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词都难免粗糙一点。头一回写嘛,不能像那些老段子那么成熟。这不要紧。我们须一面写,一面演,一面加工。我们写新词,不能不抓紧时间。在新的时代,一日千里,明天即与今天不同了,不抓紧写不行。一段除四害,用三个月工夫写,写完了,人家已是四无乡了,那么这段子还有什么用呢?写扫盲,又写了半年,写的很好,可是唱的时候也许根本没有文盲了。我们的社会是日新月异的,我们不能等。只有一边写,一边唱,一边加工,才能解决问题。而且,当时的思想和当时的感情是非常可宝贵的,必须抓住。我们曲艺工作者是尖兵,有新事必须马上写,写了就唱,不能等。我们是尖兵,若是我们写的东西,老落后半年,怎能解决问题呢?这怎么是尖兵呢?遇见问题就马上应战,我们要有这种气魄。不要认为这是浪费时间。不要怕写了打苍蝇,苍蝇没了,这段活儿就没用了。不要这样打算盘。这是为个人想,不是为集体利益想。我们现在讲技术革新,大家都在发明创造。今天我发明了这个,明天你又在我这个基础上发明了那个,老是不停地前进。你不能说这第一个发明就是浪费。你不能这么说:真糟糕,你看我发明了第一个,他又发明了第二个,这不是浪费了我的时间吗!你不能这么打算盘!堆罗汉的时候,总得有打底的吧?要都不打底,在半悬空里怎么堆呀?所以我们不能算那个个人主义的账,不要想写一段作品就吃一辈子!要是五百年后,还用今天除四害的段子,岂不糟糕了么?那就是说社会没进步,现在写除四害,五百年后还除四害呀!我们要算社会主义的账,不算个人自己的账。
对于传统的曲目,要从新估价。不是因为我们懒而用旧的。我们要重新看一看,旧的有多大价值,不是因为它旧,它老就要它;也不因为它旧就不要它。我们要杜甫,因为杜甫是好嘛!但是杜甫的作品里也有不很好的东西。不要认为旧的就都坏;也不要以为旧的就都好。不要在新旧上看事情,而要看看它的价值。看一看,我们唱出这个旧段子对今天有什么好处。我们学旧的正是为了发展新的。旧段子也好,新段子也好,里边没有真东西就不要。新段子有时粗糙一点,不甚精致,但是有真东西就好。什么是新东西、真的东西呢?生活!这里有生活,我们就保留它。这次我们演出来的新词,有些是情节很简单,都有生活。譬如有些新的段子,并没有什么热闹故事,可是有生活,叫我们一听,就知道它的作者确是跟人民在一道生活的。段子不怕粗糙一点,以后再加工嘛。但是就怕空的。生活是从群众而来,我们脱离群众,就写不出生活来。其次,要有形象。这也由群众而来。老套子如:柳叶眉、杏核眼、樱桃小口一点点等,现在都用不上了。新套子慢慢也会变旧套子。现在一个女售货员也好,女社长也好,女司机也好,都是一笑两酒窝。我觉得酒窝未免太多了,又成了套子了,这又是懒惰。不去创造,按着真实生活中的形象去创造。怎么创造形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只要到群众中去,我们是能够看见新的形象、创造新形象的。我们的旧段子里,人物形象往往借用戏曲里的。咱们说诸葛亮,往往用京戏的诸葛亮扮相。咱们说李逵,也按着舞台上的去形容。在这里,曲艺欠了人家一笔债。我们没有创造,往往借用人家的。因此我们说《隋唐》或《明英烈》的人物往往一个样子。现在,京戏也跟新歌剧《白毛女》学了。白毛女既不像白蛇,也不像穆桂英。她就是《白毛女》。那么我们也不要跟别人学了。我们要自己创造。只要我们下乡、下厂,跟工农一道,我们是能创造出新的形象来的。让别人跟着我们来学吧。现在,话剧、京戏都要演新戏,地方戏也要演新戏。假若他们没办法,不知如何塑造人物形象,好,让他们借咱们一段鼓词看看吧。这个应当是我们的骄傲。我们要有这个雄心。第一次可能创造的不完善,不太好,慢慢加工,就把他们创造出来。我觉得生活和形象是我们创作中的最要紧的东西,我相信,曲艺跟群众结合是这么密切,我们一定能在这两方面有很大的贡献。
第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