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顾松园医镜>第18章 先哲名言

第18章 先哲名言

  属性:夫人之生,惟是精气神三者而已。精气即血气,而神则难见,人非是神,无以主宰血气,故脉非
  他,即神之别名也。然神根据于气,气根据于血,血资于谷,谷本于胃。所以《内
  经》诊脉云∶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东垣曰∶脉贵有神。正指胃气也。是知胃气充则血旺,
  血旺则气强,气强则神昌,故神之昌与否,皆以脉为征兆。
  从大指后鱼际穴至高骨,却有一寸,因名曰寸。从肘内廉尺泽穴至高骨,却有一尺,因名
  曰尺。界乎尺寸之关,因名曰关。寸主上焦,关主中焦,尺主下焦。
  三部者,寸关尺也。凡诊脉者,先将中指,取定关部,方下前后二指于尺寸之上,掌后有高骨
  隆起,即是关部也。病患长则下指宜疏,病患短则下指宜密。先候寸部,次候关部,终候尺部。
  九候者,浮中沉也。浮者,轻下指于皮毛之间,探其腑脉也,表也。中者,略重指于肌肉之
  间,候其胃气也,半表半里也。沉者,重下指于筋骨之间,察其脏脉也,里也。每部有浮中沉三候
  ,合寸关尺三部,算之,共得九候之数也。
  脉不行于寸口,由列缺络入臂后,手阳明大肠经也,以其不正行于关上,故日反关,必反其手而
  诊之,乃可见也。诊脉之道,先调自己气息,一呼一吸之间,脉行四至为率;若当太息之时,五至亦为
  平脉;此因息之长,非脉急也。其有太过不及,则为病脉,各以部位断之。
  诊贵提纲,如左手为阳,右手为阴,数躁为阳,迟慢为阴,浮取为阳,沉取为阴,有力为阳,无力
  为阴,长大为阳,短小为阴。明乎此,而脉之大纲已在是矣。故曰∶约而言之,只浮沉迟数,已见其梗
  概。经云∶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此之谓也。
  脉贵有神,如六数七极,热也,脉中有力,即有神矣,为泄其热,三迟二败,寒也,脉中有力,
  即有神矣,为去其
  寒。若数极迟,则脉中不复有力,为无神也,而遽泄之,去之,神将何根据耶?
  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为人迎,以察外因。故曰∶人迎盛坚者,伤于寒。右为气口,以察
  内因。故曰∶气口盛坚者,伤于食。盖寸关尺各占三分,共成寸口,故知关前一分,正在关之前一分也。凡人生死之机,吉凶之故,蔑不于是推求,以肝胆主天地春升之令,万物之始生,故人迎违度
  则生生之本亏;脾胃得天地中和之气,万物之长养,故气口先拨,则资生之元废,所以为人命之主也。
  脉无根,有两说∶一以尺中为根。脉之有根,犹树之有根,枝叶虽枯槁,根本将自生。盖两尺属
  肾水,水为天一之元,先天命根也。难经曰∶上部无脉,下部有脉,虽困无害。叔和曰∶寸关虽无,尺
  犹不绝,何忧殒灭。谓其有根也。若肾脉独败,是无根矣。一以沉候为根。经曰∶诸浮无根者死,是谓有
  表无里,是谓孤阳不生。阴阳互为其根,阴既绝矣,孤阳其能独存乎?二说似乎不同,实则一致。两
  尺为肾部,王宗正云∶诊脉之法,当从心肺俱浮,肝肾俱沉,脾在中州,是沉候之六脉皆也。然则两
  尺之无根,与沉取之无根,总之肾水绝也。
  难经曰∶经言脉不满五十动而一止,一脏无气也。何脏也?盖人吸者随阴入,呼者随阳出,今吸不
  能至肾,至肝而还,故知一脏无气者,肾气先绝也。然则五脏和者气脉长,五脏病者气脉短,观此一脏
  无气,必先乎肾,如下文所谓二脏三脏四脏五脏者,当自远而近,以次而短,则由肾而肝,由肝而脾,
  由脾而心,由心而肺,故凡病将危者,必气促似喘,仅呼吸于胸中数寸之间,盖其真阴绝于下,孤阳浮
  于上,此气短之极也。医于此际,而欲平之散之,未有不随扑而灭者,良可哀也。
  浮沉迟数滑涩,即此六者之中,而复有大相悬绝之要,夫浮为表矣,而凡阴虚者,脉必浮而
  无力,是浮不可一概言表,可升散乎?沉为里矣。而凡表邪初感之甚者,阴寒束于皮毛,阳气不能外
  达,脉必见沉紧,是沉不可一概言里,可攻内乎?迟为寒矣,而伤寒阳明病,脉迟不恶寒而发热,身
  重腹满气喘,手足然汗出,此属攻里之候,是迟不可一概言寒,可温中乎?数为热矣,而凡虚损
  之候,阴阳俱亏,血气败乱者,脉必急数,愈数者愈虚,愈虚者愈数,此宜壮水之主,是数不可一概言
  热,可寒凉乎?微细类虚矣,而痛极壅闭者,脉多伏匿,是微细不可一概言虚,可骤补乎?洪弦
  类实矣,而真阴大亏者,脉见关格,〔盛于平脉四倍。〕是弦不可一概言实,可消伐乎?是于纲领之中
  ,而复有大纲领者存焉,善为诊者,所宜察也。
  有从症不从脉者,如阳明病,脉迟而见下症,用承气汤是也。有从脉不从症者,如结胸症具,本当
  下以开其结,若脉浮大,则表邪未尽,下之是令其结而又结,故下之则死。此宜从脉而治其表邪是也,举
  此逐例而推之。
  脉有亢制。经曰∶亢则害,承乃制。亢者,过于上而不能下也。承者受也,亢极则反受者也。如火
  本克金,克之太过则为亢;而金之子为水,可以制火,乘其火虚来复母仇,而火反受其制矣。如阳盛者
  ,脉必洪大,至阳盛之极,脉反伏匿,阳极似阴也。阴盛者,脉必细微,至阴盛之极,脉反燥疾,阴
  极似阳也。凡过极者,反兼胜已之化也。
  富贵之人,中虚而体娇,脉常不足,贫贱之人,中实而
  坚强。脉常有余。肥人气居于表,脉常浮洪,瘦人气敛于中,脉常沉数。性躁者五至方为平脉,性
  缓者四至便作热医。北方之人,每见实强,南方之人,恒多软弱。少壮之脉多大,老羸之脉多虚。酒
  后之脉常数,饭后之脉常洪,远行之脉必疾,久饥之脉必虚。室女尼姑,孤阴无阳,脉必沉
  弱。婴儿赤子,纯阳无阴,脉常七至。若斯数者,乃形气之异同,可不随人以变通哉!
  男子之脉,左大为顺,左为阳也,女人之脉,右大为顺,右为阴也。男尺恒虚者,象离中虚也;
  女尺恒盛者,象坎中满也。
  老者脉宜衰弱,若过旺者病也,壮者脉宜充实,若衰弱者病也。虽然老者脉旺而非躁,此禀之浓
  ,寿之征也;如其躁疾,有表无里,此名孤阳,死期近矣。壮者脉细而和缓,三部同等,此禀之静,养
  之定也,若细而劲直,前后不等,死期至矣。
  春弦夏洪,秋毛〔涩也〕冬石,〔沉也〕各随时令而见,此为平也,如春宜弦,而得洪脉者,至
  夏必死,得涩脉者,至秋必死,得沉脉者,至冬必死,为真脏之气先泄也。其象先见于非时,当其时不
  能再见矣。
  六脉有表无里,如濡脉之类,此名脱阴,六脉有里无表。如弱脉之类,此名脱阳;六脉暴绝,此阴
  阳俱脱也。脱阴者目盲,脱阳者见鬼,皆主死也。
  经曰∶人迎〔结喉之旁,阳明表脉。〕候阳,气口〔六部为太阴里脉,〕候阴,故人迎独盛〔盛于平
  常之脉,〕四倍以上为阳脉,偏盛之极,则六腑之阴脱,曰格阳,气口独盛四倍以上为阴脉,偏盛之极,
  则五脏之阴脱,名曰关阴;
  人迎与气口俱盛四倍以上,为阴阳脉俱盛之极,则脏腑之阴俱脱,故曰关格。皆谓之阴脱者,盖以脉
  盛之极为无阴,无阴则无根,而孤阳浮露于外耳!凡犯此者,必死无疑。尝见人有脉则坚盛至极,症
  则喘息日增,甚至手颈通身之脉,俱为振动不已,是皆酒色伤精所致,终至不救。故经曰∶五脏主藏
  精者也,不可伤,伤则失守而阴虚,阴虚则无气,无气则死矣!其即关阴格阳之谓欤!
  遍考内经,并无三关名目,后世幼科察三关,特异端之说耳,不足凭也。凡治小儿者,必察气口之
  脉,面部之色,呼吸之声。小儿之脉,但求于大小缓急虚实六者之间,可以尽之,不必多岐也。
  小儿脉法,以一指取寸关尺三部,六至为和平,七至为热,四、五至为寒。
  冲阳者,胃脉也。〔一名趺阳,在足面大指间,五寸骨间动脉是也。〕凡病势危笃,当侯冲阳,冲
  阳绝,死不治,资生之本绝也。
  太溪者,肾脉也。〔在足内踝后跟骨上,陷中动脉是也。〕凡病势危笃,当候太溪,太溪绝,死
  不治,资始之本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