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性:承上编痹证而论痿证也。痿者,四肢痿弱,举动不能,如痿弃不用之意。肺为脏之长,故五脏因肺热
叶焦,发为痿,阳明为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为诸脉之长,故治痿独取阳明。
黄帝问曰∶五脏使人痿,何也?
痿证发于脏,故问五脏使人痿。
岐伯对曰∶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脉,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肾主身之骨髓。
五脏在内,各有所主,皮毛血脉筋膜肌肉骨髓,肺心肝脾肾之所主也。
故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着则生痿也。
举动自如,皆脏气和于内而主于外,故肺热叶焦,是肺脏病于
内矣。病于内,则肺主皮毛,虚弱急薄应于外,若更留着不行,则
生痿。,两足废弛也。
心气热,则下脉厥而上,上则下脉虚,虚则生脉痿,枢折挈,胫纵而不任地也。
折,音舌。心气热,是心脏病于内矣。病于内,则心主之血脉应于外,下脉厥而上,言血脉在下者,
厥逆而上也。上则下脉虚,言厥逆而上,则在下之血脉虚也。下脉虚,则生脉痿灸。经脉血脉,
不能升降开合,为枢断折而收挈。断折挈,是以胫骨纵缓,而不任地也。
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则筋急而挛,发为筋痿。
肝气热,是肝脏病于内矣。肝热,则胆亦热,故胆气上泄而口苦,肝病于内,则肝主之筋膜应
于外,故血液竭而筋膜干,筋膜干则筋急而拘挛,故发为筋痿。
脾气热,则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发为肉痿。
脾气热,是脾脏病于内矣。脾热,则胃亦热,故胃干而渴,脾
病于内,则脾主之肌肉应于外,故肌肉不仁。不仁,不知痛痒也。由是,则发为肉痿。
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
肾气热,是肾脏病于内矣。病于内,则肾主之骨髓应于外,其
腰脊不能举动,因于骨枯而髓减,由是则发为骨痿,此五脏之所以使人痿也。
帝曰∶何以得之?
五脏之热,何以得之?
岐伯曰∶肺者脏之长也,为心之盖也,有所失亡,所求不得,
则发肺鸣,鸣则肺热叶焦,故曰五脏因肺热叶焦,发为痿,此之谓也。
长,上声下同。肺朝百脉,故肺者脏之长也。肺位居高,故为心之盖也,有所失亡,所求不得,致
心气内郁,火刑肺金,则发肺鸣,肺鸣如火熔金而有声也。故鸣则肺热叶焦,上文言肺热叶焦,
着则生痿,此言肺为脏之长,故曰五脏因肺热叶焦,发为痿,即此肺为脏长之谓也。五脏因肺热叶焦
而发为痿,是五脏皆受气于肺,而痿之证,不但由于肺热,且由五脏之热矣,此明上文肺热成痿之意。
悲哀太甚,则包络绝,包络绝则阳气内动,发则心下崩,数溲
血也。故本病曰,大经空虚,发为肌痹,传为脉痿。
包,旧本讹胞,今改。数,音朔。悲哀太甚,则心气内伤,故包路绝。包络,心包之络也。包络绝,则
血外溢,而阳热之气内动,其发病也,则心气下崩。下崩则数溲血也,故本经《本病论》曰,大经
空虚,发为肌痹,传为脉痿。大经空虚,犹之包络绝也。包络绝,而血下溲,则不能外充肌肉,故发为肌痹,
更不能内荣经脉,故传为脉痿,此明上文心热成痿之意,按本经有《本病论》,原遗阙,今搜捕,并无此言。
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
筋痿,及为白淫,故下经曰,筋痿者,生于肝使内也。
下经不可考矣,余俱仿此。思想无穷,所愿不得,则怫郁于内,肝气伤矣,意淫于外者,其意淫纵
于外,不静存也。入房太甚,宗筋弛纵者,房劳过度,阴器衰弱也。夫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则发为筋痿,
意淫于外,相火不宁,则为白淫,故下经曰,筋痿者生于肝使内也。此明上文肝热成痿之意。
有渐于湿,以水为事,若有所留,居处相湿,肌肉濡渍,痹而不仁,发为肉痿,故下经曰,
肉痿者得之湿地也。
渐,进也。有进于湿,则以水为事,其水若有所留,其湿则居
处相湿,为是则肌肉濡渍,痹而不仁,发为肉痿,故下经曰,肉痿者,得之湿地也,以明上文脾热成痿之意。
有所营运,劳倦逢大热而渴,渴则阳气内伐,内伐则热舍于肾。
肾者,水藏也。今水不胜火,则骨枯而髓虚,故足不任身,发为骨
痿,故下经曰,骨痿者生于大热也。
有所远行,则身体劳倦,复逢大热,则津竭而渴,渴而阳气内
伐。伐,功伐也。阳气内伐,则热舍于肾。夫肾者水脏也,今水不胜火,则骨枯而髓虚,是以足不任身,
发为骨痿,故《下经》曰∶骨痿者,生于大热也。以明上文肾热成痿之意。
帝曰∶何以别之?
别,音逼。伯论五脏之痿,皆从内起,帝欲征之于外,故问何以别之?
岐伯曰∶肺热者,色白而毛败。
欲别其外,当验其色,故肺热者,面色白面毛败。白者肺之色,皮毛者,肺之合也。
心热者,色赤而络脉溢。
赤者,心之色。络脉者,心之合也。
肝热者,色苍而爪枯。
苍者,肝之色。爪者,筋之余也。
脾热者,色黄而肉蠕动。
黄者,脾之色。肉者,脾之合也。
肾热者,色黑而齿槁。
黑者,肾之色。齿者,骨之余也。
帝曰∶如夫子言可矣,论言治痿者,独取阳明何也?
论,疑即《本病论》,五脏之热征于外合,固可见矣。夫子既各举本病论证五脏之痿,而论文言治
痿者独取阳明,则何也,
岐伯曰∶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闰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
闰,润同,阳明者,胃也。受盛水谷,故为五脏六腑之海。皮肉筋脉骨,皆资于水谷之精,故
阳明主润宗筋。宗筋前阴之总筋,故主束骨而利机关也。痿,则机关不利,筋骨不和,皆由阳明不能
濡润,所以治痿独取阳明也。
冲脉者,经脉之海也,主渗灌谷,与阳明合于宗筋。
阳明不但为五脏六腑之海,又为奇经八脉之长。《灵枢·海论》云,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故日
冲脉者经脉之海也,冲脉之血,主渗灌
谷,与阳明合于宗筋。《灵枢·五音五味》篇云,宦者,去其宗筋,伤其冲脉,故须不生,是知冲脉会于
宗筋。又云∶天宦者,其任冲不盛。宗筋不成,故须不生,是知冲脉为是,任脉亦如是。
阴阳总宗筋之合,会于气街,而阳明为之长。
阴阳,阴跷阳跷,阴维阳维也。其脉皆从下而上,至于脐腹,故阴阳总宗筋之会,会于气街。气街者,
腹气有街,脐左右之动脉,而阳明为之长。经脉论云,阳明之脉,起于胃口,下挟脐,循
腹里,至气街中而合。
皆属于带脉,而络于督脉。
气街者,皆属于带脉之循行,是阳明又为带脉之长,带脉,如
束带然,前终脐腹,后环腰脊,围身一周而终于督脉,是阳明又从带脉而主于督脉也。
故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
阳明主润宗筋,故阳明虚则宗筋纵。纵者不能束骨而利机关也。宗筋纵,则带脉不引。不引者,不
能延引而环约也。夫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致成痿,所以治痿独取阳明。
帝曰∶治之奈何?
治痿独取阳明,而阳明虚,则何以治之?
岐伯曰∶各补其荣,而通其俞,调其虚实和其逆顺,筋脉骨
肉,各以其时受月,则病已矣。
各补其在内之荣血,而通其在外之俞穴。正虚,则补以调之;邪实,则泻以调之;逆者,和之使顺;
顺者,和之不使逆。由是而肝主之筋,心主之脉,肾主之骨,脾主之肉,各以其四时受气之
月,而施治之,则病已矣。受气者,筋受气于春,脉受气于夏,骨受气于冬,肉受于长夏也。
帝曰∶善。
但言筋脉骨肉,不言肺主之皮,以肺为五脏长,五脏因肺热叶焦,发为痿,帝故默会其义而善之。
第47章 痿论第四十四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