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元之始,含光自然。釋氏謂之覺明,道家謂之胎光。釋氏覺明謂之所,道家胎光謂之象。性覺必明,明則亡所。胎元必光,光為妙象。妄為明覺所立,覺亡象而成形。胎光光廢佛,以覺明明而無所道,以胎光光而象妙。妙象之象,覺明之明,是為道本。
物之真元,元母之先,道生道生,吾不能自生,吾元元之母。
物之真元,非元也。唯本妙而後生元,故曰元母之先。元母者,謂妙也。及妙生元,元又降而生道。申言道生者,言元生真,真生神,及神而後生道。雖至於道,愈降而生物。若原其生,則不然,竟非其自。若推其自,必元元之母,妙之本始,然後能生物。所謂妙者,乃本始如如不可得而生死者也。
胎光元元,元元胎光,吾始元元,神視不見,神聽不聞,神神不遇,神不可得。故曰:不同,神而後知始。
胎光之始,莫見其眹,莫聞其音,各各自知,無相見者,故曰神神不遇。是謂不同此之不同,物物如是。然物不能為主宰者,以其神不全,而又為物轉也。方是之時,雖未有聲色臭味之交,而六種識心已具於胎光元元之內。至人以神為主,故六種識心不隨根塵,俱以神化,為一精明。眾人神鑑不全,六種識心重者先受,既傳一根,同根同染,轉入生死,胎光益微。故曰:神而後知始。
吾始於元元,無方妙天,吸光化妙。元元吾始,妙母開戶,乘光繼元。用在恍惚,道在綿綿。
孟子曰:盡其心者知其性,知其性則知天。從孟子之說,是心之外有性,性之上有天。《易》曰:窮理盡性,以至於命。從《易》之說,是理之外有性,性之上有命。孟子所謂天,即《易》之所謂命也。古之達者,或以為見獨,或以為無何有之鄉,極世之語言,不過如此。然所謂天果何方,所謂命者果何物耶。至此《經》又謂之無方妙天,方胎光在元元之中,炳然獨耀。吾不知其處,亦不知其際,非無方妙天,而何根塵銷落,吸光化妙,神用不測。眾妙所出,故謂之妙母開戶,乘光繼元。萬神自生,用在恍惚而不可執也。道在綿綿而不可絕也。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與於此哉。
無取無捨,無為自然,吾不知其自然。元始元生,混然而成,妙極元得,元始自然。
元元之中,吸光化妙,混生萬神,恍惚乘光,妙有開敷,亦不捨無而取有,亦不拾有而取無,悉皆無為自然之用。亦不知其自,亦不知其然,混然而元成,妙極而元得。故曰:元始自然之道,如是則妙,亦元元亦妙。
清濁交混,陰陽一元。非清而清,元清生濁。非濁而濁,元濁生清。非陰元陰,非陽元陽,元道斯在,陰陽同生,清濁孰能名。元清元濁,陰陽亦然。
元者,清濁始交,而未分陰陽,同為一元。《易》曰:一陰一陽之謂道。一陰一陽者,陰陽未分之謂也。自陰陽未分,而繼之以善。自善而後,繼之以性。性立而後物成,世未有性未成而善先成者。故《易》所謂道所謂善,皆物之先,非善惡之謂也。方其清濁交混,陰陽同元,則非清非濁,非陰非陽,相交以性,而不交以形,故元清含濁,元濁含清,元陽含陰,元陰含陽,猶水火之不相射,清濁同源,陰陽同生,孰能名之哉。
妙象元象,妙聲元聲,聲象不可得萬物之根,萬物之靈。吾所謂一而非一,一而未彰。吾所謂元而未元,元而未常。
妙象妙聲,唯獨聽者可得而聞,獨見者可得而視。其聲其象非象,人所可得見,所可得聞。故為萬物之根,萬物之靈,方其為元也。謂之數之始,一之祖。然其實未彰,一猶未見。謂之形之始,常之祖。然其形未見,常猶未常。聖人體之,謂之無名。
元一含妙,妙元流光。流光含氣,元妙之常。吾曰元常之道,道法元常。
氣、形、數,三者之在妙有。非有非無,流光為氣,氣結為形,形見為數。古之至人,體於妙無,出為妙有。曷嘗無是三者,然亦竟非有也。蓋流光之氣,非陰陽所感。妙氣之形,非假合所造。形見之數,非一二可求。故入而為太虛,出而為妙有,分形散氣形千萬,不為有餘。歛景吸光形閉藏,不為不足。是謂元妙之常,道法元常,故不可致詰。
陰陽之妙,清濁之杳,杳妙相因而元生。
陰陽同源之謂妙。清濁相容之謂杳。陰陽以氣相同,清濁以形相混,妙氣同為無氣,妙形同為無形。故曰杳妙相因。
元含萬象,萬象含元。萬象生元元,元元生萬象。
元含萬象,而非形也。萬象生於元,而非物也。古之至人,反身而誠,則萬物皆備於我。致中和則位天地、育萬物,皆在吾中和之中。釋氏謂意生身者,身隨意生,非造所造。即道家靈光八耀,混生萬神,而如意所生,迅疾無礙,乃至種類俱生,無所不有,不可計數。此之謂元元生萬象。
第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