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武则天的崛起>第27章此乃陛下家事也

第27章此乃陛下家事也

李勣是个高人,高就高在他懂得一个“隐”字。当反武派和挺武派为了皇后的废立问题争得面红耳赤,差点在殿堂上大打出手时,他没有去趟这趟浑水,而是置身事外,不是生病,就是告假,不管李治如何三催四请,他就是要当个隐形人,弄得最后他成了那“漏网之鱼”——唯一一位不曾发表过意见的宰相。
若是别人倒也罢了,可李勣的身份注定了他是无法置身事外的,这不,殿廷上的那场闹剧才刚停歇不久,李治就想起了迟迟不曾露面的李勣。这天退朝后,李治单独召见了李勣,试探性地问他,朕打算立武昭仪为皇后,可是褚遂良坚持说不行,他是先帝亲命的顾命大臣,您说这事是不是就真得算了呢?说完,李治用满是期待的眼神看着李勣。李勣是个老江湖,岂会不知皇帝的小心思,但他并不正面回答,而是笑了笑说,此乃陛下家事也,您爱怎么办就怎么办,没有必要去问别人。李治一听这话,立马脸上乐开了花,李勣简直就是说到了他的心坎里啊,这结婚离婚本来就是自个儿的事,为嘛还要经过一干外人的允许呢?李勣这一表态,李治和武则天就彻底放心了,不仅扭转了不利的局面,还看到了胜利的希望,可以说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可是,李勣的表态为什么会有重要的作用呢?他的地位还能高过长孙无忌?
李勣虽然不是百官之长,也不像长孙无忌那样经常在皇帝面前晃悠,但他却拥有颠覆大唐的能力,因为他是军方的代表人物,而且德高望重。在民间,李勣拥有很高的人气,他是传说中鼎鼎大名的徐茂公、王岗寨的英雄、唐初的名将,那句“呼风唤雨诸葛亮,神机妙算徐茂公”说的就是他。李勣原名叫徐世勣,曾追随李密参加过王岗寨的起义,后来归降了大唐。在跟着唐太宗李世民打天下的过程中,他不仅参加过削平王王世充、窦建德、徐圆朗、辅公袥等数次国内重大战役,还在攻打突厥、薛延陀、高丽等国际战役中担任主将,每次他都冲在最前头,英勇无畏,立下了赫赫军功。李勣的英勇无畏让太宗感动不已,大赞道,李勣是我大唐的万里长城,只要有他在,我就用不着修建长城了。感动完了,太宗还赐他李姓,让他成为李唐王室的成员,于是从此世上再无徐世勣,唯有李世勣。李世民、李世勣,仅一字之差,不知道的人定会以为这两人是亲兄弟呢。能被皇帝赐国姓,这份殊荣不是一般人能享受得到的,更别说还犯忌讳地重了一个字儿。可大唐历来开放,没那么多束缚,太宗活着的时候从没在意过这件事,一直到等到太宗去世了,李勣自个儿觉着这样太不合规矩了,也容易招人非议,所以,他主动去掉了中间的“世”字,从此又从李世勣变成了李勣。
李勣除了立下赫赫军功,还占有一个优势,那就是他比同时代的将领要年轻许多。自唐高祖李渊开始,中间经过了唐太宗统治的数十年,如今到了唐高宗的永徽时代,那些曾经更随高祖、太宗大天下的开国元勋们,要么老得牙齿都掉光了,要么早就去地底下与高祖、太宗相见了,只有十六岁就出道的李勣还在政治舞台上活跃着,是军方的第一把手。此时,正值反武派和挺武派僵持之际,作为军方第一把手的李勣表态说“此乃陛下家事也”,也便相等于是向皇帝做出了一个承诺:我们军方不想插手皇后的废立问题,你们爱怎么斗就怎么斗。军方表示不插手,李治和武则天心中的大石就放下了,因为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他们不用担心若是执意违背顾命大臣们的意见立武则天为后,他们会联合军方搞政变,上演一出皇帝换人做的戏码。这样一来,李治和武则天总算弄清了李勣的立场——他既不反武,也不挺武,实则隔岸观火的中立派。
摸清了李勣的态度,挺武派立马一扫前几日的郁闷之气,武则天的头号支持许敬宗赶紧发挥其才智,将李勣的那句“此乃陛下家事也”来了个淋漓尽致地发挥,说一个农民若是多收了十斗麦子,也会有想换个老婆的念头。陛下作为一国之君,天下的财富皆为他所拥有,难道他还不能换个皇后吗?而且这关我们啥事?用得着我们在这里瞎掺合吗?虽然这话说得有些粗俗,但却很在理,最关键的是有效,于是李治和武则天就鼓励许敬宗将到外面多作演讲,最好是让所有的大臣都听见。结果,被许敬宗这么一嚷嚷,许多大臣都变得越来越沉默,渐渐成了中立派。面对这一崭新的局面,挺武派笑了,李治笑了,武则天也笑了,因为胜利就在眼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