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范蠡>第7章

第7章

范蠡读完信简,吃了一惊,怎么忘了伍子胥惯用陰谋手段呢。范蠡和伍子胥同为楚人。范蠡对伍子胥大智大勇的将才十分佩服,但对伍子胥帮助吴国打进楚国都城,鞭笞楚平王尸体三百以报家仇的做法并不赞同。他之所以下决心和文种一起到越,也是想和伍子胥较量一番,尔助吴败楚,吾则助越制吴。
范蠡感到信简内容非同小可,慌忙到已分居别住的文种大夫那里商议对策。守门人说,文种大夫回楚接家眷未回,他才想起文种临走时曾和他说过,并约他一同回乡,他没有同意。范蠡又到大将军诸嵇郢家,家人讲大将军前几日去了北疆。
“直接去见勾践。”范蠡想,“越国若不备战,下一战必败无疑。”范蠡回到住处,穿上官服,交待独山守好门户,自己急匆匆地朝王宫走去。
范蠡走到王宫门口,正遇上叹着气出来的舌庸。
范蠡急问:“舌庸大夫,大王可在?”
舌庸摇了摇头:“从西南山打猎回来,又让石买拉到北海观潮去了。齐国、晋国、楚国的使者来了多日,等待大王召见。嗨!”
“三国使者齐来,可有紧急国事?”范蠡问。
舌庸说:“三国君王,见越打败强吴,欲与越结盟制吴。”
“好啊!”范蠡说,“这对越国十分有利。”
“是啊!”舌庸说,“可大王只顾驱车荡舟,三国使者已等得烦燥。上大夫,来此何事?”
范蠡简略他说了朋友来信情况。舌庸一听,顿感事态严重。两人在宫门口商量了一番,决定去见王后,当此之时,只有王后才能劝说勾践把国事放在心上。就在去后宫路上,范蠡突然想到-李之战前,斩杀吴国使者,绝了勾践和大臣们言和的望,这件事可能是王后指使人干的。看来,这个王后非同一般。两人唐突求见,宫中侍人传到勾践耳里,王后想劝也不好说话,事情反而走上陰面。范蠡停下脚步,说出看法。舌庸一听十分有理,决定返回。
可这等重要事情如何让王后知道呢。两人一时都无良策。
晚上,范蠡和剑童独山对练,几次出现败招。
剑童独山一直跟着范蠡,对范蠡脾气十分清楚。见范蠡津神不振,就收剑说:“少伯兄,有何心事?独山能否分优?”
范蠡叹气:“国家大事,你难以分忧。”
独山说:“再大的事也是人干的!”
范蠡吃惊地望着独山,在他的印象里,比他小三四岁的独山只知练剑干活,不善言谈,没想到竟说出如此有份量之话。
独山见范蠡惊讶的样子,说:“咋啦,我说的不对!”
“对,对!”范蠡激动他说。
“何事,兴许我能出一把力呢:”
“好!”范蠡把事情讲了出来。
“这有何难,”独山说,“你写好,我送去便得。”
“如何送,大摇大摆?”
“夜半潜入,神不知鬼不觉。”
“一旦被王宫守卫抓住,干系太大。”
“我的功夫,不会被抓住。”
“山外有山,莫太自信。”
独山想起上次他听到文种和范蠡商议劝说越王抗战时,自己想了一招,夜半去刺杀吴国使者,没想到赶到那里,正要动手,却被强手占了先,可见强中自有强中手,便不再坚持,说:“要不搭箭射进宫中?”“从哪儿搭弓?”
范蠡笑了,“你还大小。睡去吧!”
“不!”独山执拗地,“会有办法的。”
独山原是楚国宛邑城北独山脚下人。从小父母双亡,被范蠡父亲收养,视为己出,让他陪伴范蠡读书练剑。范蠡走到哪里,他跟到哪里,犹如影子一般。独山对范家感恩戴德,对范蠡十分崇敬,范蠡若是让他去跳火坑,他也不会犹豫。平日照顾范蠡起居,行时牵马执蹬守卫,形如主仆,情如兄弟。
现在见范蠡为国事躁心,寝食不安。自己想帮又想不出好计,十分自疚。在范蠡催促下,虽然躺下了,但怎么也睡不着。虽已入秋,可这南方比家乡爇得多。独山起身到院里冲凉,碰翻了一个菜篮。独山把菜篮扶正,突然有了主意。他返身见范蠡正在灯下写简,没有吭声,悄悄躺下。
第二日范蠡起身,不见独山,也不见昨夜写给王后的奏章,吓出一身冷汗。这个独山,别惹出乱子呀!历来伴君如伴虎,何况这是只没有定性的嫩虎。说瞪眼瞪眼,说张口张口,若是生气地“唯”一声,轻者逐出境,重者掉脑袋。
正在范蠡不安之时,独山提着菜篮哼着家乡小调回来了。
“独山!”范蠡喝了一声。
独山站住了,吃惊地望着范蠡。在他的印象里,兄长似的范蠡没用过此种口气。
“几上的奏简你拿了?”
“嗯。”
“拿到何处去了?”
“送到后宫去了。”
“啊?”范蠡生气地扬起了手,一瞬间,冷静下来,把手掌朝自己拍下去。说:“吾好糊涂,如何把这件事同你讲呢?”
“少伯兄,”独山说,“你放心,不会有事的。”
“你还年轻,好多事你不懂。”范蠡一边摇头一边说。
独山顶了一句:“你也不老,啥事都懂了?”
范蠡苦笑:“你对王宫的事不懂啊!”缓了口气,“你说说,如何送进去的。”
“反正送进去了呗!”独山说。
“有人看见了吗?”
“有。”
“谁?”
“王后。”
“你见到王后了?”
“王后这会儿已见到奏章了。”
范蠡见独山话里有话,忙说:“细说其详。”
独山见范蠡又急又担心的样子,只好照实说了。
原来独山去市场买水果蔬菜时,认识了专为王后姬玉采买果蔬的侍女阿青。这阿青是姬玉从周朝带来的心腹之人,乖巧可爱。之后经常见面,当清楚对方身份后,虽不敢过多交谈,但彼此从神色中都能看出了信任。这天早晨,独山来到市场,恰巧阿青也来了。独山便和阿青一起买水果菜蔬,阿青买什么样的,他买什么样的,阿青买多少,他买多少。暗暗把奏章藏到篮底。
采买完毕,两人走到市场一头,把篮子放在地上说话。说完之后,独山掂起阿青的篮子就走。因为篮子一模一样,阿青也没注意,就掂起独山留下的篮子走了。
范蠡听独山讲完,心里踏实了些。但这件事后果如何,王后姬玉如何处置这件事,还想象不到。
阿青回宫洗水果时,发现了竹简,禁不住惊讶地“啊”了一声。
正在梳妆的姬玉听到叫声,来到阿青跟前问:“何事惊叫?”
阿青把竹简呈给姬玉。
姬玉仔细看毕,两眼瞪着阿青:“简从何来?”
“我也不知道。”阿青说。她已意识到是独山放的,但王后交待过,出去采买不许接触外人,她不敢说出这一节,只是喃喃他说:“就在水果篮里,回宫才看见的。”
“遇上过何人?”姬玉继续追问。
“没有,没有!”阿青惶恐。她不知简上写的什么,担心是独山给她写的“不中听”话。害怕得浑身发抖起来说:“市上人很多,不知是何人放的。”
姬玉见阿青害怕地样子,估计她不知情,就放下脸子说:“没事啦,你去吧。”
阿青答应一声,慌忙回自己房间擦汗去了。
姬玉见阿青走开,把简放到眼前,仔细看了两遍,默默地记下后,把简烧了。
她理解通过此法给她送奏章的人不想让大王知道此事。她也明白写奏章人,是想让她规劝大王亲理朝政,可谓用心良苦。此人是谁呢?文种、诸嵇郢不在朝中,石买一类将军不会写,苦成、皓进、皋如这些先王留下的大臣忠倒是忠,多胆小不敢直谏。只有舌庸、范蠡!奏章上写着:齐晋楚三国欲与越结盟制吴,使者住馆多日,大王避而不见。从这句话看,写的是舌庸管的事,若是舌庸所写,岂不此地无银。
看来只有一人,范蠡!姬玉听到过他夜半到宫直面大王的谏言,这个奏章的语句,渗透着范蠡讲话的气息。姬玉再一次被范蠡忧国的苦心所打动,心里想,这是上天赐贤人给越,越国兴衰系于范蠡。想到这里,她在心里说:“上大夫放心,我会按你之意办的。”
越王观潮越后智劝在钱塘江水入海处。
勾践坐在石买为他观潮搭起的“观潮台”上,边喝酒边欣赏着上百个裸体壮汉,驾着一只只小船,在浪尖上往若飘飞。身边乐工用木扇鼓、木瑟敲打着勾践喜欢的野音,七八个年轻女子和着野音野舞。
一直陪着勾践的石买躬身进言:“大王,潮景可好?”
“唯!唯!”勾践兴奋地叫道,“还有何地好玩?”
“臣闻东海甬东之地有一仙岛。”石买试探着说。
“唯?”
“岛上有仙山、仙树、仙水、仙人。”
“唯!”
“臣即安排。”
“唯。”
“咔嚓”!观潮台上旗杆断了。
勾践吓了一跳,还没反应过来,狂风便将台上的几案掀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