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法藏碎金录诗话辑录>第5章
白乐天有诗句云:“恬然不动处,虚白在胸中。”予因拟之,别作二句云:“昭然不昧处,灵照在胸中。”白公之诗言定也,予之诗言慧也。同上。
白乐天有诗云:“已共身心要约定,穷通生死不惊忙。”予因拟之,别为二句曰:“已共身心要约定,险艰情伪不伤嗟。”白公所云,知天均不定之大,常也;予之所云,知世缘本妄之大,常也。同上。
杜荀鹤《春感》诗云:“浮生七十今三十,已是人间半世人。”予因拟之而作赋云:“浮生七十今逾九,已是超群越世人。”同上。
诗云:“不忮不求。”《易》云“无咎无誉。”是吾心也。同上。
予览杜牧诗《和州绝句》云:“江湖醉度十年春,牛渚山边六问津。历阳前事知虚实,高位纷纷见陷人。”予因别作一句偏对,末句所得者三,其一云:“妄缘扰扰知萦已。”又云:“宴居寂寂堪修道。”又一云:“明心了了思超世。”夫如是,则老生之志,非昏乱也。同上。
予因泛览诸书,又得三种之师。《尚书》云:“主善为师。”夫宏达之士,不当止学一先生之言,凡有一善,皆能师之,则其智广矣。又《列子》云:“子列子师壸丘子。”林注云:“日损之师。”《老子》云:“为道日损。”夫人若能知非改过,日思减损,有去非之善,居无过之地,乃几于道也。又唐贤白乐天有诗云:“澹然无他念,虚静是吾师。”《庄子》云:“唯道集虚。”《老子》云:“归根曰静。”夫人若能虚静其心,则于道最为亲切。此三种理有浅深,俱为入道之门,故予采而师之。
予记得齐已诗句云:“心清槛底潇湘月,骨冷禅中太华秋。”又记得似是陈陶诗句云:“高僧示我真隐心,月在中峰葛洪井。”予爱诵之,令人气格爽拔。同上。
前辈有诗句云:“两轮日月般兴废,一合乾坤夹是非。”有以见是非之颇多也。如此今人著文,褒贬古人,以为论有以见是非之有余也。又如此故庄生之书,以环中之空为道枢,释氏之书以心言路绝,名曰不可思议。解脱真学之士,若不到此,则其言意未有休歇之地。同上。
前辈有诗云:“尘海茫茫万古深,是非波浪至于今。其中名利为香饵,钓尽人间不了心。”又有诗句云:“举世尽遭名利染,何人不带是非行。”因知名利之生是非,如形声之有影响,古今皆然。若有天赋至奇,大士豁然而悟理,挺然而抗志,跃出此四者之域,特立独行于妙妙之道者,吾当尊之曰“大人先生”。
唐贤白乐天有诗句云:“济世才无取,谋身道不周。应须共心语,万事一时休。”予自引年退处,绝无交游,约已趣向,因而拟象其句,增多其意而书之云:“应须共心语、共书语、共道语。”昔晋阮瞻,时人谓之“三语掾”,予今自目之曰“三语翁”。其三语名则略同,而理全异耳。名僧贯休有诗断句云:“岂知知足金仙子,霞外天香满毳袍。”予因拟之,自述所得,别成二句云:“岂知习静知常子,尘外天声满耳根。”同上。
白公名居易,盖取《礼记?中庸》篇云:“君子居易以俟命。”字乐天,又取《周易?系辞》云:“乐天知命故不忧。”予观公之事迹,可谓名行相副矣。故情动于中,而形于言,集中有诗云:“朝见日上天,暮见日入地。不觉明镜中,忽年三十四。勿言身未老,冉冉行将至。白发虽未生,朱颜已先悴。”又云:“贫贱非不恶,道在何足避。富贵非不爱,时来当自致。所以达人心,外物不能累。”噫,公年方壮而作是诗,予今年八十,比公赋此诗章之年,已加一倍,更余一纪矣,安得不如公之旷达哉!故予抗心希古,以公为师,多作道情诗,粗合公之词理尔。同上。
白公有诗句云:“澄江深浅好,最爱夕阳时。”予自有所得,因而拟之,别为二句云:“耳音清亮好,最爱梦醒时。”事虽不同,而句相类也。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