想,这倒是近处能看见,命不好了更不好受。大太太也不大管她,大老爷也不出头想个办法!迎姑娘的日子还不如我们三等的小丫头呢。探丫头虽不是我生的,可我很疼爱她。既然老爷看见过女婿,我想那是不会错的。只等老太太同意,选个好日子,多派几个人把她送到老爷那里去。该怎么做,老爷也不会将就的。”贾母说:“有她老子作主,你就准备好,挑个好日子把她送去吧。”王夫人答应着。宝钗听着,没敢说什么,却非常伤心:“我们家里姑娘们就数她拔尖儿了,现在又要嫁到远处去,眼看着这里的人一天比一天少了。”宝钗有时也伤感啊!她送走了王夫人,回到自己的房间,也没和宝玉说什么。见袭人独自一个人在做活,她就说了说刚才的事儿。袭人也有些伤心。
赵姨娘听说探春出嫁的事情,竟然很高兴,她想:“我这个丫头在家最瞧不起我,我哪里还是个娘,还不如她的丫头呢。她就会巴结上头。她挡在前头,连环儿也不能出头。现在老爷接走了,我倒干净了。想让她孝敬我,那是不可能的。如果她也像迎丫头那样,我也就称心了。”这是什么当娘的,就盼着自己的女儿能掉到火坑里去。她跑到探春这里说:“姑娘,你是要高飞的人了,到了姑爷那边肯定比家里还好。你自己也是愿意的。我是养了你一场,并没有借你的光儿。就是我有七分不好,也有三分的好,不要一走就把我摔在脑后头了。”这是干什么呢?简直就是幸灾乐祸啊。探春低头干自己的活,一句也不说。赵姨娘见她不理自己,气哼哼地站起来走了。
探春觉得又好气,又好笑,可又伤心,自己流了一会儿泪。坐了一会儿,她闷闷不了地走到宝玉这边来。宝玉问她:“三妹妹,我听说林妹妹死的时候你在那里。我还听说,林妹妹死的时候远远的有音乐的声音。这是不是说她不是平常人呢。”探春笑着说:“那是你心里自己想的。不过,那天晚上的音乐确实很怪,不像是普通的音乐。你的话或许也对。”宝玉听了,更坚信自己的想法了。坐了一会儿,探春就走了。她本来可能是想让宝玉安慰安慰她,可看这情况,宝玉一心想得只有黛玉。
宝玉想让紫鹃过来,就去请示贾母叫她。紫鹃心里不愿意,虽然过来了,但在宝玉跟前,不是唉声,就是叹气。没人的时候,宝玉低声下气要问她黛玉留的话,紫鹃从没什么好话回答。宝钗背地里倒是夸她有忠心,并不责怪她。雪雁虽然在宝玉娶亲的时候出过力,宝钗看她不是个明白人,就请示了贾母和王夫人,把她嫁给了一个小仆人。王奶妈就养着,将来好送黛玉的灵柩回南边去。黛玉的几个小丫环仍然回来伺候老太太。宝钗对人还算公平,也很理智,比较喜欢紫鹃这样的忠臣。当然,宝钗这样做也可能是在收买人心,讨好宝玉、中国人似乎对忠臣比较敬重,但仅仅是敬重别人的忠臣,对自己的忠臣常常又很讨厌。我们不一定有臣子,但大都养过狗。狗对我们很忠诚,但我们却瞧不起狗。同样道理,我们恨奸臣,但恨的是别人的奸臣,对自己的奸臣还是挺喜欢的。宝玉很想念黛玉,看到黛玉的人都走了,更加伤心苦闷。不过,一想到黛玉很可能是成了神仙了,就又高兴起来。
宝玉听到袭人和宝钗谈起探春出嫁的事,“哎呀”一声哭倒在炕上。宝钗和袭人都吓得赶紧扶住他:“怎么了?”宝玉已经哭得说不出话来了,定了定神才说:“这日子没法过了!我的姐妹们都一个一个的走了!林妹妹做神仙去了。大姐姐呢已经死了。二姐姐呢,碰着了一个混蛋玩意儿。三妹妹又要远嫁,不能见面了。史妹妹又不知要到哪里去。薛妹妹是有了人家的。这些姐姐妹妹,一个都不留在家里,单留我干什么!”宝玉确实很有感情,不过也有点儿过了,是不是忘了自己是个男孩子了。
袭人忙着劝说。宝钗摆着手说:“你不用劝他,让我来问问他。”她就问宝玉:“你是不是要这些姐妹都在家里陪到你老了,都不要管终身的事吗?如果说别人,或者还有别的想头。你自己的姐姐妹妹,不用说没有远嫁的;就是有,老爷作主,你有什么办法呢!天下难道只有你一个人爱姐姐妹妹吗,如果都像你,就连我也不能陪你了。读书都是为了明白道理,你怎么越读越糊涂了。这么说起来,我和袭姑娘都各自走了,让你把姐姐妹妹们都请来守着你。”
宝玉听了,忙用两只手拉住宝钗和袭人:“我也知道这个道理。可为什么散得这么早呢?等我化成了灰的时候再散也不晚啊。”袭人赶紧捂住他的嘴说:“又胡说。这两天身体刚刚好些,二奶奶才吃些饭。如果你又闹翻了,我也不管了。”宝玉还是说:“我都明白,只是心里不舒服。”宝钗也不理他,悄悄地叫袭人快把定心丸拿给他吃了,慢慢地开导他。袭人想去告诉探春,走的时候不用来告别了。宝钗拦住她说:“不用怕的。等安顿几天,等他心里明白了,还要叫他们多说句话儿呢。再说,三姑娘是个明白人,不像那些假惺惺的人,少不了还要劝说他的。他以后就不是这样了。”宝钗什么都清楚,对人看得也特别准。正说着,贾母那边派鸳鸯来说,知道宝玉老毛病又犯了,叫袭人劝说安慰,劝他不要胡思乱想。袭人她们赶紧答应着。贾母又想起探春,虽然不需要嫁妆,其他用品还是要准备准备的,就把熙凤叫来,把贾政的意思告诉她,让她去准备。熙凤答应着去办理了。
宝玉的毛病会好吗?探春回来和他告别吗?
请看下回。
不读红楼很遗憾,读不懂红楼不丢人
不读红楼很遗憾,读不懂红楼不丢人
――一百回后的感想
记得我准备翻译《红楼梦》的时候,也有过犹豫,但后来还是下定了决心,打算好,一天天地做,一回回地译。现在,回过头看看,竟然有些不太相信,已经译完这些了。当时,为名字曾经犹豫过,后来还是起名叫《大白话红楼梦》,另外学着人家,加了个括号“首发”。至于选择新浪,倒是没有犹豫,因为我一直在新浪读书。后来,有位读者提建议,应该改成“红楼梦翻译”,我觉得很好,起码应该在后边注上,这样才不会误导读者。我想了办法,可是一直没有改过来。那就在这里声明一下:《大白话红楼梦――〈红楼梦〉翻译(新浪首发)》。
不读红楼很遗憾,读不懂红楼不丢人。《红楼梦》真的很伟大了。有人可能觉得,它不过就是记了很多琐事,有什么伟大的?文学作品伟大不伟大,应该不在于写的事情大还是小上。《红楼梦》通过一个家族,写出了时代,它是伟大的。可它也很难读懂。首先,文言文比较难懂。其次,有些老一点儿的方言很难懂。一说不懂,有的人就会说:“这就是白话,读不懂太可笑!”就算是白话,读不懂也不可笑,何况是古白话呢?这些方言,年龄在三十岁以上的人还能读懂,年轻一些的就不好办了。这不奇怪。
我们看人物,要把人物放到当时的背景看,不能用现在的标准去衡量他们。有人经常批评贾母,这是可以的。但是,有的人看到贾母死了,就非常高兴地说:“活该!”这就不对了,成了幸灾乐祸了。贾母很多做法都不对,但总体看,她还是一位正常的、慈祥的封建社会的老太太。所以,我们可以讨厌她,但不能一棍子打死她。
另外,大部分人都是喜欢林黛玉,讨厌薛宝钗的。这种态度,似乎更多的是一种道德的力量。在生活中,似乎喜欢宝钗的人更多,这就纯是一种感觉,当然也是一种俗念头。生活中喜欢黛玉,有一点儿脱离实际的生活,精神的成分多一些。说句俗的,能照顾林黛玉这样的病秧子,这样的人应该是比较注重感情的人,甚至有一点高尚。喜欢宝钗,那也没错,宝钗很讨人喜欢,文才和黛玉差不多,就是稳重一些,也不是什么毛病啊。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所以我们不要过分指责别人的喜好,只要人家合情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