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吕氏春秋>第149章上农

第149章上农

  【正文】
  三曰:
  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民农非徒为地利也①,贵其志也②。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民农则重③,重则少私义④,少私义则公法立⑤,力专一。民农则其产复⑥,其产复则重徙⑦,重徙则死其处而无二虑。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⑧,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⑨。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⑩,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
  后稷曰:“所以务耕织者,以为本教也。”是故天子亲率诸侯耕帝籍田,大夫士皆有功业。是故当时之务,农不见于国,以教民尊地产也。后妃率九嫔蚕于郊,桑于公田,是以春秋冬夏皆有麻枲丝茧之功,以力妇教也。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
  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上田夫食九人,下田夫食五人,可以益,不可以损。一人治之,十人食之,六畜皆在其中矣。此大任地之道也。
  故当时之务,不兴土功,不作师徒,庶人不冠弁、娶妻、嫁女、享祀,不酒醴聚众;农不上闻,不敢私籍于庸:为害于时也。然后制野禁。苟非同姓,农不出御,女不外嫁,以安农也。野禁有五:地未辟易,不操麻,不出粪;齿年未长,不敢为园囿;量力不足,不敢渠地而耕;农不敢行贾;不敢为异事:为害于时也。然后制四时之禁:山不敢伐材下木,泽人不敢灰僇,缳网罝罦不敢出于门,罛罟不敢入于渊,泽非舟虞不敢缘名:为害其时也。若民不力田,墨乃家畜。国家难治,三疑乃极。是谓背本反则,失毁其国。
  凡民自七尺以上,属诸三官:农攻粟,工攻器,贾攻货。时事不共,是谓大凶。夺之以土功,是谓稽,不绝忧唯,必丧其秕。夺之以水事,是谓籥,丧以继乐,四邻来虐。夺之以兵事,是谓厉,祸因胥岁,不举铚艾。数夺民时,大饥乃来。野有寝耒,或谈或歌,旦则有昏,丧粟甚多。皆知其末,莫知其本真。【解说】
  上农的意思是尊尚农业,也就是重农。本篇旨在阐述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和农业政策。作者认为,重农不只是为了获得土地生产之利,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农民淳朴易用,安居死处。因此,重农实为消除动乱、富国强兵的根本,是一种重要的治国方略。作者正是从这一认识出发,提出了关于农业生产的各种政令,中心思想是要强本抑末,不违农时,以利于发展农业生产。
  本篇与下面的《任地》、《辩土》、《审时》,都是关于农业的论文。据《汉书·艺文志》,战国时农家学派的著作有《神农》、《野老》等,但后来都已失传。《上农)等篇可能采自古代农书并经过作者的加工改造,是现存最早的关于古代农业生产的文字材料。这几篇文章,对于研究吕不韦的重农思想,研究古代农业生产发展史和农学史,都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注释】
  ①农:用如动词,从事农业。地利:土地生产之利。
  ②贵:用如使动。
  ③重:稳重,持重。
  ④义:通“议”。
  ⑤立:建立,确立。
  ⑥产:家产,指土地、农具等。复:繁多。
  ⑦重:以……为重,觉得难办。
  ⑧本:根本,指农业。末:末业,指工商。不令:不受令,不听从命令。
  ⑨战:指进攻。
  ⑩约:简易。商人家产主要是金钱货物,较农民的土地农具易于搬迁。
  轻:看轻,不在乎。
  巧法令:在法令上耍机巧。
  后稷曰:下面所引后稷之言当是古农书上的话,出自古农家的假托。
  本教:根本的教化。
  籍田:古代供帝王举行亲耕仪式的田地,其出产用于宗庙祭祀。
  功业:职事,这里指在举行籍田之礼时需要完成的劳动。《孟春纪》载籍田之礼,“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大夫九推”。
  时:农时。务:急务。
  见(xiàn):出现。国:这里指都邑。
  地产:土地的生产。
  蚕:用如动词,养蚕。
  桑:用如动词,采桑。
  枲(xǐ):麻的雄株。功:事。
  力:致力,尽力。妇教:对妇女的教化。
  贸:交换。功:功效,指劳动所得。长(zhǎnɡ)生:延续生命,生存。
  敬:慎。爱:爱惜。
  上:田:上等田地。夫:成年男子,这里指一夫所耕之田。《司马法》:“亩百为夫”。食(sì):供养。
  一人治之,十人食之:一个人种田,供十个人消费。上文说“上田夫食九人”,加上农夫自己,共为十人。
  六畜皆在其中:指把饲养的六畜也包括在内统一计算。古代耕牧结合,每个农夫配给的耕地数量相同,但上等田地配给的牧地少,下等田地配给的牧地多,以期每个农夫总的生产量(包括粮食、牲畜)相当。上句规定每个农夫生产的粮食要供十人消费,但下等田地的粮食产量不可能这样多,所以这里加以申说,指出“十人食之”是总的规定,下田的农夫把牲畜折合起来计算,也应达到这个标准(参夏纬瑛说)。
  任地:使用土地。
  作:兴。师徒:军队。
  冠(ɡuàn)弁(biàn):用如动词,举行冠礼。弁,皮冠。古代男子二十岁时要举行冠礼,以示进入成年。享祀:祭祀。享,进献。
  酒醴:刚如动词,置酒。醴,甜酒。
  上闻:赐爵的一种,得此爵则名字可通于官府(依孙诒让说)。
  籍:通“藉(jiè)”。借。庸:雇工。这个意义后来写作“傭”。“农不上闻,不敢私籍于庸”是为了使富裕农民也不脱离劳动。
  然后制野禁:此句疑为错简,当在下文“以安农也”句下,与“野禁有五”句相连(依范耕研说)。野禁,关于乡野的禁令。野,郊野,田间,对都邑而言。
  农:指从事农耕的男子。出御:从外地娶妻。御,娶妻。
  女:未婚女子。古代男女同姓不婚,以上三句是规定男女嫁娶要在本地异姓中择偶,但如本地皆为同姓,则可不受此规定限制。
  辟易:整治。辟,耕垦。易,治。
  操麻:操作麻事,即从事绩麻等劳动。
  出粪:清除污秽,指打扫房舍等。粪,秽物。对农民来说,整治土地是农作中最先要做好的工作,这个工作没完成,不能去做绩麻等工作。
  齿年:年龄。长(zhǎnɡ):上年纪。
  园:栽种果树的地方。囿:饲养禽兽的地方。园囿的劳动较轻,所以禁止青壮年去做。
  渠:大,这里用如使动,使……大,扩大。这句是禁止农民在力所不及的情况下扩大耕地,因为这样一宋会在农忙时顾此失彼。
  四时之禁:在各个季节所应遵守的禁令。以下所说,都是在规定季节外禁止去做的,因为这些事如不在一定季节去做,就会影响草木禽兽的滋长繁殖,而且会耽搁农时。
  灰:用如动词,烧草木成灰。僇:通“戮”。这里指割草。
  缳(xuán):罗网。罝(jū):捕兽网。罦(fú):捕鸟网。
  罛(ɡū)、罟(ɡǔ):都是捕鱼的网。
  舟虞:官名,负责管理舟船。缘名:未洋。译文姑参照李宝洤、夏纬瑛说。
  墨:通“没”。没收。乃:略同“其”。畜:通“蓄”。积蓄,财产。
  三:指农、工、商三类人。疑:通“拟”。仿效。
  七尺:指成年。古代尺小,七尺为成人身高。
  属:用如使动,使归属。三官:指农、工、商三种职业。官,这里指职业、职事。
  攻:治,进行、从事某种工作。
  时:农时。事:农事。共:同,一致。
  稽:迟延,指延误农时。
  唯:通“惟”。思虑。
  必丧其秕(bǐ):意思是,一定连秕谷也收获不到。秕,空的不饱满的子粒。
  水事:治水之事。
  籥(yuè):通“瀹”。浸渍。这是一种比喻说法,意思是“夺之以水事”就像把农民浸泡在水里一样(参用王毓瑚说,见《先秦农家言四篇别释》)。
  丧以继乐:即以丧继乐,意思是,治水本是好事(“乐”),但由于时间不对,结果使农民丧失收成(“丧”)。
  虐:残害。
  厉:虐害。
  胥岁:全年,这里是整年连续不断的意思。胥,皆,尽。
  不举銍艾(zhìyì):用不着开镰收割,意思是地里毫无收成。铚,收割用的短镰。艾,收割。
  饥:饥荒。
  寝耒(lěi):闲置不用的农具。耒,泛指农具。
  有:又。
  末:末节。
  本真:根本,这里指重农。