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塔子溝紀略>第9章塔子溝紀略卷六

第9章塔子溝紀略卷六

  哈達清格素齋著
  古蹟
  內地名勝之區有親歷者有傳聞者不可枚舉塔屬地方遼闊水草遊牧向無傳焉然此乃金遼元時三衞之地歷有年所豈無遺跡因採其可考可據者而錄之為後來稽古者之一助云
  鳳凰山
  狼山
  柏山
  玄羊山
  哈拉桃花圖
  青鸞嶺
  黑山嘴
  大城子
  黃河灘黑城子
  魚兒石
  熱水湯泉
  雲山洞
  朝陽寺
  虎頭石
  毛頭大垻
  蒿子溝
  鐵溝
  大鹿溝大營子
  小城子
  金黃山
  礦洞
  興中州地基
  太湖石
  朝陽洞
  麒麟山聞仙洞
  羊山屯
  小塔子溝
  雲蒙山盛水寺
  孟良塔
  槐樹洞
  槐山洞
  千佛洞
  五佛堂
  ○鳳凰山
  三座塔城東有山高峰插雲自三座塔越大淩河而至山下二十里南至華生章京營子三十里北至長板營子南溝四十一里東至登子溝五里方圓計九十餘里山之西南有止水塔一座半山之中有大塔一座山頂有小塔一座小塔左右有兩高峰建塔之峰其形少伏數十里之外望其左右兩峰如鳳兩翼中峰微伏有塔聳起如鳳昂首者然因名為鳳凰山
  ○狼山
  狼山在三座塔西北離城十里東至他拉閣五里北至鐵匠營子五里西至黑山嘴十二里山頂舊有半截塔山坡有金時所建蓋三學寺地基一段南北長十五丈東西長十五尺廟宇全無荊榛滿地僅存大定七年舊碑而已
  ○柏山
  鳳凰山迤南五十里有柏山鬱盤峻極迴環一十六峰方圓四十餘里詢之老人云曾聞此山有大柏樹數株因以名山其樹向被蒙古砍伐無存山頂四面有舊築城基城垛并礮臺舊址半山之中有廢房牆垣規模宏廓溪徑幽深前存古井一圍後存大遼興中府安德州創建靈巖寺石碑一塊考之則乾統八年所建其碑文有峰台山四面隙地及北連龍岫前仰郡城之句以是知今之柏山即古之峰台今之鳳凰山即古之龍岫也
  ○玄羊山
  三座塔南去一百二十里為玄羊山高峰插雲深谷無際訪之故老僉稱此山素多黑羊因物命名遂稱為玄羊山樹木叢茂虎豹成群先是道人劉太華建菴一區僅可棲身日積月累遂增建為靈佑宮殿宇廊廡規模宏壯并有碑以紀其事
  ○哈拉桃花圖
  三座塔東北距城四十里平陽之中有山壁立自下而上五里餘圍圓則十六里其山頂平坦處東西南北各長十丈中有古塔一座人謂山上有大鐵鍋一口面寬丈許側埋于山鍋口半露形如新月或隱或現出沒無常又謂鍋在塔下有塔覆壓人不能見蒙古以鍋為桃花黑為哈拉因山有黑鍋故名為哈拉桃花圖及詢之附近蒙民見之者為誰僉曰無有此不過眾人之神其說耳塔傍有斷碑兩截字多模糊尚存有重修金山神廟數字年月皆無可考而山勢之巍然在望宛若金山壁立于揚子江云
  ○青鸞嶺
  三座塔西北八十里至黃金大垻山路險峻亂石嶙峋嶺之東係土默特貝子旗所轄嶺之西係敖漢王子地方山頂有元順帝元統三年平治道塗碑記上載青鸞嶺字樣蒙古以嶺崎嶇遂名黃金大垻
  ○黑山嘴
  黑山嘴在三座塔之西距城二十里遠望山色似墨因名黑山半山之中有石洞洞口寬四尺高六尺內寬三丈長三丈中有水泉南北寬三尺東西寬四尺水深二尺康熙年間蒙民十餘里外皆飲此水寒暑殊無增減及後洞上腐石剝落人不敢入至今水深如故山嘴之下西北五里有土城舊基一座東西長八十五丈南北寬八十五丈五尺四面皆有門基舊形今為民人烟圃矣
  ○大城子
  降魔寺東去二里距塔子溝七十里至大城子昔年初有人烟時樹木成林狼虎群聚蒙古砍伐樹木柴薪四圍堆積如城以禦狼虎而人居其中蒙古名為一客河屯民人呼為大城子東北里許舊有土城基址東西長一百三十五丈南北長二百丈方圓幾及四里土城之西大城子東有大小兩塔塔之西北有廟基一處古碑一座首載利州精嚴禪寺蓋公和尚行狀銘後書承安五年八月立石係金章宗時所建又天成觀前古碑一座首載利州長壽山係元順帝至元二十四年所建是土城舊基即古之利州城也碑之西又一小塔上有融菴和尚靈塔字樣至今民人有呼大城子為小三座塔者
  ○黃河灘黑城子
  莊頭營子東去五里至黃河灘西距塔子溝二百里東距三座塔一百里有古城基址東西長二百七十丈南北長三百六十丈方圓七里有餘城內兩土阜似屬古塚遍地坑窪不種不植詢之蒙民僉稱十餘年前附近蒙古居民多在城內舊房基處刨挖磚石亦有掘得他物者維時附近之家歲有火災蒙民居住不安地主台吉俄木河圖延請番僧善堪輿者問以歲歲失火之故番僧云掘動古基故遭回祿從此禁止動土于城內高阜之處壘石七堆每年五月初五六月初六台吉率眾蒙古宰牛祭禱至今永無火患其城內僅存碑首一塊上有加號碑陰之記六字城西北山坡有古塔一座高十七層圍圓十二丈塔下又小塔一座高七層圍圓四丈城北道傍有六角石柱一塊高三尺圍圓三尺三寸北面一角有慈悲心陀羅尼六字餘字皆模糊矣
  ○魚兒石
  塔子溝西北二十五里有村名西北地四面皆山村北五里山之麓掘地尺餘可得魚兒石其色或青或黃俱係石片參差磊落約長尺餘或七八寸寬三四寸至五六寸不等其厚者可揭為二三層面上俱魚形隱躍如繪先是民人因掘得石遠近傳聞好事者往往恣意掘取今其石遂不可多得及考此石出自何年傳之何人迄無知者間有所得不過寬長僅二三寸絕無盈尺者細閱其石上魚形大小不一其鱗刺皆可剝落再剝仍為石矣揆其理乃魚當山水驟漲時隨流入沙漬中水退急而魚不能去遂夾於中久而成片並非從內而生所以層層皆有而不能深透石中與大理石之天工奇巧固迥別矣
  ○熱水湯泉
  塔子溝西北三十里有熱水湯泉在平地之上其泉晝夜源源不絕泉眼六處冬夏溫熱遠近蒙古民人藉以洗濯詢之耆老咸稱濯此泉水可以祛痼疾療瘡疥健精神是以附近蒙古于湯泉之上建板房數間以為休沐之所
  ○雲山洞
  窟窿山南去一百九十里距塔子溝三百七十里有雲山洞洞在山腰有五大洞其北第一洞面寬二丈五尺高一丈五尺至二丈不等進深四丈中供佛像洞內石色五彩玲瓏洞後又有一小洞寬五尺高五尺進深六尺地下石色猶如黑磁洞上石色無異白土秉燭視之或似獸形或似人形或似花木形種種不一頗為奇異第二洞面寬五尺高三尺五寸進深二丈洞內有四小洞其前兩小洞皆堵塞不得入其後兩小洞曲躬可進亦有丈許石皆黃色視之亦似成形第三洞面寬一丈五尺高一丈進深一丈一尺係喇嘛居住之所第四洞面寬七尺高五尺進深七尺第五洞面寬五尺高七尺進深六尺此兩洞上下相連皆喇嘛居住之所洞前東面經堂三間北面經堂兩間南坡下有一水泉方圓二尺水流不竭水泉之北相去二里又一洞面寬五尺高四尺進深六尺內有石佛背立山之西坡有元順帝至正七年五月所立古碑中有瑞靈山天一洞之語今呼為雲山洞似猶有古意存焉
  ○朝陽寺
  塔子溝西南四十里有無名山山腰中有石洞洞口高一丈寬一丈深五丈僧人供佛像于洞中建草房兩間于洞外以洞口向陽遂呼為朝陽洞
  ○虎頭石
  塔子溝西南一百六十里曠野中有立石一塊高二丈圍圓三丈有奇其色黃黑相錯形若虎頭遂名虎頭石
  ○毛頭大垻
  塔子溝南去一百六十里至毛頭大垻有古碑一塊其小字皆模糊尚存為報皇恩盤嶺義院六州河橋道邑特建碑記十八大字其年月則無可考
  ○蒿子溝
  塔子溝東南一百八十里距毛頭大垻二十里有古碑一塊上載福興山院藏經碑記後有天祐年間數字其餘皆模糊不辨知為西遼天祐時所建
  ○鐵溝
  塔子溝東去一百二十里至鐵溝環溝皆山山腰中有兩洞相連東洞高七尺寬八尺深七丈三尺內供正坐石佛一尊西洞高一丈二尺闊一丈四尺深二丈二尺內供傍坐石佛一尊洞下平地中有井一圍深丈餘附近居民多取水于此
  ○大鹿溝大營子
  塔子溝東北三十里至大鹿溝大營子昔年溝內常有大鹿羣行因以名焉營北土山之中有羅卜僧格楞喇嘛于雍正七年募建廟宇一座後殿三間東西禪房各三間前殿三間東西廂房各三間耳房各一間山門三間自取名為聖喜寺
  ○小城子
  塔子溝東北六十五里為小城子因東去五里有大城子之名故名此為小城子西南去四里有長壽山喇嘛洞先是晨貝格楞喇嘛來此山蓋小廟一間草房三間山有小穴遂稱為喇嘛洞其山凹之中舊存古牌一塊內有明昌元年承安三年列於長壽山懸壁之中等語是以知山名長壽而碑則為金章宗丙辰年所建也
  ○金黃山
  塔子溝東南三十五里至金黃山遠觀山色如金黃因以名之圍圓計七十里山上有石洞一處寬八尺進深一丈喇嘛羅卜僧於乾隆十年間即山洞建觀音殿一間洞外兩旁各建住屋二間洞口西南相距不及一里石縫中有水長流冬夏不絕亦無增減
  ○礦洞
  塔子溝東南二百五十里至青石嶺嶺上有鉛洞硫黃洞各一處久奉禁堵塞
  三座塔東北一百三十里至洞子溝無名山上有大小洞口七處久經堵塞不得入其中何物並有無古蹟概不可知矣東北一百二十里至黑山溝無名山上有洞口一處久經堵塞不復可考
  三座塔東北六十里至水泉溝四家兒無名山上有洞口一處亦久堵塞不知所產
  三座塔西南一百三十里至哈拉圖溝有柏山山上洞口一處詢之附近居民云十餘年前有開此洞者但聞硫黃氣味亦未見有硫黃現亦堵塞
  三座塔南去一百五十里至五頂山因山有五峰頭遂名之曰五頂山山上有大小洞口三處久經堵塞亦不知所產
  三座塔西南一百九十里至密雲溝無名山上有大小洞口五處久經堵塞不得入
  三塔塔西南一百七十里至招蘇溝南山上有大小洞口三處久經堵塞不知所產
  三座塔東北一百三十里至黑山溝無名山上有洞口二處亦久經堵塞
  三座塔北去一百二十里至金廠溝無名山上有大小洞七處詢之附近居民云向聞洞中產鉛今已久奉禁塞
  三座塔北去一百二十里至駱駝山溝無名山上有洞口二處圍圓俱有八尺深而無底無人敢入
  三座塔西北七十里至哈拉海溝東山上有大小洞口十八處俱經堵塞不知所產
  三座塔西北六十里至蝴蝶溝北山上有洞口二處亦久已堵塞
  三座塔西北五十里至塞津圖溝北山上有洞口二處久已堵塞不知所出
  三座塔西北七十里至青溝北山上有洞口一處圍圓八尺洞黑而深無敢入者
  ○興中州地基
  三座塔巡檢建署之初匠人掘地築牆得石碑半角上載興中州在城西關住數字是今日巡檢建署之地即昔日興中州之住基也
  ○太湖石
  南塔之前有四石壁立人稱為太湖石其小者一高五尺五寸寬三尺九寸一高五尺四寸圍圓五尺三寸一高四尺五寸寬二尺三寸其大者一高七尺寬四尺五寸孔竅玲瓏頗為奇異祐順寺住持將三小者皆移立于寺內大殿之前獨此大者經數十人推挽之而不能動乾隆十九年歲次甲戌秋冬間巡檢新署告竣巡檢于世寧知而祭告之令十餘人頃刻移動隨命壯夫數十人舁而立於署庭院中迄今巍然可觀
  ○朝陽洞【在鳳凰山】
  洞在鳳凰山頂其小者在塔之東南自洞登塔幾及一里洞口南向上寬六尺下寬一丈二尺圍圓五丈二尺外高六尺中高一丈佛皆銅像自小洞下趨不及一里即朝陽洞洞口向西南面寬二丈進深一丈二尺高一丈二尺中有石佛臥石牀上身長九尺五寸高二尺五寸腰圍三尺五寸相傳順治八年春三月有蒙古四楞台吉帶炮手照力彬者在山行圍見白鹿前奔追至山頂樹林中僅見石洞而鹿無踪視洞中惟臥佛在因與眾共商修整廟宇於順治八年興工九年告竣妝金飾彩佛像一新召募僧人李大嘴在洞住持洞本無名因其向陽遂名朝陽洞今又名為明和尚洞以僧人海明居之故也洞中無水下山三里許方有井路險如削難於肩挑康熙十一年大嘴之徒性語性喜以駝水牛驢無草場懇于貝子貝子捐與洞口後溝為牧地至今尚仍其舊
  ○麒麟山聞仙洞
  麒麟山即鳳凰山之北尾離朝陽洞二十里山勢至此伏而復起山腰中有三石洞坐東向西上洞口寬五尺深五尺高六尺內有混元祖師坐像中洞面寬一丈三尺進深一丈七尺高九尺下洞口寬七尺深七尺高六尺皆無佛像康熙年間僧人傅寶先于中洞搭蓋草房居止并于中下兩洞中置佛像嗣因洞口去大淩河三里取水窵遠復於山之下坡募建天仙廟三間將中洞下洞佛像悉遷廟中而上洞直立如壁故佛像未能移動至麒麟山之名則出僧人傅寶之口意以為前山名鳳凰後山自當名麒麟也遂傳為麒麟山云先是傅寶居洞中每黑夜常聞木魚聲因名其洞為聞仙洞傅寶俗姓茅氏今又有改聞仙洞為茅和尚洞者
  ○羊山屯
  去羊山之西相距四里居民聚處為羊山屯西有乾河渠二道傍立石碑兩塊其字跡全剝落者一其尚存字跡者乃元順帝至正四年修橋碑記至今斷流久無橋梁矣
  ○小塔子溝
  羊山屯南去五里有小塔在山頂因名其地為小塔子溝下有斷碑一塊字跡模糊內有至正丙子歲四月日數字餘皆剝落不能復識焉
  ○雲蒙山盛水寺
  小塔子溝南去五十一里山勢崔巍四面皆伏此峰獨起週圍四十餘里常有雲罩山頂因名雲蒙山山下出泉流而不竭古廟雖無舊基猶在康熙年間王家嶂子蒙古建造殿宇於水泉之上使水流於廟階之下每數百人飲之有餘遂名為盛水寺元有玉泉寺者意即在斯乎
  ○孟良塔
  雲蒙山西北二十三里有白思呼營子因有蒙古白思呼居住其地遂名其營營之東有古塔一區咸稱為孟良塔及詢之土人有老者云昔年曾見塔上刻有孟王塔三字今人訛呼為孟良塔及於塔之上下四旁遍覓其字終未之見是其為孟王孟良迄無可考也
  ○槐樹洞
  洞在尺不袋溝山凹之上東距錦州松嶺門八十三里北距三座塔六十里溝內先多棗樹蒙古以棗為尺不嘎袋遂名其溝為尺不嘎袋稿兒民人譯為尺不袋溝其洞高二丈寬五尺進深四丈崆峒峻峭四面玲瓏中有石胎釋迦佛像康熙五十六年僧人寂坤來居此洞以洞前有槐樹數株遂名槐樹洞洞頂有舊塔一座洞下有水泉圍圓三尺深五寸自北流至東南里許之外入於地
  ○槐山洞【又名朝陽洞】
  自槐樹洞南去二十五里有古槐山朝陽洞洞口高八丈東西長二十丈進深五六丈不等僧人濟和於雍正間流落口外無處棲止以此洞為避風雨之處初不知山與洞為何名也但以山有古槐二株因名為古槐山洞洞口朝陽遂又名朝陽洞云迨數年始於洞西募建娘娘廟三間而僧人仍在廟後洞中居止
  ○千佛洞
  距朝陽十里高山之中石帶束腰拾級而登寥廓上浮崢嶸下鎮洞口向南面寬二十餘丈有三洞東洞面寬十丈進深三丈六七尺高一丈五六尺有差宏廠壯麗舊有石佛千尊已損大半尚存大小佛七八十尊洞前有斷碑一塊字跡不全中有統和二十三年數字知為遼聖宗時所製中洞深邃而寬五丈進深五丈高一丈三四尺喇嘛羅卜僧素納秦格楞于洞口外石崖之下建佛堂三楹遮蔽洞口深而且黑為喇嘛牧牛驢之所西洞寬八丈因于洞內建禪房七間為喇嘛所居之處今喇嘛羅卜僧素納秦已六十有七始來此洞佛堂禪房皆其所建
  ○五佛堂
  千佛洞南去二十里萬山之中有五佛洞洞口寬四丈二尺進深一丈五尺高九尺康熙間蒙古傲七台吉獵此見洞中有石佛五尊為茂林豐草所蔽因重加修葺以洞中為佛堂東建廚房西建禪堂又於洞外建韋陀小廟而令喇嘛白燕居棲洞中
  塔子溝紀略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