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食物的“升、降、浮、沉”
根据“升、降、浮、沉”理论确定食物的药效。药物的这四种性质,是根据药物的质地和性味,确定治疗趋向的一种方法。李时珍曰:“酸咸无升;甘辛无降,寒无浮,热无沉。”味苦咸酸性寒凉者,大多具有沉降之性,药势趋里趋下,如大头菜、牡蛎、柚子等;子实及质重者,大多有沉降之性,一般具有清热滋养的药效,药势多趋下趋内,如绿豆、龟板、山芋等;味辛甘性温热者,大多具有升浮之性,药势趋表趋上,如生姜、葱白、胡椒等;花叶及质轻者,大多有升浮之性,一般具有升扬发散的药效,药势多趋上趋外,如茉莉花、花菜、苋菜等。以上是指药物升降浮沉的一般规律而言,但在实践中,前入亦观察到有少数药物的升降浮沉之性又有独异之处,所谓“诸子皆降,蔓菁独升”,“诸花皆升,旋复独降”,“诸根皆降,桔梗独升”,即其例证。这说明药物的共性之中,又包含着一定的个性。
确定食物的归经与药效
中药归经是根据中医脏腑经络学说,结合药物对机体的选择性作用归纳而成的。归经包含着趋向和归属两个含义。可以理解为是指药物作用的部位、作用范围和选择作用的高度概括的概念。祖国医学认为,每一证候都是脏腑、经络发病的表现。任何病症均可辨证分析认定其发病的脏腑部位,故将治疗某脏腑、经络病症的药物归入某经。
(1)根据“五味”所主确定食物归经和药效。归经是指药物-KanbaAPp点com-功效的特殊指向,对脏腑组织所产生的特殊效能。《素问·宣明五气沦》曰:“辛入肺,甘入脾,酸入肝,苦入心,咸入肾。”说明五味不同则药效各有所偏。例如,辣椒、葱、姜多治肺系疾病;罗汉果、大麦、大枣多治脾系疾病;醋、酸梅、桃多治肝系疾病;茶、苦笋多治心系疾病;海参、淡菜多治肾系疾病。
(2)根据五色所主确定食物的归经和药效。《素问·五脏生成篇》曰:“白当肺,赤当心,青当肝,黄当脾,黑当肾。”这表明食物五色不同,疗效走向也不同。如薏苡仁宣肺气,大枣补心血,青菜泻肝火,生姜散胃寒,黑芝麻润肾燥。
(3)根据脏器还补理论确定食物的归经和药效。中医理论认为,不同部位的动物药,可治疗与人体相应部位的病变,这就是“脏器还补”理论的基本内容。如动物的肺补肺,动物的脾补脾,动物的心补心,动物的肝补肝,动物的肾补肾。
八、食物药性的主要功效
调整热能及营养素供给
根据疾病治疗的需要,利用热能和某种营养素的补充或减少以达到辅助治疗作用。利用减少热能、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补充足够的蛋白质,有利于肥胖者减轻体重,或通过补充高蛋白及高热能饮食,使消瘦者体重增加,对手术前后病人营养的适当调整,有利于手术的进行及术后康复。
减轻体内脏器负荷,有助疾病治疗
如患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人,尿量少且有浮肿时,应限制食盐、蛋白质及水分的摄入量,以减轻肾脏的负担。
控制营养素摄入,以调整代谢失常
如糖尿病患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水及电解质代谢紊乱,可以通过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调整生热营养素的比例,利于病情稳定。
有利于消化吸收
注意食物的选择及烹调方法,使之变得软细易消化。如消化道溃疡的病人给予少食物纤维的饮食,并切碎煮烂,易于消化吸收,有利溃疡面的愈合。
补充超高代谢消耗
如大面积烧伤、消化道瘘患者,可供给高蛋白质及高热能的饮食、静脉补充脂肪乳剂及氨基酸等。
辅助诊断
用特定试验饮食或代谢饮食,如为辅助诊断有无潜在出血时,可用隐血试验饮食。
第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