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舍众生即不能教化。故令离障方成住也。若见大小下反释所以。意言能济物者。盖为不见大小也。故经云。佛说非身是名大身。岂存大小。若见大小则有高下亲疏憎爱。心既不等宁曰大悲。纵使化生但成爱见憎者则去。便舍众生云何成熟。反此用意则物无有遗。迟速之间皆能成熟。九者经从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乃至如来无所说。离乐下所离障然随顺外论即是散乱。但能远离即成住也。即儒墨文笔。除佛教外皆外论也。以外论之事是名利源。
既若求名岂得心无散乱。况得之则乐失之则苦。苦之则忧乐之则溢。由斯业累世世沉沦。反推其本皆由随顺外论耳。恒沙下。举持经福多以责外学。意云。持经者功德若此。而不修行名利之源。是轮回苦本。如何随顺却乃修学。十者经从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乃至是名世界。色是依报即外四大。身是正报即内五蕴。抟取者即和合义也。但秦魏译异尔。然抟取约法相应兼人。二事相望总有三对。一内身色蕴及外器界。但合微尘所成。名为抟取。
见有身器为依正。执取等即是相应。二受等四蕴。但合心心所法而成。名为抟取。见有苦乐受等。即是相应。三色心和合以成此身。名为抟取。见有心色即是我人相应。行即迁流造作之义。观破之义如下所明。影像相者。谓色心等法。是法界中之影像。亦可是业识之影像。
离破下所离障。无巧便者。由无善巧方便。不能破此影像。乃名为障。若有巧便破之。则成其住也。巧便之相彰在次文。既离下。蹑于前住以为方便之本。由无散乱则成其定。从定方能发慧观而破之。以细下。正示二种方便。巧便之相也。然破色具二破心唯一。除细末也。以心心所法不可析破故。粗色显著难忘执情。析至极微易袪妄念。故须具二。如下文说。相想即心境也。
心境两忘故云除。十一者。经从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乃至是名三十二相。离福下所离障。欲入圣道须福资粮。如人远行岂可空往。佛为至圣是福之因。供养给侍无不获福。即以此福为其资粮。若供养得福。即是住非障。反之则是障非住也。不以下或问文云。不以相见如来。如来尚不得见。云何给侍耶。故此释也。此即但以智慧随顺相应。
名为给侍。然非谓弃却相身别侍无相之佛。但了相即非相。不生执着乃曰相应。凡所供养亲近恭敬。皆名给侍。若生执着不顺于理。虽常见佛不名为见。如下文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华严云。若人百千劫。常随于如来。不了真实义。盲瞑不见佛。又如佛昔三月升忉利天为母说法后降阎浮。有莲华色比丘尼。欲先见佛化作转轮王。队仗往至佛所。
佛乃诃之具陈上事。时须菩提在于山中。亦欲见佛寻复思念。空无相理是真法身。何用见色相。言已复坐竟不往见。于是佛告莲华色言。须菩提先见我竟汝已在后。故知执相迷真对面千里虚心体物天地一家。故古人云。肝胆虽近。情生则隔。江山虽缅。道契则邻。是知通达妙理方真给侍。
若斯给侍是侍真佛。故所获福无有边际。十二者。经从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乃至是名第一波罗蜜。离乐下是所离障。然障名有所阙略若取周备不过住名。但乐味成障远离成住。且约为障起过有其五重。一为身求利。二由求利养令身疲乏。此复有二。一由放逸令身疲乏。二求不得身亦疲乏。三由身疲故令心热恼。四由心热恼故不起精进。五由不精进故退失功德。恒沙命施下释成对治。
经苦校量意令改革。以见大利故不求小利。既不求利身则不疲。身既不疲心则不恼。心既不恼则起精进。既起精进则能受持获无边福。故知经意为治此障成其住也。一身者一报身也。意云岂为一报之身。终日求名求利。求之不足未始称情。纵使多财死为他物。
持经功德无量无边。尽未来际用之不竭。利害若此人何不然。无常经云。眷属皆舍去。财货任他将。但持自善根。险道充粮食。十三者。经从须菩提忍辱波罗蜜。乃至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离不下所离障。此但不忍为障。忍之成住也。无我下。出忍之所以也。斯有两意所谓通别。通则由无我相。虽累遭割截常能忍受。别则由无我故能忍。由累苦故能忍也。十四者。经从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乃至果报亦不可思议离智下所离障。若耽寂无智。即是障非住。
若离寂修智。即是住非障。日三时下指经对治。意云。欲证圣性非智不阶。经苦校量意在策发。此同华严经中诃劝之相。彼云法性真常离心念。二乘于此亦能得。不以此故为世尊。但以甚深无阂智。然此是对治之别意。
故须一向而言令人舍定修慧。若据究竟通论。必须定慧等学。涅槃经中说。定慧不等不见佛性。无明邪见自此而生。前第十一住便是定门。对治不同故须然也。修习之者须兼行之。十五者。经从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乃至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离十一下所离障。谓动不自摄。则是障非住。若自摄不动。则是住非障也。论中则云自取障。我能下释。意云由计我故。遂起降住胜能之心。不觉喜动故不自摄。今经既云无一众生得灭度。无法得菩提。则不计胜能故。能对治也。十六。经从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乃至是故名一切法。离十二下若无教授即是障非住。
若得教授即是住非障。欲入下释成住义。虽三贤位中乱修六度经一无数劫。欲入圣道要佛策发故。于资粮位后立加行名。其犹钻火火欲出时倍加功力。遇佛然灯佛也。得无所得者。即然灯与善慧授记。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非佛与法故云无得。问此说善慧得记进入八地。何故将此配地前耶。答欲入初地须学八地。用心方可得入。若学初地竟不能入。如人学射可知。又将证八地犹须教授。欲入见道岂得不然。然从第五至此住中。每住对治一障。此障障于见道。今则加行位极对治已尽故。云而证道矣。十七者。经从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乃至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摄种性下释成住义。智体即观照。般若是能证也。
即妙平二智无分别也。以得此智生如来家。决定绍佛种。故斯则地前加行之智。至于初地转受此名。证遍等者。体即实相般若是所证也。以遍在一切法中故。唯识云。由此真如二空所显。无有一法而不在故。论中则名平等智。然有五种平等因缘。一粗恶平等。二法无我平等。三断相应平等。四无希望心平等。五一切菩萨证道平等。有是五种因缘故名平等智。故论云。入证道时得二种智。一摄种性智。二平等智也。然所证是理。今云智者斯有两意。一准起信论云。
依此法身说名本觉。二则理智冥合能所不殊。如珠与光不相舍离。成法报身者。摄种性智至果得成报身。平等智至果得成法身。故长大者。论即云妙大。妙即报身。以万行功德所庄严故。大即法身。真如实理遍一切故。十八者。自此已下皆求佛地。于中复有六种具足。具足者圆满义。谓转舍二障。转得菩提涅槃。摄转具足也。既证圣性生如来家。须示佛果功德令其欣趣。然其果德虽多。以要言之。不出依正二报。二报之内先明所依。
若无所依能依何立。正报之内不踰福智。智引福故先智后福。然后别显三业依次所明。一经从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乃至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此教下指位。即从二地至于等觉。当修道位。谓庄严之时离能所相。名之为净。称周法界故云具足。故经云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二者经从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乃至未来心不可得。见净者即五眼也。见即无见名之为净。无所不见名为具足。智净者即悉知诸心等。知即无知名之为净。无所不知名为具足。以智见不别故当一处。此下等即指位拣非修道。即无学位也。
下之四段皆合有无上之言。故云贯通。下四三者。经从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乃至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问前已频说施福。与此何别。答前所说者。皆是校量不及受持之福。今此说者。乃是无住称性之福。非能校量故不同也。问佛是果布施是因云何果中即说因行。答凡是果德皆彼因。成举彼无住之。因以彰称性之福也。言自在者。拣有漏之福不自在也。若准论中。此与智净合为一段。意明福智不相离故。则于身中开之为二。
谓色身具足亦盈六数。今则合后开前者。意云福之与智迢然不同配摄因果。五六有异异须开也。相之与好同是一身兼对下语。意以成三业故须合也。四者经从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乃至是名诸相具足。此明如来真应具足。如经云。即非具足色身明真身也。
第1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