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性:黄帝问于岐伯曰。夫四时之气。各不同形。百病之起。皆有所生。灸刺之道。何者为定。岐伯
答曰。四时之气。各有所在。灸刺之道。得气穴为定。故春取经。血脉分肉之间。甚者深取之。间
者浅刺之。夏取盛经孙络。取分间。绝皮肤。秋取经俞。邪在腑。取之合。冬取井荥。必深之留
之。(间去声)
此篇论四时之气。出入于皮肤脉络。而皮肉筋骨。乃六腑之外合。故百病之起。有因于在外
之皮肤脉肉筋骨。而及于内之六腑者。有因病六腑之气。而及于外合之形层者。内因外因。皆有
所生。知其气之出入。则知所以治矣。四时之气。各有所在。故春取经脉于分肉之间。夏取盛经
孙络。分肉皮肤。盖春夏之气。从内而外也。秋取经俞。邪在腑。取之合。此秋气之复从外而内也。
冬取井荥。必深而留之。谓冬气之藏于内也。此人气之出入。应天地之四时。是以灸刺之道。得
气穴为定。按、本藏篇曰。肺合大肠。大肠者皮其应。心合小肠。小肠者脉其应。肝合胆。胆者
筋其应。脾合胃。胃者肉其应。肾合三焦膀胱。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乃脏合腑
而腑合于形层。是以有病温疟皮水之在外者。有肠中不便。腹中常鸣之在腑者。
温疟汗不出。为五十九。
此外因之邪。病在于骨髓也。素问疟论曰。温疟者。得之冬中于风寒。气藏于骨髓之中。至春
则阳气大发。邪气不能自出。因遇大暑。脑髓烁。肌肉消。腠理发泄。或有所用力。邪气与汗皆出。
此病藏于肾。其气先从内出之于外也。是以汗不出。则邪不能去。当为五十九。以第四针五十九
刺骨。
风肤胀。为五十七。取皮肤之血者尽取之。(即水以水为疾也)
此外因之邪。病在于皮肤也。、水病也。因汗出遇风。风水之邪。留于皮肤。而为肿胀也。
为五十七。取皮肤之血者尽取之。盖邪在皮肤。当从肤表而出。五十七。详素问水热穴论。
飧泄。补三阴之上。补阴陵泉。皆久留之。热行乃止。(飧叶孙)
此内因之病。在脾而为肿泄也。脾为湿土。乃阴中之至阴。脾气虚寒。则为飧泄。故当补三阴
之上。补阴陵泉。皆久留之。候热气行至乃止。三阴之上。足三阴交穴。阴陵泉。脾之合穴也。
朱济公问曰。经义只病在六腑。奚又有脾脏之飧泄。曰阳明不从标本。从中见太阴之化。脾与胃
以膜相运。阴阳相合。为脏腑血气之生原。是以下编论五脏病。而兼论胃。此篇论六腑病而有脾。
转筋于阳治其阳。转筋于阴治其阴。皆卒刺之。(卒同)
筋有阴阳。以应四时十二月。故转筋于阳治其阳。转筋于阴治其阴。刺者。烧针劫刺。以取筋痹。
徒。先取环谷下三寸。以铍针针之。已刺而之。而内之。入而复之。以尽其水。必坚。来缓
则烦闷。来急则安静。间日一刺之。尽乃止。饮闭药。方刺之时。徒饮之。方饮无食。方食无饮。
无食他食。百三十五日。(音桶内音讷)
此内因脾胃虚寒。而水溢于肉理也。徒众也。土位中央。主灌溉于四旁。土气虚。则四方之众
水。反乘侮其土而为水病也。夫谷有三百六十五穴会。肉之大会为谷。大会者。手足股肱之大肉
也。环谷者。取手足之分肉以泻其水也。、筒也。以如筒之针而内之。入而复出。以尽其水。水肿
于肌肉。则浮而软。水尽则肉必坚矣。来缓则烦闷。来急则安静也。水虽在于肌腠。而其原在内也。
饮闭药者。谓水乃尽。当饮充实脾土之药。勿使水之复乘也。方刺之时。欲使水尽出于外。故徒饮
之。盖脾主肌肉。病之因本于脾。脾水尽而后能土气充实也。夫饮入于胃。上输于脾肺。食气入
胃。淫散于心肝。饮食并入。藉三焦之气。蒸化精微。济泌别汁。中焦气虚。则水谷不能分别矣。
是以方饮无食。方食无饮。盖言土气虚而水聚于中者。由三焦元气虚也。三焦者。通会元真于肌腠。
三焦元真之气虚。则肤腠空疏。而水溢于内矣。无食他食者。惟食谷食以养土气也。土之成数在十。
而分旺于四时八节。调养百三十五日者。逾九节候而土气复也。
着痹不去。久寒不已。卒取其三里。
此邪留于骨节而为痹也。素问痹论曰。湿胜为着痹。盖湿流于关节。故久寒不已。当卒取其三
里。取阳明燥热之气。以胜其寒湿也。沈亮宸曰。谷属骨。此承上文肌腠未尽之水。流于关节。
则为着痹。故取阳明之三里。从腑以泻脏也。
骨为干。
沈亮宸曰。此承上文而言骨之为病。在骨之髓节也。干者。如木干之坚劲。是故温疟之邪。藏于
骨髓。湿痹之气。流于关节。其骨如干。而不受邪之所伤。莫云从曰。五营运论云。肾生骨髓。髓生
肝。骨空论论骨节之交。皆有髓空。以渗精髓。盖邪害空窍。而直骨坚劲。不受邪伤。即骨之痛。
病在髓节。而应于骨也。
肠中不便。取三里。盛泻之。虚补之。
沈亮宸曰。此病在三焦。而为肠中不便也。三焦之气。蒸化水谷。济泌别汁。水谷者。常并居
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是以肠中不便者。三焦之气虚也。三焦之部署。在胃腑上中下之间。
故独取足阳明之三里。邪盛者泻之。正虚者补之。
厉风者。素刺其肿上。已刺。以锐针针其处。按出其恶气。肿尽乃止。常食方食。无食他食。
此邪病之在脉也。素问风论曰。风寒客于脉而不去。名曰厉风。肿者。脉中之营热。出于跗肉
而为肿也。恶气者。恶厉之邪。留而不去。则使其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溃。故当出其恶气。肿尽
乃止。常食方食。无食他食者。谓当恬淡其饮食。无食他方之异品也。
腹中常鸣。气上冲胸。喘不能久立。邪在大肠。刺肓之原。巨虚上廉三里。(肓音荒)
此邪在大肠而为病也。大肠为传导之官。病则其气反逆。是以腹中常鸣。气上冲胸。喘不能久
立。膏肓即脏腑之募原。膏在上而肓在下。肓之原在脐下一寸五分。名曰脖。乃大肠之分。巨虚
上廉。在三里下三寸。取巨虚三里者。大肠属胃也。
小肠控睾。引腰脊上冲心。邪在小肠者。连睾系属于脊。贯肝肺。络心系。气盛则厥逆。上冲
肠胃熏肝。散于肓。结于脐。故取之肓原以散之。刺太阴以予之。取厥阴以下之。取巨虚下廉以去
之。按其所过之经以调之。(睾音高)
沈亮宸曰。控睾引腰脊上冲心者。小肠之疝气也。肓乃肠外之脂膜。故取肓之原以散之。刺手太
阴以夺之。取足厥阴以下之。取巨虚下廉。以去小肠之邪。按其所过之经以调其气。
善呕。呕有苦。长太息。心中。恐人将捕之。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
则呕苦。故曰呕胆。取三里以下。胃气逆。则刺少阳血络。以闭胆逆。却调其虚实。以去其邪。
此邪在胆而为病也。呕有苦。胆气逆在胃也。胆气欲升。故长太息以伸之。病则胆气虚。故心
中。恐人将捕之。病在胆。逆在胃者。木邪乘土也。胆汁通于廉泉玉英。故胆液泄。则口苦。
胆邪在胃。故胃气逆。则呕苦也。取三里以下胃气之逆。刺少阳经之血络。以闭胆逆。调其虚实。
以去其邪。
饮食不下。膈塞不通。邪在胃脘。在上脘则刺抑而下之。在下脘则散而去之。
此邪在胃脘而为病也。食饮不下。膈塞不通。如邪在上脘。则不能受纳水谷。故当抑而下之。
如邪在下脘。则不能传化糟粕。故当散而去之。沈亮宸曰。食饮不下。膈塞不通。病在上也。然下
焦阻塞。则上焦亦为之不利。盖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如下气闭而食不
下。则胃实而上焦膈塞矣。是以经文总言其病。而治分上下。学人体会毋忽。
小腹痛肿。不得小便。邪在三焦约。取之太阳大络。视其络脉。与厥阴小络。结而血者。肿上
及胃脘。取三里。
此邪在膀胱而为病者。三焦下俞。出于委阳。并太阳之正。入络膀胱。约下焦。实则闭癃。虚
则遗溺。小腹肿痛。不得小便。邪在三焦约也。故当取足太阳之大络。小络。孙络也。足太阳厥
阴之络。交络于跗之间。视其结而血者去之。盖肝主疏泄。结在厥阴之络。亦不得小便矣。如小
腹肿。上及胃脘。取足三里。
睹其色。察其以。知其散复者。视其目色。以知病之存亡也。一其形。听其动静者。持气口人
迎。以视其脉。坚且盛且滑者病日进。脉软者病将下。诸经实者。病三日已。气口候阴。人迎候
阳也。
睹其色者。分别五行之色也。如色青者。内病在胆。外病在筋。色赤者。内病在小肠。外病
在脉也。察其以者。察其所以然之病。或病因于外。或病因于内。或因于外而病及于内者。或因
于内而病及于外者。散者。邪散而病已也。复者。病在外而复及于内。病在内而复及于外也。视其
目色者。察其血色也。盖在外之皮肉筋骨。内应于六腑。六腑内合五脏。外内之病。皆本于五行之
色。而五脏之血色。皆见于目。故视其目色。以知病之存亡也。一其形者。静守其神。形与神俱也。
听其动静者。持气口人迎。以视脉之坚滑软静。而知病之进退也。诸经实者。邪在经脉也。气口人
迎。候三阴三阳之气也。沈亮宸曰。五脏六腑。应天之五运六气。五运主中。六气主外。五运主
岁。六气主时。五脏内合六腑。六腑外应六气。阴阳相合。外内交通。故本篇首定四时。末论脏
腑阴阳血气。乃人与天地相参。阴阳离合之大道也。
第48章 四时气第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