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妇人规>第11章

第11章

治崩淋经漏之法
属性:若阴虚血热妄行者,宜保阴煎、加减一阴煎。
保阴煎(见血热经早)加减一阴煎(见血热经迟)若火盛迫血妄行而无虚证者,宜徙薪饮、黄芩散加续断、丹参。
徙薪饮(见《新方八阵·寒阵》)治三焦凡火,一切内热,渐觉而未甚者,先宜清以此剂,其甚者,宜抽薪饮。
陈皮(八分)黄芩(二钱)麦冬芍药黄柏茯苓牡丹皮(各一钱半)水一钟半,煎七分,食远温服。如多郁气逆伤肝,胁肋疼痛,或致动血者,加青皮、栀子。
黄芩散即子芩散(见血热论外方)若血热兼滑者,宜保阴煎、槐榆散、生地黄汤。
保阴煎(见血热经早)槐榆散(见《妇人规古方》)治血崩及肠风下血。
槐花地榆(等分炒焦)上二味,用酒煎饮之。
生地黄汤(见《古方八阵·固阵》)治热痢便血,崩淋不止。
生地黄(五钱)地榆(七钱半)炙甘草(二钱半)上咀,用水二钟,煎一钟,分空心日晚二服。
若肝经怒火动血者,加味四物汤。
加味四物汤(见经不调)若肝经怒火动血,逆气未散者,化肝煎或保阴煎加减主之。
化肝煎(见《新方八阵·寒阵》)治怒气伤肝,因而气逆动血,致为烦热,胁痛胀满动血等证。
青皮陈皮(各二钱)芍药(二钱)丹皮栀子(炒)
泽泻(各钱半如血见下部者以甘草代之)土贝母(二、三钱)水一钟半,煎七、八分,食远温服。如大便下血者,加地榆;小便下血者,加木通各一钱五分。如兼寒热,加柴胡一钱。如火盛,加黄芩一、二钱。如胁腹胀痛,加白芥子一钱。胀滞多者,勿用芍药。
保阴煎(见血热经早)若血有滞逆而妄行者,四物汤、丹参散。
四物汤(见经不调)丹参散(见调经论外备用方)若营气不足,血不能调而妄行者,五福饮、四物汤、四君子汤、八珍汤,择宜用之。
五福饮(见血热经早)四物汤(见经不调)四君子汤(见血虚经乱)八珍汤(见经不调)若脾气虚陷不能收摄而脱血者,寿脾煎、归脾汤、四君子汤加芎、归。再甚者,举元煎。
寿脾煎(见血虚经乱)归脾汤(见经不调)四君子汤(见血虚经乱)举元煎(见《新方八阵·补阵》)治气虚下陷,血崩血脱,亡阳垂危等证。有不利于归、熟(地)等剂而但宜补气者,以此主之。
人参黄(炙各三五钱)炙甘草(一、二钱)升麻(五、七分炒用)
白术(炒一、二钱)水一钟半,煎七、八分,温服。如兼阳气虚寒者,桂、附、干姜随宜佐用。如兼滑脱者,加乌梅二个,或文蛤七、八分。
若脾肾虚寒,兼呕兼溏泄而畏寒者,理阴煎、五君子煎、理中汤。
理阴煎(见血寒经迟)五君子煎(见《新方八阵·热阵》)治脾胃虚寒,呕吐泄泻而兼湿者。
人参(二、三钱)白术茯苓(各二钱)炙甘草(一钱)干姜(炒黄一、二钱)水一钟半煎服。
理中汤(见血虚经乱)若阳气大虚脱陷者,四维散。
四维散(见《新方八阵·热阵》)治脾肾虚寒滑脱之甚,或泄利不能止,或气虚下陷,二阴血脱不能禁者,无出此方之右。
人参(一两)制附子(二钱)干姜(炒黄二钱)炙甘草(一、二钱)乌梅肉(五分或一钱)(酌其味之微甚,随病患之意而用之),或不用乌梅,此即四味回阳饮也。
上为末,和匀,用水拌湿蒸一饭顷,取起烘干,再为末,每服一、二钱,温汤调下。
若脾肾阴气不固者,固阴煎、五阴煎、秘元煎。
固阴煎(见肾虚经乱)五阴煎(见血虚经乱)秘元煎(见血虚经乱)若肝胆气虚不能藏血者,必多惊恐畏怯,宜五福饮、七福饮、八珍汤。兼阳虚者,仍加姜桂。
五福饮(见血热经早)七福饮(见血虚经乱)八珍汤(见经不调)若去血过多,血脱气竭者,当速用独参汤提握其气,以防脱绝。或用当归补血汤。
独参汤(见《古方八阵·补阵》)治诸气虚气脱,及反胃呕吐,喘促,粥粉入胃即吐。凡诸虚证垂危者。
人参(二两)水一升,煮取四合,乘热顿服,日再进之,兼以人参煮粥食之,尤妙。
《宝鉴》当归补血汤(见《古方八阵·补阵》)治血气损伤,或因误攻致虚,肌热口渴,目赤面红,脉大而虚,重按全无。及病因饥饱劳役者。
黄(炙一两)当归(三钱)水一钟半,煎八分,食远服。
若崩淋既久,血滑不禁,宜涩宜固者,龙骨散、如圣散、七灰散之类,同人参兼用之。
龙骨散(见《妇人规古方》)治血崩不止。
龙骨()当归香附(炒各一两)棕毛炭(五钱)上为细末,每服四钱,空心米汤调下。忌油腻鸡鱼炙物。
如圣散(见《妇人规古方》)治血崩,三服全愈。
棕榈子乌梅肉干姜(俱烧存性为末,各等分)上每服二钱,空心乌梅汤调服。一方单用棕皮,半烧半生,为末,每空心服二钱,亦妙。
七灰散(见《妇人规古方》)治血崩,神效。
莲蓬壳罂粟壳腌蟹壳益母草旱莲草棕毛叶
藕节(各等分俱烧存性,为末)空心醋点汤调下三钱。一秘方用棉花子以铜锅炒黑为末,黄酒调下二、三钱,三两次即止。并治崩漏、小产血不止。
凡血淋治法,大约如前。但其秽臭脉滑者,多火,宜从清凉;若腥臭清寒脉细者,多寒,必须温补。其或久病,则精去无穷,尾闾易竭,非大加培补不可。惟固阴煎及十全大补汤之类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