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筹办夷务始末选辑>卷二
咸丰朝。在这一朝十一年中,台湾所涉的外事乃为开港问题。开港的承诺,则为咸丰八年(一八五八)分别与英、法、美、俄所签的天津条约。先是,道光二十六年(一八四六)以後,淡水厅属之鸡笼山一带洋面,时有英船游奕。三十年(一八五○)三月,英使兼香港总督呅咹(Bonbam亦译呅〈口翰〉)照会闽浙总督刘韵珂,要求采购鸡笼山煤炭(同年正月,先曾照会粤督提及此事)。随後,又有一英船赴津过鸡笼,以船中缺煤,求为代买。不久,又在报章喧腾:呅咹在港表示福建港口(按指福州)不好,亏折甚多,因思另换台湾地方作为港口。直至咸丰八年英、法联军北犯,法有请将浙江温州海口及距厦门不远之山岛有买卖处通商之要求,并称暗地早已交易,惟求明定章程。同时美国亦提条款,谓现有数处早经私开贸易,咸可立为通商正港;并列举如粤之琼州、电白、潮州之沙头、闽之泉州、台湾、淡水、浙之温州等处。至五月间,与四国先後签订之天津条约准开的通商口岸,除五口(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外,俄约有台湾府、琼州府二口,美约有潮州、台湾二口,英约有牛庄、登州、台湾、潮州、琼州等五口及长江三口(後开镇江、九江、汉口三处),法约有琼州、潮州、台湾、淡水、登州、江宁等六口。法约在台湾(按指台南)以外,增加淡水一口;由於各约有最惠国之条款,事实上法约所增之淡水同为各国通商口岸。
在此前後,英船并以调查遭风难民为由,曾至台湾沿海巡历一周。九年(一八五九)五月,以白河之衅,英法联军二次开仗,换约搁置;嗣美约与俄约先行互换,美国即首先要求依照新约在潮州、台湾二口先行互市。同年十二月,闽浙总督庆端等奏以台湾开市通商,惟以淡水沪尾(即八里岔)为宜,并委派候补道区天民赴台会同镇、道筹办设关事宜。後以美国领事迟未到台,延未实施。十年(一八六○)八月,英法联军入京续订北京条约後,恭亲王奕诉於十二月奏准办理通商善後章程,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并指定五口及内江三口、潮州、琼州、台湾、淡水各口通商事务归钦差大臣江苏巡抚薛焕办理。十一年(一八六一)五月,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奕诉等与总税务司英人赫德(Robert
Hart)议商税务,由於台湾尚未正式开港,据赫德估计,台湾连同琼州、宁波每年应收进出税银并船钞、子口税暨洋药税(鸦片税)银通共一千零六十八万两;而徵税费用,则又与牛庄、琼州合为七万二千两云云。此外,是年德国(布路斯)继英、法、美、俄之後要求订立通商条约,并欲在台湾之鸡笼、浙江之温州通商;是又为基隆开港之先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