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哙传》云“从攻项籍屠煮枣。”顔师古辈皆未详其处。《後汉·郡国志》”济隂郡寃“句有煮枣城。
刘向曰“汤无葬处。”顔师古谓“不见传注也。”按《汲冢记》,後魏天赐中,河东人张恩盗发汤冢,得志云“我死後二千年困於恩。”恩得古钟磬,皆投於河。
《书》有亡本及逸诗者,盖孔子之所删也。不修春秋者,孔子之所未改者也。逸论语者,殆载”齐鲁古三论“篇章之所遗也。读唐明皇《道徳经序》,见《君子传注》,至公之辞也。孔子所存之书,逐篇皆因事而训後世,如《盘庚》三篇,盖以五迁之劳,民咨胥怨,故録其”丁宁告民迁之“之意,欲後世凡议迁都,即知民之必怨,用戒其不可轻迁也。
《地里新旧志》,江淮间宅与墓,则随五音取向。宅则皆须西北髙,东北下流水,辰巳间出,兼同用丙向为上。非也。凡宫寺祠庙邮馆,皆无常主,故用丙向。宅舍则当各随本音。
邵亢学士家作三代木主,大约依古制而规模小也。仍各用一小木室安木主,作一静室置之,不须画影巾登,盖非古礼。又木主久而壊,可瘗而别制。安禄山陷洛阳,士庶奔迸。崔佑甫独崎危於矢石之间,潜入家庙负木主以窜。然则,木主之制,唐士人之家皆为之也。
孙构绍先言,诸葛武侯夔州八阵图用八以石垒。汉州八阵图用六以砂垒。皆近千年不泯。或曰武侯择吉日为之故也。用六在用八之後,以其兵少不能足其数。
晁文元公常约已立四无之法,而専习之。谓“无怒。无怖。无虑。无住。”无虑者,息其繁虑;无住者,不住着於一物。晁公每自谓“得则象智”,盖见贤思齐,触类而长。此取象中説所谓七无者,然皆原於《论语》”子絶四也“。
物有以类而名之者,鹅曰舒鴈。马曰飞兔。皆名之美者也。至於人则有曰鹰犬、曰虎狼者,岂不愧於鹅马乎?
《史记》,苏秦曰燕北有枣栗之利。又《乐毅传》曰蓟丘之植,植於汶篁。释者谓竹曰篁。谓燕之疆界移於齐之汶水。然则齐鲁间枣栗殆自燕北而移植欤。故《青州图经》引《齐民要术》曰“青州有乐氏枣,丰肥细好,为天下第一。”经云“乐毅破齐时,自燕齎来,因种於此,故以姓得名。”
物有善蛰藏者,是保其身也。人若能蛰藏志意,待时而动,是保其神也。保身则气全。保神则形全。形与神不相离也。
文中子言”董威辇,大雅吟,几於道。“威辇之词,不见於世,而见石崇大雅吟,然亦无能歌者。威辇,晋·董京字也。京与崇同时人,其诗意异否,未可知,且存崇词以质斯义。其节曰“堂堂太祖。渊弘其量。三分有二。周文是向。於穆武王。奕世载聪。荡清吴会。六合乃同。大槩以司。马晋比姬。”周大雅之意,其在是乎。
唐·刘秩述,《政典三十五卷>,杜佑增之二百卷,号《通典》。通典所载自书契以还,迄唐徳宗贞元元年,上下数千年。咸平中,宋白等为《续通典二百卷》,载二百年,其卷帙亦如之。与晋张辅论迁固书一也。然秩书太略。白书太烦。不烦不畧,最为适中者,佑书也。故最行於世。是知天下钜细事,惟适中可以久而不废。岂特书抄哉。
赋者縁物以成文,必辞理称,则彬彬可观。唐杨遂赋太极生两仪,有云”品物流形,聚作草木鸟兽;不言善应,散为霜露风云。“理虽长而辞不称,无足观者。王沂公赋有物混成,曰“得我之小者,散而为草木;得我之大者,聚而为山川”,虽与前赋意合而其辞理彬彬然矣。
髙弁公仪种,先生放之髙弟也,常着《帝形》三篇。有张荷若山亦学焉,先生以友道待之,着《过非》九篇。先生皆称之,复谓《过非》在《帝形》之上。《帝形》今行於世,而《过非》世所罕见。大旨谓”过非,非过也。圣人作事於时,有本是而末非,非圣人之过也。盖後世增饰之过也。“陆鲁望尝因激而为《蚕赋》,以其贻祸於民,遂欲伐桑灭蚕,思”古民衣皮羽为无得丧“,则不及《过非》之意逺矣。
韩文公古诗曰“帝欲长吟哦,故遣起且僵”,谓李杜也。《北梦琐言》载文公律诗曰“天恐文章浑断絶,再生贾岛在人间。”又,王黄州《解梁官舍》诗云“上天於我心还厚,只遣文章道更尊。”此皆原孔子”天未丧斯文“之意。
杜工部《送杨六判官使西》诗云“子云清白守,今日起为官。”诸本皆然。予以谓”今“作”金“,盖金日磾,本休屠王太子,与母阏氏俱没入官,输黄门养马,武帝尝竒之,赐汤沐衣冠,拜为马监。唐中兴时,赞普必有相类者,故甫用之也。
四六文字,虽变古体,其有至当者,亦不减於古,如梁李崧《论诗答徐巡官》,其略曰“诗者,或逸乐而兴,或悲哀而作,内经夫妇,外正君臣。虽孤愤必申,虽舆言必达。惩恶劝善之理,於是乎明;感新懐旧之情,於是乎见。乃知作者,岂徒然哉。是以读驺虞之章,知岐周之盛徳;诵芍药之句,识郑卫之淫声。”如巡官《送賔》云“蟾桂三春捷,鸡林一国荣。则知,皇泽之被於逺人,素风之渐於殊俗。”又若《贻友》云“诗至道长乐,生来贫却闲,则知,尺璧轻於寸隂,千金贱於一字。”如崧所述,岂必以古律为别哉。
五代和鲁公凝,长於歌诗,初辟西征,从事军务之余,往往为歌篇。诏使往来,传於都下,当时籍籍,以为宫体复生。俄而时主知之,遣中使驰驿,索宫词百首,即日上焉。其间有云“遥望青青河畔草,几多归马与休牛。”又云“赤子顒顒瞻父母,已将仁徳比乾坤”。又云“越溪妺丽入深宫,俭素皆持马后风。尽道君王修圣徳,不劳辞辇与当熊。”使事中,的有风人之旨。
和鲁公上巳日修禊事於济汶之上,或曰“长津之内,游舸甚繁,击鼔鸣榔之下,必起飞鳐而惊睡龙”,俄有渔者,获一巨鱼,长丈余,其围数尺,斑首赤喙,刀鬛骨鳞,遂赎而放之。或谓曰,子欲望负舟乎?鲁公曰“豫且之箭,前编所遗,但惜其救旱之功未展,不可随泥鰋沙鰌同鱠也。且为放鱼歌。”有云“骨鳞骨(阙)皆龙子”。时张昭逺称之云“解束缚之讐,愿登贤相,盖志形於词也。”後为右揆。旧説鲤鱼满三百六十嵗,蛟龙辄率而飞去。若此者,其嵗盖亦深矣。
赋亦文章,虽号巧丽苟适,其理则与传注何异。如李巽土《鼓赋》“土之静静,乃隂之实。鼓之动动,乃阳之精。隂以质而浊,阳以文而清。将以质胜文,而其理永固,遂以土为鼓而其义有成,斯迨於无愧於理矣”。当时,谓之李土鼓。後有鲍当者,着《孤鴈》诗,甚精,时亦号鲍孤鴈。
太平兴国二年正月六日,太宗始御讲武殿试进士,赐吕蒙正以下及第。三年、五年,又赐胡旦、苏易简以下及第。初,京师期集未有题名石刻,至七年,冯起以赞善大夫通判歙州,苏能以着作郎权知歙州,乃刻赐诗七首。其赐吕蒙正诗有云“帝泽虽寛异,官荣莫忘贫”。赐胡旦诗有云“报言新进士,知举是官家。”御注云“每相见但相劝为美善之事,莫教朝野人笑道主文官家知举不了”。
吕蒙正自仆射乞出,得判河中府。太宗曰“卿状元及第,朕用卿作宰相,今日可谓荣归乡里。”因有诗曰“满朝鸳鹭醉中别,万里烟霄达子归。”太宗闻之曰“吕蒙正似无意再来”,既而三召,方再入相。
艺祖时,新丹凤门,梁周翰献《丹凤门赋》,帝问左右“何也?”对曰“周翰,儒臣在文字职,国家有所兴建,即为歌颂。”帝曰“人家盖一个门楼,措大家又献言语”,即掷於地。即今宣徳门也。
刘仲芳上曹玮水调歌头,第三句云“六郡酒泉”。苏子美亦有此曲,则云“鱼龙隠处”。尹师鲁和之,亦云“吴王去後”,其平仄与苏同而音与刘异。尝问晓音者,乃曰“以平仄言之,其文稍异。然不脱律,皆可用也。”律説,本词之指法。余闻之师,悟治易者,各将所见。苟不离道之方,则不可论是非,余经皆然。
王元之咏中条山,尝爱田告诗,有“洞黑吹狂雨,峯青卓冷烟”,乃作书求之。大槩言诗於兹山,只欠是尔。田诺焉。故田诗集不复载。
李文定公迪与夏侯鳞各题诗於濮州王骥郎中屋壁,文定曰“南巷萧条北巷连,君归未得伴君闲。郡楼独上最髙处,尽日凭阑不为山”。夏侯曰“夜来飞梦到瑶池,借得周王八骏骑。宴罢却归蓬岛去,五云狂踏影参差。”明年,文定第一人,夏侯第二人及第。
魏野诗曰“云好低头望,松宜侧耳聴。便堪为导引,谁信可延龄。”顷年杜岐公晚年,挥扇,或坠椅下,即侧身取之。盖亦欲略用力也。
王钦若三司勾当,来亳州散食盐钱,知州有诗一句云“雪霜散处民心悦”,钦若对曰“鼎鼐调时衆口知。”
龎籍为黄州司理,夏竦时知黄州。龎尝游洪水山,有诗云“登临不觉致身危”,夏颇异。之後,龎为相,而夏为使相。龎适当轴,曰“今日向司理笔下作使矣。”
第4章内容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