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族诞生之初,乃是依靠采集果实为生。
随后人族为了强盛,选择狩猎,进食肉食,强大气血筋骨。
成年人都要加入捕猎队伍,负责与野兽战斗厮杀。
那时伏羲尚未成为人王,也未曾传授八卦,因此,人族捕猎多有损伤。
尤其是为人父母者,往往看不到儿女成年,便会因为捕猎以及捕猎造成的旧伤而英年早逝。
在那时,身为家中最为年长的男儿,除去负担自己的妻儿之外,还要养育尚未成年的弟妹。
就是在那个时候,这些可能尚未成年,却要代替父母职责的人,被称为大兄。
他们可能有自己的家庭,却依旧得负担父母其他孩子的生存,甚至还要重于自己的家庭成员。
生死之中归来,再无怙恃。
不得悲伤,而是代替其责。
这就是大兄。
这个称呼,随着年代的变迁,已经很多年未有人使用。
随着人族的强大,对于遗孤的照料,各个部落也有了专门的机构。
大兄自然也被埋葬在时代洪流之中。
听闻女娲称呼自己为大兄,伏羲如何能不明白她的意志呢?
大兄要承担弟妹的生死,而在女娲看来,人族命运,甚至重于她的生死。
因此,她希望大兄能够为她托起这一片天,不为她的生死,而为人族命运。
“妹妹,你好傻……”
每个圣人都有自己的意志与信念,这是女娲的原话。
她自然也不例外。
也许,原始天族也明白这点,因此才会向女娲透露自己的野心。
“元始天尊……”
伏羲心中有千言万语想说。
他想要劝慰自己的妹妹,让她放弃自己的信念。
为了未必多么尊重自己的人族,而去对抗那永恒的身影,这又何必如此呢?
他想要怒骂元始天尊。
正是因为元始天尊的算计,才让自己的妹妹心中再度升起希望,选择走上这条不归路。
但是,千言万语统统堵在伏羲口中。
他知道,即便元始天尊不说,妹妹迟早也会选择贯彻自己的信念。
无非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至于劝慰妹妹放弃,伏羲也知道,此事定然行不通。
如果妹妹如此容易放弃,又岂会在今日,陡然升起希望呢?
这说明,妹妹的心中,一直有这样的声音在盘踞不去。
这声音是女娲自己的声音,它如此呼喊道:
“你是人族的创造者,救救人族,救救人族!”
幽灵一般的念头挥之不去,迟早会有爆发的一天。
最后伏羲还是张口,那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许诺。
伏羲雄壮的身躯沐浴在星月光辉之下,他伸出双臂,仿佛试图拥抱整片夜空。
风将他的头发吹乱,让他荒古时代特有的美感展现的淋漓尽致。
他开口说道:
“我助你,妹妹。”
女娲不由一笑,拥抱向自己的哥哥。
在这一刻,他们仿佛回到了当年。
紫霄宫中,有三个性子不同的孩子。
老大郁郁寡欢,喜欢独处。
老二少年威严,谈天论地。
老三杀气腾腾,打抱不平。
在那一天,紫霄宫极重极沉的大门轰然打开,走进了许许多多的人。
在人群中,有两个人首蛇身的孩子。
哥哥身躯雄壮,用身体庇护着妹妹。
妹妹姿色绝伦,小心翼翼躲在哥哥身后。
老三看妹妹很是不爽,与她发生了争辩,最后被哥哥狠狠教训了一通。
即便是老大老二,也被他那悍不畏死的精神震慑,不敢出手相助。
无论何时,哥哥永远都是哥哥,选择保护,也选择支持与尊重。
“大兄,多谢……”
……
东海龙王从天庭离开,沿着扫地老仙的给予的坐标,朝着东方飞去。
不多时,他来到一处海岛之上。
海岛边缘被海浪侵蚀,显得光滑无比。
东海龙王心中有些奇异。
但凡实力强大存在,往往都会占据名山大川等等宝地。
除了彰显声威之外,这种地方更是有着种种妙用,说不定内藏洞天。
对于修行之人很是重要。
那大黑天乃是准圣强者,岂会在这样一座无名小岛上隐居?
但出于对扫地老仙的信任,东海龙王呼喊道:
“大黑天。”
如此连呼三声,海岛猛然震颤起来,无数石子崩飞,岛上的生灵惊惧震撼,飞天入海,离开海岛。
东海龙王不由惊讶,张开法眼,就要瞧个究竟。
就在这时,一片阴影将他笼罩。
东海龙王抬头一看,长达六丈的脖子上,顶着一只硕大的龟头。
这是一只海龟?
这海龟竟然如此之大?
随后岛上的一切纷纷被震落,露出沧桑的龟甲模样。
从乌龟头顶上,有一人缓缓走了下来。
东海龙王此时法眼已经打开,打算看一看这大黑天究竟有何等能耐。
但他的目光之中,只能看到一片朦胧,仿佛光线被彻底隔绝。
随后他用法力微微试探,只觉得仿佛撞上了钢铁墙壁,无法破开分毫。
“你是何人,唤我何事?”
东海龙王思忖着,此人应当就是扫地老仙口中的大黑天。
于是他笑道:
“大黑天,我乃是扫地老仙故交,有事需要你帮忙。”
随后东海龙王交出竹笤,让大黑天接过查看。
秦天自然没有查看的心思,随意瞥了两眼,就将竹笤收下。
“有何事帮忙?”
东海龙王将加入天庭,劝说东王公的事宜说出,等待着大黑天的答复。
在他看来,太上何等人物,既然他交出了竹笤,就代表着这是太上的意志。
大黑天固然是准圣,又岂能不听从太上指令?
但出乎意料的是,大黑天随口道:
“不去。”
东海龙王顿时惊讶不已。
“莫非这信物有问题?”
秦天摇摇头,说道:
“信物并无问题,而是你态度有问题。”
“我知道这柱笤的主人是谁,也和他有些交情,理当帮忙。”
“可你却连一声大人也不愿意称呼我,如此不敬,我又何必前去。”
第二百四十二章 交情与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