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嚏
《金匮》痰饮篇曰∶水在肝,胁下支满,嚏而痛。徐注曰∶肝与少阳胆为表里,所以主半表半里者,水气乘之,阴寒内束,故少阳气上出,冲击而嚏,如伤风然。喻注曰∶火气冲鼻,故嚏也。
按《内经》肾主嚏,故凡太阳伤寒,寒气深入,随督入脑,为热所击,则嚏矣。
太阳与督,即少阴之部也,其脉皆与脑通。嚏者,寒热相激,逐于脉中,致脉内作痒,痒即突出。徐曰寒束,喻曰火冲,其义一也,惟不言肝肾相通,而牵说少阳,殊属无稽。夫肝水见嚏者,肝寒感于肾也。
且嚏之来路有二∶因寒束肺窍,热气撩于肺中而上冲者,其气发于胸中,上过上之内,而下出于鼻也;因寒束督脉,热气激于脊膂而上冲者,其气起于腰俞,循脊上出脑顶之巅,而下出于鼻也。
一缕寒邪,孤行气脉,而不为正气所容,故冲击而出也。本属微邪,不足为病,然见有早起,必嚏数十次,无间寒暑,而寒天较甚,妇人妊娠尤为有碍,此不得为微邪矣。
治法宜仿肝水例,宣达肝与膀胱之阳,与肺气相接,使水邪下伏,宿寒外攘,即止。
论呕哕
《伤寒论》湿病篇,湿家下之早,则哕。此丹田有热,胸上有寒。又太阳篇,邪高痛下,故使其呕,小柴胡汤主之。邪者,伤寒之邪也;痛者,热之所郁而激也。
又云∶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黄连汤主之。《脉经》平呕吐哕篇曰∶寒气在上,暖气在下,二气相争,但出不入,其人即呕而不得食,恐怖即死,宽缓即瘥。朱丹溪曰∶呃逆,有痰闭于上,火起于下,而不得伸越者。大凡人身四维有寒束之,气行横窍之出入不利,遂从直窍上冲;又或寒压于上,热郁于下,气上升道狭,不如其常,则升气冲激,此皆作呕哕也。
若肠胃秘结,浊气上蒸,肝肾血热,火气上浮,而无寒遏于上者,不过愠愠欲吐,不至冲激也。
干呕与哕,证有轻重,而因无异同,前人剖析太过,转乱人意。(按∶上论呕哕,非论吐也。
吐之病,有因寒气从下上冲而然者,有因中焦胃热、肝热而然者,有因外风袭胃者。)
惊跃
常于欲寐未寐之际,霎然举手振跃者,世皆谓为血不养筋,而实非也,乃津不濡脉之候也。
人身气脉一动,周身百脉涌应,其中必有津以濡之,故能自然无碍也。
若有一脉竟塞不通,则气亦竟不至其处,亦遂寂然不动矣。
无如脉终不能不通,气终不能不至也。
脉中津汁耗燥,一有不濡之处,或略有痰丝以格之,则气之既动而窒,窒而复动,一控送之间,而百脉为之撼跃矣。
其动之所发无定处,或起四肢,或起胸中,随其气之所触而起也。
此象偶然一见,不足为病。若欲治之,惟甘凉生津而已。凡小儿寐中,多作此象,俗谓骨气撑长之兆,实即痰格其气也。
若大人逐日方寐,即见惊掣,是为痰盛,是津虚之燥痰也。
生津为主,而祛痰佐之,津盛则痰有所载,而滑利易出也。
若血液亏虚,不能养筋者,当见肢节拘急不便,或举身振振欲擗然。此风热所伤,与发汗太过之所致,所谓筋惕肉也。
是故心津虚燥之人,往往神明散越,欲寐之际,心中无故惊惕,四肢微有螈,甚至累累不已,令人不能成寐者,其势虽微,病根反深。若骤因风热与过汗者,宜甘酸以养之,经谓∶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是也;若久病与无病而然者,更宜大剂甘寒酸温之药,生津补血以溉之,所谓津液相成,神乃自生地;又有水饮冲心而发者,必辛散淡渗,兼滑润之剂,载痰上下分出以涤之,此又所谓心中大动,恐如人将捕之者,是心阳为水邪遏抑,而神不自安也。
表里俱病治各不同
表里俱病者,俱伤于邪也,非表邪实、里正虚之谓也。
气者,六淫是也。
试以寒热明其例。表里俱寒者,治宜温中以散寒,里气壮而外邪可退矣。
仲景于身体疼痛,下利清谷,先温其里,后攻其表者,是指示大法如此。其实表里两感于寒,温里、发表,一时并用,正不必分先后也。
表里俱热者,治宜甘寒,佐以辛凉解散,如叶香岩温热治法。若阳明腑实者,更先以苦寒咸寒攻下之,如服承气,大便得通,而汗自出是也。
二者表里同气。故重在里,治其里而表亦即应手而愈矣。
即或表有未尽余邪,再略清其表可也。
若先攻其表,不但里虚,而表不能净;即令表净,而正气受伤,里邪又将从何路以驱除之?表热里寒者,如其人素属中寒,而新感风热,治宜解表而已。如其人内伤生冷,外伤风热,表里俱属新邪,则治宜辛凉疏表之中,佐以芳香理气,以化内寒。表寒里热者,如其热是因表邪,腠理闭遏所致,但解表而已。如其热是因温邪蕴结,而表又新感风寒,轻者辛凉疏其里热,而外寒自祛;重者寒力足蔽其热,治宜辛香轻悍,急通其表,免致表邪久束,里热愈深,渍入经络,沾滞血分,便难措手,但剂中宜佐凉滋,不可过燥,表解急清里热。二者表里异气,故重在表,所谓先攻其易也。
若先攻里,不但表邪内陷,恐里邪未易去,而表邪已坚矣。
此法之大体也。
又当随时消息病势之缓急,以为施治之先后,神明于法中,而非死板法也。
其庶几乎?大抵病由外陷内者,须开其表而撑其里,使邪仍从原路出也。
昔人尝谓∶少阴之邪,仍以太阳为出路;太阳之邪,仍以阳明为出路。故凡外邪内陷日久者,服药后能转见表证,即是邪气退出也。
又如内伤饮食,以致恶寒,则攻滞之中,必兼理气;内伤精血,以致发热,则养阴之中,必寓潜阳。此又表里互虚、互实之治法也。
伤寒邪在阳经则脉浮在阴经则脉沉
旧说谓∶伤寒邪在阳经,其脉浮;邪入阴经,其脉沉。此浮表、沉里之大义也。
其实寒邪初感在表,脉多沉紧而数,不见浮也。
此事景岳已曾辨之矣。
邪入阴经,惟寒邪直中者,脉见沉紧;若由阳经化热传里者,脉多洪盛,未有转变沉细者。然则旧说非耶?曰∶所谓阳经脉在浮者,非谓其脉之浮也,谓诊者当于浮分诊候其变象也;阴经脉在沉者,非谓其脉之沉也,谓诊者当于沉分诊候其变象也。
大抵初感外邪,如属风热,则脉浮,然风热之象,止见于浮,若重按则不见也;如属风寒,则脉沉不能浮,然风寒之象,止在指力初到脉皮之上,若重按至脉底,亦不见也,且其势有欲浮不得之意,即此可见寒邪据表,阳气不得外达矣。
此邪在阳经则脉浮之说也。
邪入于里,若属沉寒,或寒湿从下受,直入阴经者,重按沉分,必见细紧;若系热邪入里,外有寒束,则必见浮紧而沉滑矣。
至伤寒由阳经化热传入阴经,只是邪气内连,非邪气内移,表邪全罢也。
其脉当较病在阳经时更觉洪实,其邪气之变象不止见于浮分,连沉分亦如是矣。
此邪在阴经则脉沉之说也。
若表邪入里,而表分全退,只见里证,此必内虚,而致邪气内陷也;或热结于胸,而为神昏、谵语,其脉必沉细而数;或寒陷于中,而为下利、足冷,其脉必沉微欲绝,亦有沉紧而迟。邪盛正虚,比之邪气直中者,更难挽回也。
内连者,是邪气蔓延,而正气之力不敌也。
内陷者,是正气全虚,而邪气据其巢穴也。
第2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