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白话智囊 (卷二)>22.姚崇
姚崇为灵武道大总管,张柬之等谋诛二张,崇适自屯所还,遂参密议,以功封梁县侯。武后迁上阳宫,中宗率百官问起居,五公相庆,崇独流涕。柬之等曰:“今岂流涕时耶,恐公祸由此始。”崇曰:“比与讨逆,不足为功,然事天后久,违旧主而泣,人臣终节也,由此获罪甘心焉。”后五王被害,而崇独免。武后迁,五公相庆,崇独流涕,董卓诛,百姓歌舞,邕独惊叹。事同而祸福相反者,武君而卓臣,崇公而邕私也。然惊叹者,平日感恩之真心,流涕者,一时免祸之权术。崇逆知三思犹在,后将噬脐,而无如五王之不听何也。吁,崇真智矣哉!
【译文】姚崇担任灵武道大总管期间,张柬之等人谋划诛杀张易之和张昌宗二人,适逢姚崇从屯所回来,于是就参与了秘密商议。因为有功,他被封为梁县侯。武则天迁到上阳宫后,中宗便率领众官去问候武后的饮食起居,推翻武周的五王都拍手称庆,只有姚崇痛哭流涕。张柬之等人说:“现在是你痛哭的时候吗?恐怕你的大祸就会从此开始了。”姚崇说:“我参加讨逆,不足为功。可侍奉旧主天后很久,离开旧主而哭泣,这是身为人臣的晚节啊,我若以此获罪,也是心甘情愿的。”此后,五王遇害,唯独姚崇免于受难。武后被迁居,五公相庆贺,只有姚崇独自痛哭。董卓被杀,老百姓载歌载舞,蔡邕却惊叹不已。两件事看似相同,祸福结局却截然相反。这是因为武后是君,董卓是臣;姚崇为公而泣,而蔡邕却出自私心。可蔡邕的惊叹是他平日感恩的真心,姚崇的哭泣,只是一时避免灾祸的政治权术。姚崇深知武三思尚在,要是得罪了他,以后将后悔莫及,而不象五王那样不听劝阻。啊,姚崇真是一个大智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