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旧仪补遗卷下
昼漏尽,夜漏起,宫中卫宫,城门击刁斗,周庐击木柝。文选新刻漏铭注、阳给事诔注
夜漏起宫中,宫城门击柝,(一)系刁斗,传五夜,百官徼,直符案:文选注引作“传五伯官直符”。行,卫士周庐击木柝,传呼备火。
(二)北堂书钞武功部、仪式部、文选新刻漏铭注
五夜:甲、乙、丙、丁、戊夜。案:初学记器物部引“五夜: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及相传救守火帅内户外,(三)数五止。北堂书钞仪饰部
夜漏起,中黄门持五夜,相传授。文选新刻漏铭注
立夏、立秋昼六十二刻,夏至昼六十五刻。夜漏不尽五刻,击五鼓;夜漏不尽三刻,击三鼓。初学记器物部
冬至昼四十一刻,后九日加一刻,至立春昼四十六刻,夜五十四刻。(四)北堂书钞仪饰部
汉制:天地以下,群臣所祭凡一千五百四十。新益为万五千四十。案:“新”上疑脱“亡”字。汉法;三岁一祭天于云阳宫甘泉坛,以冬
至日祭天,天神下。三岁一祭地于河东汾阴后土宫,以夏至日祭地,地神出。五帝祭于雍(五)畤。(五)艺文类聚礼部、太平御览礼仪部
元年祭天,二年祭地,三年祭五帝于五畤。三岁一遍,皇帝自行,他祠不出。史记封禅书索隐、太平御览礼仪部
祭天地五(祀)(畤),(六)皇帝不自行,祠还致福。汉书贾谊传应劭注
皇帝案:艺文类聚引“皇帝”作“桓帝”,字讹,下同。祭天,居云阳宫,斋百日,上甘泉通天台,高三十丈,以候天神之下,见如流火。舞女童三百人,皆年八岁。天神下坛所,举烽火。皇帝就竹宫中,不至坛所。案:汉书礼乐志注引“竹宫去坛三里”,疑此注文。甘泉台去
长安三百里,望见长安城,案:太平寰宇记三十一引作“甘泉宫”。皇帝所以祭天之圆丘也。(七)艺文类聚礼部、太平御览礼仪部案:太平
寰宇记引作“黄帝以来,圆丘祭天处”。艺文类聚又引作“成帝”。
通天台高三十丈,望云雨悉在其下,去长安三百里,望见长安城。案:史记孝武帝本纪索隐、汉书武帝纪注、郊祀志注、文选籍田赋注引
同。(八)武帝祭天,上通天台。舞八岁童女三百人,置祠具,招仙人。祭天已,令人升通天台,以候天仙。天神既下祭所,若大流星,乃举烽火,而就竹宫望拜。太平寰宇记三十
武帝于甘泉宫更置前殿,始广诸宫室。有芝生甘泉殿边房中。太平寰宇记三十一
芝有九茎,金色,(九)绿叶朱实,夜有光,乃作芝房之歌。三辅黄图二、太平寰宇记三十一
通天台上有承露(盘),(一十)仙人掌擎玉杯,(以)承云表之露。(一一)元凤闲,台自毁,椽桷皆化为龙凤,随风雨飞去。太平寰宇记三十一
皇帝祭天自行,群臣从之,斋皆百日,他祠不出。祭天紫坛幄帐。(
一二)案:续汉志补注引作“幄帷”。高皇帝配天,居堂下西向,绀幄,(一三)绀席。续汉志补注、北堂书钞礼仪部、服饰部、初学记
礼记、艺文类聚礼部、服饰部、太平御览礼仪部、服用部
祭天,用六彩绮席六重,(一四)长一丈,中一幅,四周缘之。玉几、玉饰器,凡七千三百物备具。(一五)养牛五岁,至三千斤。史记
封禅书正义、(一六)汉书郊祀志注、续汉志补注、北堂书钞礼仪部、服饰部、艺文类聚礼部、太平御览礼仪部、珍宝部、服用部、布帛部
大祀,斋五日。小祀,斋三日。(一七)北堂书钞礼仪部
斋则食丈二尺旋案,陈三十六肉,九谷饭。北堂书钞酒食部、初学记器物部、太平御览服用部案:太平御览引作“九谷饮食”。
斋法:食肉三十六两。太平御览饮食部
凡斋,绀帻;耕,青帻;秋貙刘,服缃帻。续汉志补注
祠五祀,谓五行金、木、水、火、土也。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皆古贤能治成五行有功者也,主其神祀之。太平御览礼仪部
(凡)圣王之法,(一八)追祭天地日月星辰山川万神,皆古之人也,能(纪)天地五行气,奉(成)(其)功以成人者也。(一九)故
其奉祀,皆以人事之礼,食之所食也,非祭食天与土地、金、木、水、火、土、石也。太平御览礼仪部
祭参、(二十)辰星于池阳谷口,夹道左右为坛,营覆地各周三十六里。史记封禅书索隐、太平御览礼仪部
祭地河东汾阴后土宫,宫曲入河,古之祭地泽中方丘也。礼仪如祭天,名曰汾葵,一曰葵丘也。艺文类聚礼部、太平御览礼仪部案:汉书武帝纪注引作“葵上”。
第3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